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前美聯儲副主席:經濟危機即將來臨?(組圖)

來源: 鳳凰網財經 2018-12-18 20:59:2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809 bytes)


(圖為前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接受鳳凰網財經專訪)


鳳凰網財經獨家專訪稿件作者|易典

他曾是美聯儲的“二號人物”,對美聯儲每一次加息降息擁有投票權,也曾因突然辭職而引發各種爭議;

他曾擔任以色列央行行長,因妥善應對2008年全球危機而備受讚譽,以色列央行也成為發達國家中第一個加息恢複利率正常化的國家;

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做過10年教授,桃李滿天下。曾經接受過他指導畢業論文的學生包括現任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以及知名經濟學家曼昆等。

他是斯坦利-費希爾(Stanley Fischer),在卸任美聯儲副主席半年之後,這位75歲的老人來到中國,參加由上海交通大學高級金融學院主辦的上海金融論壇,並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從經濟危機到美聯儲加息,從辭職原因到對政府的看法,他對熱點問題侃侃而談。

談經濟危機:目前沒有看到跡象

2018年,國際關係波詭雲譎,金融市場波濤洶湧,新興市場哀鴻遍野,之前一路走高的美國股市現在也頻現“熊市預警”。 當地時間12月17日,美股再次暴跌,道指收跌超500點,標普500指數創一年來收盤新低。

從新興市場到發達經濟體,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讓投資者湧入避險資產——黃金,金價強勢上漲,逼近1250美元/盎司關口。“亂世買黃金”,現在離下一輪全球經濟危機還有多遠?

“經濟危機來臨之前,總有一些征兆,但我目前沒有看到這樣的跡象(I don’t see it at the moment)。” 對此,前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坦率回答。他隨後解釋,到目前為止,美國經濟增速仍然高於世界其他各發達國家,自金融危機以來,美國已進入了連續的複蘇階段。

雖然暫時沒看到經濟危機的跡象,但他也在演講中提到要做好應對危機的準備,而在他看來美聯儲加息就是一個重要的準備。他解釋道,美聯儲在處理二戰後的五次經濟衰退時,聯邦基準利率平均降低了400至500個基點,“也就是說,為了應對下一次經濟衰退,美聯儲要將利率提到500個基點(5%)之上。”費希爾還提到,目前70%的分析師預測美聯儲將在12月19日(本周三)上調25個基點,由2.25%至2.5%。

談美聯儲:“停止加息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

關於美聯儲是否要繼續加息,美國政經界的大佬們打了一場聲勢浩大的“辯論賽”。

首先是以特朗普為首的“反方辯手”,他們堅信美聯儲要停止加息,讓低利率政策支持美國經濟的複蘇。一周之內,特朗普已經三次在Twitter上“炮轟”美聯儲。當地時間淩晨五點,特朗普還在發推:“外麵世界都亂成這樣了,不敢相信美聯儲還在考慮加息。”

然後是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為首的“正方辯手”,堅持美聯儲需要加息。他們認為美國目前經濟狀況良好,2018年11月的失業率維持在10月份的3.7%低位水平。而在經濟複蘇的大環境下,利率正常化是大勢所趨。一些學者將加息比作“興奮劑”,經濟下行時需要興奮劑的適當刺激,然而長期依靠“興奮劑”是不能培育出健康的經濟環境的。

前美聯儲“二號人物”支持正方還是反方?他堅定支持正方——繼續加息。

“美聯儲停止加息會向市場傳遞一個信號,即經濟前景正在惡化。”他認為這種負麵信號本身,比加息的影響更可怕。而美聯儲必須維持市場的信心,讓市場相信美國經濟依然在持續增長。


圖注:前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接受鳳凰網財經采訪


談特朗普:“他將美聯儲當成了替罪羊”

費希爾也開誠布公地談到一些爭議,包括特朗普對美聯儲的批評。

“特朗普讓美聯儲處在一個非常尷尬的地位。如果美聯儲聽了特朗普,就好像是因為承受不了政治的壓力而加息。”在回答鳳凰衛視主持人提問時,他笑言特朗普“很聰明”,將美聯儲當成了“替罪羊”。“如果經濟出現下滑,那特朗普就有借口說,‘我當時警告美聯儲了啊,我們應該維持低利率的’。”

美聯儲一直很強調貨幣政策和其自身的獨立性,而曆屆美國總統也對此表示尊重,一般不談貨幣政策等專業問題。直到特朗普上台,之後,美聯儲、各大在海外開廠的跨國企業、其他與美國有貿易來往的國家,都“同病相憐”成為了總統Twitter的“常客”,經常被拉出來敲打一番。

前美聯儲副主席對此有何怨言?在演講中,這位學者出身的官員保持著一貫的嚴謹風格,在演講中談了很多如何保持央行的獨立性,但並沒有點名特朗普。

“政府官員應該意識到,一旦他們開始批評央行官員,這就創造了一個兩難境地。央行官員隻有兩種選擇:一個選擇是維持己見,不回應政府官員的批評;另一個選擇就是接受政府官員的批評,認可其邏輯鏈和證據,改變看法。”

“問題是政府官員不詳細公開解釋他們的理由,而是私下對朋友議論,低利率能拉到更多的選票。”費希爾對此表示不滿。此前也出現過一些官員私下向朋友吐槽對美聯儲的不滿,而朋友一不小心泄露給媒體。

這位剛剛卸任的高官有何妙招應對?“如果政府官員經常逼迫他們采取一些錯誤的政策,美聯儲官員應該選擇公開,甚至采取辭職的方式來保護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免受政治壓力左右。”

回應辭職風波:“不是因為特朗普”

費希爾辭職是因為來自特朗普的政治壓力嗎?

雖然費希爾在演講中閉口不談特朗普,但在隨後的圓桌討論環節,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理事長李劍閣卻“調侃”他是因不願意和特朗普共事而提出辭職的。

“我不是因為特朗普而辭職的,而是因為個人原因。”費希爾反駁道,而後也“調侃”回應道,“我在美國非常小心,不想讓人將辭職和特朗普聯係起來,沒想到在中國還是有人這麽想。”

費希爾於2014年出任美聯儲副主席,接替耶倫提拔留下的空位,任期從2014年到2018年6月。但費希爾卻在2017年9月任期未滿之時遞交了辭職信,並於2017年10月正式辭職。

費希爾提前卸任也造成了美聯儲的“人事地震”,7個董事會成席位出現了4個空缺,這也給特朗普一個絕佳機會去提名自己心儀的美聯儲官員,以左右未來貨幣政策走向。

“中國央行能向美國學什麽?”

作為一名猶太銀行家,費希爾的經曆很傳奇。他具有以色列和美國的雙重國籍,在兩個國家都做到了央行行長級別,是非常少見的,服務過不同國家的央行官員。

做以色列央行行長和美聯儲副主席有何區別?大國與小國在貨幣政策製定上有何差異?費希爾解釋道,兩個國家的經濟體製不同,以色列央行行長同時也是以色列政府的首席經濟顧問,因此央行行長需要全麵參與到政府的經濟政策的製定中,包括製定政府預算等,相比之下,美聯儲的功能和定位是非常專業和獨立的。“美聯儲有12個區域性美聯儲銀行,而這些區域銀行的行長會定期向美聯儲微會員作報告,匯報他們當地情況,聽他們講故事,比閱讀12本報告更有趣。”

“如果你問耶倫,你對財政政策如何看?她會說美國財政部負責製定財政政策,她不會對財政政策進行評論。”

費希爾還提到美聯儲的規模很大,一共有2萬名員工。“當然和中國人口比不算什麽,但相比其他國家的央行來說,美聯儲已經是非常龐大的體係了。”

美聯儲有何可供中國央行學習借鑒的經驗?“中國經濟體量這麽大,央行在一些專業領域可以分得更細,更加專業化。”費希爾回答道,但他同時也稱讚,中國央行現在已經做的很好了。

桃李滿天下:兩個央行行長的老師

除了美聯儲副主席以外,費希爾還有另一個學者身份——他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做過10年教授。

11年的教授生涯,費希爾最有名的兩名學生是後來在金融危機中力挽狂瀾的前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和現在的歐央行行長德拉吉。

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臨危受命的時任美聯儲主席伯南克,曾在論文中專門感謝導師。伯南克在他博士論文的開頭寫到: “特別感謝我的論文導師費希爾教授。他仔細閱讀了我論文的許多草稿,並給出了很多優秀的建議。在整個研究生期間,我對他給出的建議和鼓勵充滿感激。”

他的另一個優秀學生—歐央行行長德拉吉也一直與導師保持密切的關係。2013年,當費希爾從以色列行長職位上退休時,德拉吉專程從歐洲趕往耶路撒冷參加費希爾的退休告別。

2013年,費希爾卸任以色列行長時,外媒報道的標題是《教出來了兩位央行行長的先生要退休了》。能夠同時教出兩位央行行長,這也讓費希爾在國際央行官員的頂層“小圈子”裏久負盛名。

在有一年的全球央行年會(傑克遜霍爾年會)上,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首席執行官麵對費希爾拋出來的問題曾經感慨:“我從來不會假設我能回答一些連費希爾都不知道答案的問題。”


圖注:前美聯儲副主席費希爾與記者們合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