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華為過得很不易。負麵情緒早在年初就開始醞釀,2016年,華為淨利潤370億,跟2015年持平,幾乎零增長!但,2016年華為員工共18萬,雇員費用高達1218億,同比增長了21%。隨後,“清退34歲以上員工”等事件,給華為帶來了不少負麵影響。
6000億元!在華為2018新年獻詞中,2017年華為全年銷售收入預計約6000億人民幣,同比增長約?15%?。“你大爺還是你大爺”,華為的年收入,是恒大的3倍,是阿裏的4倍,是中興的5倍多,是小米的6倍。
不搞金融、不炒房地產、不上市融資,還有超過一半以上收入來自國外!2017上半年華為僅在中國就繳稅超676億。
華為去年的收獲似乎都印證了,撤離深圳是多麽英明的決定。
華為低價分房
2016年,任正非炮轟深圳房價太高,提升了雇員的成本在網上刷屏:“14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匹茲堡,有鋼鐵。70年前,世界的中心在底特律,有汽車。現在,世界的中心在哪裏?不知道,會分散化,會去低成本的地方。高成本最終會摧毀你的競爭力。”(據說,傳出來的版本是刪減版,原版長達3個小時的采訪,任正非聊房價時間長達1個小時!)
任正非可不是隻過嘴癮,這幾年,華為一直在逃離深圳。
2018年初,關於“華為低價給員工分房”的消息被廣泛流傳。深圳企業華為給東莞的員工分福利房,隻賣8500元/平米,低於市場價70%!(帶精裝修)
網上流出內部資料顯示,華為內部在東莞會提供3萬 套員工住房。
包括鬆山湖2000畝項目,預計2萬套;鬆山湖安居房項目443畝,預計5500套;湖畔花園175項目,預計3000套;華為鬆山湖南區公寓115畝,預計2500套公寓。
按照規定,前5年是租賃,期滿後由員工購買(員工擁有完整產權),購買5年後才能轉讓。也就是相當於總共要10年後才能入市流通。
大家的房貸都幾年?8500元一平,這價格,感天動地啊。看下圖,鬆山湖地區新樓盤大售價。
房價數據來自58同城
鬆山湖湖畔花園是華為在2015年末以逾1億元的底價拿下的地,總建築麵積約41.43萬平方米,由20棟住宅樓、一棟幼兒園及社區配套組成,是華為在鬆山湖新基地的員工配套住宅。
遷徙的華為
一線城市深圳這幾年房價暴漲,不管是人力成本還是土地等成本越來越高。硬生生的把深圳的驕傲華為,逼到了東莞。
早在2015年,無論納稅還是營收,華為終端(東莞)有限公司都位居東莞第一,雖然沒有公布具體數據,有人預計,營收達到千億級別,稅收20億左右。華為成為東莞最耀眼的企業。(2014年,華為在東莞納稅才2.4億,隻排到東莞第十,一年的時間華為大規模遷徙東莞。)
如果華為終端仍舊留在深圳龍崗,那麽這些成績本該屬於深圳。可是如今被東莞成功挖走牆角。
華為在東莞鬆山湖已獲得了1900畝的土地,而且還在追加(華為在深圳占有的土地總麵積為2460畝)。
另有消息稱,除了華為手機研發會留在深圳,無線部分、華為大學、研發中心、中試中心等要搬至東莞鬆山湖華為基地,並能夠會在2017年、2018年停止大型搬家工作。
來看一組數據...
報告中顯示,在深圳,從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5月,華為公司繳納個稅的人數持續減少,從去年的7.29萬降到了2016年一季度的6.3萬人,而到五月份員工則減少到2.05萬人。減少人員月均稅額4000元,測算減少年度稅源9.84億元。
華為方麵也證實,在這期間從深圳遷出了20300人。綜合遷入遷出情況,2016年華為累積淨遷出深圳11200人。
查了下華為所在的2017年深圳龍崗區一季度經濟數據,稅收收入同比下降25.8%。去年,華為還在遷徙。
因為在2016年,華為的產值還占深圳龍崗區工業總產值的47%以上!
買不起房子,公司給你建
真的看哭了
一年前,多家上市公司發布賣房公告,因為他們半年利潤不及很多城市的學區房。不得不賣房止損。
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網站可以看到,某公司擬出售兩套在京房產以“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的公告。上市公司賣房的故事,其實反映了樓市過熱背景下經濟形態的扭曲。
拿到融資的你有沒有覺得革命成功了,然後搬進房租昂貴的辦公司。然而,房產漲價,人力成本也貴了,投資人投給你的錢,有多少交給了各級房東?來自三四線及以下城市的你,在城市打拚多年,能否買得起房,有沒有背著房貸,一還就是20年。
“買房,對我來說,一樣是一種遙不成及的胡想。”一位在深圳騰訊總部工作的85後阿文告訴記者。他在騰訊已工作4年,級別為T2級工程師,薪水接近3萬,在騰訊普通員工薪酬中屬於中等偏上,買房一事仍然無窮期棄捐。
高房價連騰訊員工都難以招架,仗義的華為啥都不說,自己建房低價賣給員工。
對於好員工,華為從來不吝嗇。今年的年終獎,根據華為新的規定,隻要做出突出貢獻,在新方案裏,小員工也可以拿到23級員工的獎金。粗略估算下,華為23級員工的季度獎金也近百萬元。華為隻看貢獻,上不封頂,還不拖欠!
華為一直都沒有上市,而是把98.6%的股權開放給員工,創辦人任正非隻擁有公司1.4%的股權。
其實,局氣的老板不止華為。
董明珠在2017年末已經承諾:格力將給8萬員工每人一套兩房一廳的房子,隻要你做到退休(這套房子)我就給你,產權百分百歸個人,房價再高跟你沒關係。
之前有消息說馬雲在杭州建了380套福利房,凡是符合在阿裏工作滿三年且實際工作地點在杭州,且在杭州沒有住房的P8/M3及以上層級員工。
東莞,洗白白
東莞早已經不是當年,臭名遠揚的“性都”了。
東莞不止對華為好,他們給其他優質企業相似的福利政策,吸引優質企業進駐,打造高新產業園區。大企業來了,稅收來了,這比靠房價提升GDP的套路健康多了。
房價給年輕人的壓力逐年增大,南京、武漢、成都、鄭州等城市為了吸引、留住人才都采取了限購、落戶等政策。例如,武漢承諾讓大學生低於市場價20%買房。
華為在上海的員工超過1萬。去年6月1日,任正非和上海市簽署戰略協議,其中一個重要事項是解決華為員工上海住房問題。
高科技企業員工相對高薪,連他們都承受不起高房價,城市還能容下誰?
據悉,上海也不斷動用大量行政和財稅力量,阻擋高房價對高科技企業的驅離,但能如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