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11家火電企業"上書"求生:實在活不下去了

來源: 中國能源報 2018-08-13 22:28:10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408 bytes)

“我們廠有2台60萬千瓦燃煤發電機組,其中一台常年停機備用,另一台開開停停。隻有在夏季高溫或冬季嚴寒時,才可能實現兩台機組同時運行,但前後持續時間也就幾天或者十幾天。平日裏機組發電量很少,經濟效益很差。”四川某火電廠負責人嶽朋(化名)日前向記者大倒苦水。

盛夏用電高峰期,記者走進這座火電廠,聽不到機組轟鳴、見不到繁忙的生產景象,整個廠區一片“安靜”。據嶽朋介紹,這種“不景氣”早在2016年就已出現,此後電廠連續虧損,目前負債率已接近100%。“電廠每發一度電就虧損約5分錢,但又不能不發電,因為停機會導致電網無法安全穩定運行,當地老百姓的生產生活用電就將會出現問題。所以說,我們停也不是、發也不是,兩頭為難。長久這麽下去,電廠根本沒法生存。”

“開機即虧損但又不得不開”不是一廠一地的現狀。記者了解到,四川全域各個火電廠或輕或重都已身陷類似困境。

為此,8月7日上午,四川11家火電廠負責人“集體拜訪”省級主管部門,反映經營困難情況,希望政府出手“救救火電”。

01

有電廠負責人稱,企業虧損嚴重,恐難以撐到9月份

“虧損越來越嚴重,下個月能不能發電都是問題。”作為四川某地市現存唯一的火電企業,該廠相關負責人向記者無奈地表示,“主管部門不能繼續對電廠的嚴峻經濟形勢不聞不問,否則企業將很快陷入‘支撐不下去’的被動局麵。”

嶽朋所在的電廠也參與了此次“集體請願”。“因持續高溫,7月下旬我們已實現2018年迎峰度夏以來首次雙機運行,但即便如此,也隻有3天接近滿負荷運行,對於緩解目前的虧損緊張局麵,簡直就是杯水車薪。去年電廠實際發電小時數隻有2100多小時,發電量不足25億千瓦時,連當初設計能力的一半都不到。期間,僅1個月的雙機停運,就造成5000多萬元損失。”嶽朋說,“說實話,我們在當地幾個電廠中算情況較好的了。其他廠子的慘狀都不敢想象。”

這一說法,得到多個受訪對象的證實。一位不願具名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今年開始,火電企業融資成本較以往平均上漲20%—30%,對本就經營困難的電廠而言,這無疑是雪上加霜。“環保及節能改造是硬任務,按計劃去年底就應完成,但迫於資金壓力,改造一拖再拖。後來電廠將汽輪機、發電機等設備抵押給銀行,才最終解決了這一資金難題。但下一筆錢又在哪兒?”

據該負責人介紹,“貸款難”的情況2017年開始在部分企業顯現,目前已蔓延到四川所有火電廠。“更有甚者,有的電廠已經到了借不到錢的地步。哪怕企業願意給高利息,銀行也不願借錢。部分電廠還出現了被銀行要求提前還款的‘抽貸’情況。不能找銀行貸款,電廠隻能找社會資源,導致貸款成本陡增。”

記者多方獲悉,四川火電現已處於全行業虧損的狀態,至少一半電廠的負債率達到100%,其中部分企業超過150%,安全、環保改造等日常運維的資金缺口巨大。

“連人員工資都難保證,人才流失非常嚴重。此外,由於電廠對煤炭供應商、工程商、承包商等多方欠款,每到逢年過節就會出現要債者擁堵廠門的事情,很多火電廠都出現了類似情況。當前的虧損之嚴重,在四川火電曆史上前所未有。”上述企業負責人說,“所以,這次‘集體拜訪’絕對不是大家故意到主管部門去鬧事,而是確實活不下去了,才集體去反映問題。”

02

雖非電力生產市場“主角”,但在保障電網安全方麵不可或缺

作為西南最大的水電基地,四川將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定為發展目標,無論從發展現狀還是未來規劃看,火電均不再唱“主角”。

數據顯示,2017年四川火電裝機容量在1600萬千瓦左右,占全省比重已降至15%以下;年利用小時數僅為2139小時,低於全國4209小時的平均數;發電量在四川占比低於10%,遠低於全國火電70%的占比。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四川水電裝機占比到達80%,發電量占比更是接近90%。

另外,按照《四川省“十三五”能源發展規劃》,到“十三五”末,常規火電(含天然氣、煤層氣發電)裝機不得超過1800萬千瓦,屆時火電占比將進一步縮小。

“但在優先發展水電的同時,四川不能沒有火電。無論從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還是從保障枯水期用電方麵講,火電的調峰、‘兜底’保供作用都不可缺少。”這是日前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四川省能源局一位主要負責人給出的觀點。

“現有火電一旦停機,隨之而來的就是拉閘限電。若非顧及電網安全運行,電廠為降低損失,寧願選擇停機。現階段煤價走高,火電運行更是難上加難。”嶽朋坦言。

包括嶽朋在內,多位業內人士指出,電廠用煤成本占到70%以上,但“市場煤、計劃電”的局麵長期存在,煤炭成本波動未能反映到電價上。

“快被煤價逼‘死’了。”上述不願具名的人士稱,“四川本就屬煤炭調入省份,加之去產能因素影響,煤炭供不應求,煤價水漲船高。為賣高價,省內煤炭紛紛外銷,我們買不到;省外煤炭價格過高,我們又買不起。連原料煤都沒有,怎麽維持發電?”

同時,水電也在“擠占”四川火電的生存空間。一位行業專家表示,清潔能源裝機升高自然會壓縮火電空間,但問題是水電規劃過於“樂觀”,四川水電“裝多了”,火電不得不“讓路”。“‘十三五’以來,四川用電增幅並未達到預估水平,水電建設超出實際需求,為保障水電消納,隻有犧牲火電。”

03

11家企業提出3條訴求,主管部門表示會考慮這些建議

據知情人士透露,8月7日上午,迫於每況愈下的經營狀況,四川11家電廠的總經理、副總經理悉數來到四川省政府,對麵坐的是省發改委、省能源局、省能源監管辦等相關部門的主要負責人。這11家火電企業裝機總容量在1200萬千瓦左右,占四川火電規模的3/4。企業主要提出了3個訴求,希望政府介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首先是解決眼前困難——通過運行補貼填補虧損。

“不是我們伸手要,而是四川承諾過要給。”嶽朋稱,根據2015年印發的《四川省統調統分公用燃煤機組電價補償試行措施》,為彌補“特殊電源結構”造成的損失,燃煤機組可按年度清算情況,以0.08元/千瓦時的標準獲取補貼,2014年起試行2年。“雖有相關標準,但長期以來實際發放情況不一,誰哭鬧得厲害,誰拿到的補貼就多。況且這都是臨時性文件,現在早已沒了下文。”

其次是破解“無米下鍋”的困局。

“煤炭、煤電矛盾由來已久,也非短期內能夠解決。但希望四川省能出台相應政策,從製度上保障煤炭供應。”上述知情人士舉例,“在貴州,為保障省內電煤供應,當地煤炭禁止出省銷售;為減輕電廠壓力,從省外買煤還可享受一定補助。在四川,這方麵的政策目前仍是空白。”

第三則是長遠考慮——通過建立“調峰”補貼、兩部製電價等長效機製,彌補火電做出的犧牲。

“很多時候,虧損並非我們自己經營不善,而是為了四川能源清潔、綠色發展做出的讓路與貢獻。對此,希望政府酌情考慮、予以補償。”嶽朋說這是大部分火電廠負責人的心聲。

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對於上述3條訴求,政府部門表示會考慮這些建議,但沒有實質性承諾。

四川火電出路究竟何在?記者多次致電四川省能源局進行采訪,相關負責人稱,因當周工作繁忙,暫來不及回複。本報將持續關注事件進展。(中國能源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