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首富家沒餘糧了!員工薪水發不起、"印鈔機"都拿來賣(組圖)

來源: 鳳凰網財經 2019-09-10 20:55:3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2024 bytes)



“退潮,才知道誰在裸泳”

01

漢能拖欠工資,員工組團討薪

“漢能,沒有不可能。”曾經是漢能朗朗上口的司訓,而如今已經成為漢能被欠薪員工的揶揄對象。一名評論者在一篇關於漢能欠薪的網帖留言:

“(不可能)有的,發工資是不可能的。

漢能係有三個主要的公司平台,分別為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以及漢能薄膜發電集團。據《能源雜誌》報道,大麵積的欠薪從7月開始,漢能將每月5號的發薪日調整為28號後,6月、7月的工資截至目前仍沒有發放,至少涉及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和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

為此,漢能員工組建了多個維權討薪群。



“股吧”裏員工爆出調整發薪日短信截圖



“禹城漢能吧”裏員工對漢能的討伐



早在去年底就有員工在北京市領導留言板裏控訴漢能拖欠工資一事

02

員工大規模離職

辭退無任何賠償

與欠薪並行的,是漢能員工主動或被動離職。

漢能員工總數曾有兩次突破了萬人,一次是在2015年,漢能人數最高達1萬1千人,當年5月20日漢能薄膜發電在港股停牌後,漢能開始多批次裁員。另一次是在2017年,經過下半年大規模招人後,漢能員工總數也超過了萬人。

根據漢能內部通訊錄上的人數統計,截至目前,漢能係各公司員工總數為7825人,其中漢能水力發電集團641人、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1772人、漢能薄膜發電集團5412人。

被裁員與主動離職的區別在於前者理論上可以獲得一筆補償金,相同點是,這些員工實際上目前都拿不到一分錢。

據《能源雜誌》報道,漢能薄膜發電集團監察部一名去年底被裁的員工介紹,他在2015年的大規模招聘潮進入漢能,在2018年底被公司辭退。“沒有任何理由,也拒絕任何賠償。” 上述員工表示,人事給了一份辭退通知書,讓他去找勞動仲裁。“說我肯定能贏。”

這名員工找到了朝陽區勞動仲裁委員會,4月5日仲裁裁決書認定漢能需賠付2N(N為被裁員工工資年限)個月工資的補償金,但在強製執行最後期限前,漢能向法院提請了上訴,這名員工不得不準備材料應訴,等待開庭。

上述員工表示,像他這樣的情況的人很多,有人在他前麵應訴、開庭,漢能代表當庭尋求調解,承諾按90%賠付賠償金,三個月內到賬。“我懷疑漢能現金流緊張,隻是為了拖時間。”這名員工說,他不會接受打折賠付。

漢能的現金流緊張早有端倪。

03

去年強製員工購買金融產品

據中國電力網去年7月份報道,漢能集團要求員工購買非公開定向發行的理財產品,最低認購起步20萬元;崗位級別越高,需要認購的額度越多,年化回報率預期10%。該產品資金擬投向遼寧省營口市與漢能集團合作建設的移動能源產業園項目。

認購活動自6月初開始,截止日期為8月10日,總體規模約6億元。如果員工認購完成率低於50%,可能麵臨辭退;高於50%但不能100%完成,可能被降薪。

理由是公司司訓十八條中的一條——“發展的奧秘:與員工共成長”

據《能源雜誌》報道,也是在去年,漢能薄膜發電集團修改合同,對大客戶事業部業務人員執行“358條款”,按照級別根據個人完成業績情況隻發放工資3000、5000、8000元不等。一名今年4月離職的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地區銷售負責人表示,他是2017年底入職,漢能承諾每月基本工資在一萬元以上,“358條款”後,扣除各項費用後,月入隻有一千多元。

目前關於欠薪、資金拖欠,漢能沒有任何官方解釋。

04

真沒錢了?

漢能“印鈔機”股權拍賣

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網站在今年8月15日公布消息,於9月17日10時至18日10時拍賣金安橋水電站有限公司51.36%的股權。這意味著,金安橋水電站大股東將可能易主。

而金安橋水電站對漢能非常關鍵。

2009年,李河君進入薄膜太陽能領域。作為獨立非上市板塊的水電業務不僅長期為漢能的薄膜發電業務輸血,更是李河君當年大舉進軍光伏領域的資金來源與心理基石,可謂是漢能最為優質的資產。

李河君還是“新財富500富人榜”首富時,曾在接受《新財富》專訪中提到旗下水電站的造血能力。比如“現在金安橋水電站每天的淨現金流超過1000萬元,而且水電價格目前被人為壓低了,如果水、火電同價的話,金安橋效益還能翻一番,每年有50-60億元”,“漢能是全球私營企業中最大的水力發電公司,年年有幾十億的正現金流。一年掙幾十億並不稀奇,但年年掙幾十億談何容易!我們的原材料成本是零,水電的特點就是一把幹起來以後,它就是個印鈔機,不管禮拜六、禮拜天,天天都這樣”, “其實有這麽多水電,我們什麽都可以不幹了,天天打高爾夫球就好了。光金安橋年年掙幾十個億。以後電力競價上網對我們越來越好,電價高了,我們的現金流會大幅增加”。

李河君曾說,之所以敢投300億元進軍光伏產業,就因為“漢能產業基礎非常紮實,有非常穩定的現金流”。

金安橋水電大壩比葛洲壩大十分之一,比胡佛大壩大三分之一……這些都是經常被提及的。水電站被認為是漢能前期做的最成功的事情,每年提供幾十億元現金,成為漢能和李河君的“印鈔機”和“現金奶牛”,如今淒慘變賣或許本身就是資金告急的重要信號。

05

昔日首富李河君,四麵楚歌何處去

從默默無聞到一舉成為中國首富,無論其個人經曆、發家路徑,還是財富結構都透著傳奇色彩。

李河君出生於廣東省河源市,17歲的時考上了北京交通大學的機械工程係,畢業之後的李河君決定自己創業,當時國內的小水電正在逐漸興起,李河君就發現了其中商機,於是就向自己的大學老師借了5萬元創立和漢能,因此進入了水電行業。

一路順利搭上政策東風,從水電業務中積累了巨額財富,李河君卻“劍走偏鋒”將公司的業務方向轉向了在當時無人看好的薄膜太陽能發電業務。

2011年,漢能薄膜發電通過收購在港交所上市的鉑陽太陽能實現借殼上市。此後四年,漢能薄膜太陽能的經營數據猶如火箭般躥升。2011~2014年,漢能薄膜發電的淨利潤分別達到7.2億港元、13.2億港元、20.2億港元、33.1億港元。在2015年5月20前,漢能薄膜被資本市場的熱捧,股價兩年內大漲1800%,港股市值一度超過3000億港元,48歲的李河君憑借著1600億元的個人財富,他超越馬雲等知名企業家,先後被《胡潤財富》和《福布斯》評為大陸首富。

但李河君在首富寶座上僅坐了兩個月。當年5月20日,漢能薄膜在港股市場被惡意做空,股價暴跌50%,讓漢能薄膜的市值蒸發1440億港元,李河君的身價蒸發上千億元。暴跌後,漢能薄膜發電向香港聯交所要求其股票短暫停牌,其後香港證監會根據香港法例第571V章證券及期貨規則,指示聯交所於2015年7月15日上午9時正起暫停漢能薄膜發電公司股份買賣。 香港證監會的調查和上市公司長時間停牌,令漢能元氣大傷,去年10月,漢能高調宣布將以私有化方式回歸A股市場。去年12月,李河君撤出股東行列後,漢能控股集團悄然更名為漢能水力發電集團有限公司。今年6月,漢能薄膜發電從香港聯交所退市。

回到現時,麵對漢能員工6月工資未按時發放,麵對數千員工的泣聲討薪。漢能移動能源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在今年7月30日主題為“降本增效”的集團中高層會議上發表過一份講話。

李河君說,“各個事業部的CEO們,各個公司的CEO們,如果全部是向集團伸手要錢,就是一種恥辱!幾十億淨資產在那,還跟集團要工資!你們的職責何在?”

在嚴厲批評了各事業部、各分公司的浪費事例後,李河君開始為部下打氣。李河君說,“漢能這個時期,表麵上是困難的時期,其實是最好的時期。漢能移動能源是3A級平台,至少可以融1000億的資金。”

李河君說,隻要今年做好,明年的421目標唾手可得。421目標是李河君為漢能定下的宏偉目標,最終漢能要達到400億利潤、2000億銷售額、1萬億市值,成為像華為、騰訊這樣的偉大公司之一。李河君最後說,“漢能的事業有多大,連我自己都難以想象,漢能的發展預估有萬億市值,這是沒有任何懸念的。”

有勇氣麵對如此嚴峻未來的李首富,不知為何沒有勇氣直麵上千還餓著肚子的自家員工的訴求。

家務事尚未解決的家長又何來資格打拚天下呢?

綜合來源: 1.能源雜誌,《漢能大麵積欠薪 員工組團討薪》,記者:沈小波 2.中國企業家雜誌,《漢能私有化,昔日首富李河君的最後一搏?》,記者:嚴凱 3.澎湃新聞,《漢能旗下“現金奶牛”金安橋水電站的51%股權將被公開拍賣》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