炒幣炒鞋炒盲盒,國人熱衷“炒貨”有何玄機(組圖)

曆史學家赫拉利在暢銷書《人類簡史》中指出,我們智人得以生存發展至今,很重要的一點,是“會講故事”並“相信故事”。信則有,不信則無,世間很多事都是如此。相信的人越多,參與的人越多,事情就能搞得越大。用這個觀點解釋“炒貨”,再合適不過了。

(IC photo/圖)

全世界最愛“炒”的,大概就是中國人。我們愛吃炒菜炒麵、炒瓜子炒花生,炒股炒房,連解雇都叫“炒魷魚”。遠不止這些,未完待續,新“炒貨”、新炒法不斷增加ING。

“你炒幣嗎?”“你炒鞋嗎?”“你炒盲盒嗎?”此處所說的幣,不是硬幣,是數字貨幣;此處所說的鞋,不是水晶鞋,是籃球鞋。什麽是盲盒?≈三歲小孩玩的扭蛋。

數字貨幣我本人買過,不買不行啊,想當年,平地一聲驚雷,區塊鏈連同數字貨幣風靡全國,“比特幣首富”橫空出世,我作為一個好奇寶寶,如果不親學親試新顯學,簡直沒臉混江湖。

業界大咖說:數字貨幣是每個人此生唯一唯二實現財務自由的機會,抓住就抓住了,沒抓住追悔莫及,說得我蠢蠢欲動。可信嗎?

我挑燈夜讀,苦思冥想,發現真有道理:你看比特幣,全網平均每10分鍾隻能生成1個新區塊,總供應量2100萬枚,加密如銅牆鐵壁,別人偷不走,既保值又安全,你值得擁有。

這不比存錢、買房強多了?存錢怕超發貶值,買房怕供過於求。你看比特幣,去中心化,總量恒定,多好啊。“數字貨幣是一種信仰”,這句話我真信了。比特幣太貴,於是我買了另外一種主流幣。

現在怎麽樣了?跌得隻剩1/3了。假如我當時買的是比特幣,情況會好很多,跌得還剩2/3。我的好學遺傳自我媽,有一天,老太太當著我的麵,對主流數字貨幣如數家珍,驚煞我也。我一拍大腿,大呼“不妙”:原來我遺傳的不是好學基因,是“韭菜”基因。

隨著了解的深入,我有了新的反省:問題可能並非我太好學,恰恰可能是我還不夠好學。此話怎講?明明發生過比特幣交易市場被偷盜一空的新聞,我怎就視而不見,堅信它安全無憂呢?什麽叫“硬分叉”,我懂嗎?數字貨幣的漲跌原理是什麽?……回答起來底氣不足,不割我割誰?但我看科班出身的專業人士照樣被深套,自省就又放鬆了幾分。

無論我本人被割得多麽肉疼,數字貨幣作為一套遊戲規則,邏輯上還是成立的,僅僅總量控製這一條,就直擊很多人的痛點。後來,我聽說有不少年輕人在“炒鞋”,就實在看不懂了。生產多少雙鞋,還不是鞋廠一句話的事?商品一旦失去了稀缺性,還能“炒”嗎?

現實就是這麽魔幻,既然“薑你軍”“蒜你狠”都能炒,球鞋又有何不可?就像“幣圈”流傳著“比特幣首富”們的財富神話,“鞋圈”的同類故事一點也不少:

傳聞:某大學生靠炒鞋月入4萬元。

又傳聞:父親贈予兒子100萬元購房,逆子擅自挪用,全部買作了鞋,父親暴怒,揚言斷絕父子關係。一年後,兒子將鞋全部出手,回報率400%,直接全款買房。

別看隻是球鞋,知識體係卻並不簡單,不同品牌、不同型號、不同顏色排列組合,得有多大的量?搞清楚其中的門道絕非易事,須眼光獨到、大量囤貨、低收高拋,一旦看走眼,損失慘重,後果自負。

消費價值模型有助於我們看清炒鞋的本質。經濟學家在研究消費行為後發現,任何商品大概能為消費者提供五種價值,分別是:功能價值、社會價值、情感價值、認知價值和條件價值。

鞋子穿著舒服,是功能價值;穿出去有麵子,是社會價值。因為崇拜“飛人”喬丹,所以縮衣節食,買他名下的鞋子,這是情感價值。據說某款鞋科技含量高,想親自體驗,這是認知價值。馬上要見喬丹本尊,急於買雙他名下的鞋,請他簽名,這是條件價值。

炒鞋賦予球鞋收藏品的特質,收藏品的功能價值在總價值中,占比通常很低,買了就穿不叫“炒”,穿過就賣不起價錢了;買回家藏著,等待時機轉賣,這才叫“炒”。“炒鞋”炒的,主要是鞋子的社會價值和情感價值。

炒鞋還賦予球鞋奢侈品的特質,一些人及時行樂不差錢,管他穿了是否折價,買了先自己穿。買這類鞋真不劃算,價格/性能比值高,但經不住它獨特、稀缺、珍奇,穿出去倍兒有麵子。

理論上,鞋廠在推出一款產品時,必須先明確:這款鞋主打功能價值,還是收藏價值,或者定位為奢侈品?

如果主打功能價值,就要圍繞“多快好省”四字要訣做文章,必須走量,力爭做成“爆款”。

如果主打收藏價值,不僅不能走量,恰恰相反,必須嚴控總量,確保稀缺性。

如果定位為奢侈品,則需要在價格和數量之間把握平衡。在服裝鞋帽類商品中,收藏品與奢侈品有交集,但小同大異,前者主要用於“藏”和“賣”,後者主要用來“穿”。

一些鞋廠曖昧玩得賊溜,比如某款被爆炒的鞋,在中國大陸初售時,隻供貨幾百雙,原價1899元,奇貨可居,被炒到1.2萬-1.5萬元。風口過後,這款鞋價格下滑至6000-7000元。

半年後,鞋廠開始“收割”,補充投放了一批,鞋價跌到3000-4000元。此後鞋廠又多次補貨,價格進一步下跌至2000-3000元。至此,我們才看清鞋廠對這款鞋的真實定性:奢侈品,而非收藏品。把奢侈品當收藏品“炒”,當然大概率要賠錢。

曆史學家赫拉利在暢銷書《人類簡史》中指出,我們智人得以生存發展至今,很重要的一點,是“會講故事”並“相信故事”。信則有,不信則無,世間很多事都是如此。

大家都相信央行印的紙可以買東西,於是這些紙就成了錢。相信的人越多,參與的人越多,事情就能搞得越大。用這個觀點解釋“炒貨”,再合適不過了。

我剛聽說有人炒盲盒時,嗤之以鼻,轉念想到集郵這件雅事,就豁然了——不是一回事嗎?憑什麽取笑新新人類?

所謂盲盒,跟小孩玩的扭蛋差不多,玩家主要是35歲以下的青少年,也就是“大小孩”。其設計直抓人的心理,小玩偶被裝進盒子裏,在拆盒之前,誰都不知道裏麵裝了什麽。全套有6-12種玩偶,單價在39-69元之間,如果一個一個買,很可能買到重樣的。

怎麽辦?——幹脆全套“端盒”,一次性集齊全套,少則花200多元,多則花800多元。有的商家相當雞賊,還另外增設“隱藏款”,挖到這枚彩蛋是小概率事件,除了追加砸錢,別無他法。

有群眾基礎,又有稀缺性,毫不意外的,盲盒成了一種“炒貨”。據統計,在二手交易平台閑魚上,去年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盲盒數同比增長320%。

盲盒總價不貴,溢價也不高,屬於“炒貨”界的小清新,在二手交易平台流通,還平添了幾分“共享經濟”的味道,跟炒房炒股炒幣炒鞋相比,倒像一種陶冶性情的小確幸,不挺好的嗎?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