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衛澤引線
從江蘇省交通廳起步後,在姑蘇,再錫城,直至金陵,主政期間,楊衛澤以城市建設而著稱,但亦因在拆遷方麵的問題為當地一些百姓詬病
□本刊記者張玉學實習生宋佳/文
在楊衛澤落馬之前,南京官場半年來的震蕩已預示著他的結局。2014年6月18日,南京市六合區委書記婁學全被免職,並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8月18日,南京市溧水區委書記薑明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9月13日,南京市委常委、建鄴區委書記馮亞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組織調查;9月18日,婁學全在家中上吊,後送至醫院搶救無效死亡。
在南京官場,婁學全、薑明和馮亞軍三人被指是楊衛澤的“圈內人”。南京官場人士稱,在楊衛澤主政南京後,三人在同一時期被提拔升遷。
就在婁學全自殺的前幾天,南京市委辦公廳四處副處長周君及其丈夫(在中央紀委負責當地案件檢查的幹部)被調查,原因是涉嫌泄露紀委調查信息,妨礙調查。消息人士證實,周君夫婦被查緣於婁學全打聽中央紀委辦案消息。
靴子最後在2015年第一個工作日落地。1月4日19時45分,中央紀委發布消息,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楊衛澤由此成為2015年第一個落馬的副省級官員,也使南京成為中共十八大後市委書記、市長雙雙落馬的第一個省會城市。
知情人士稱,在楊衛澤被帶走當天,與其關係親密的無錫新區委宣傳部部長餘敏燕,及餘父,楊衛澤發妻蔡聲佩,和其秘書、南京市委辦公廳副主任張誌炎亦被帶走。
在楊衛澤被帶走調查的第五天,南京市人大常委會第十五次會議宣布,接受三名廳級幹部的辭職請求。
最新動態是,1月23日,無錫市委常委、無錫新區黨工委書記許剛被查。楊衛澤任無錫市委書記時,許剛為無錫市委秘書長。許剛也是餘敏燕的“上司”。
從江蘇省交通廳起步後,在姑蘇,再錫城,直至金陵,主政期間,楊衛澤以城市建設而著稱,但亦因在拆遷方麵的問題為當地一些百姓詬病。直至今日,仍有百姓為此上訪,甚至狀告政府,其中尤以無錫為最。
多名官商人士稱,從2004年至2011年,楊衛澤主政無錫七年,從城市建設至經濟發展一手策劃。不過,楊衛澤所推廣的“管辦分離”“530計劃”,多無疾而終;經濟扶持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等項目上,被指幾乎掏空無錫財政。
拆遷詬病
楊衛澤出生於1962年,江蘇常州人。不過,楊衛澤的父親在南通的醫院工作,他是在南通長大成人。
1981年從南京航務工程專科學校港口水工建築專業畢業後,楊衛澤進入江蘇省交通廳工作,為規劃計劃處辦事員。之後他一路升遷,在36歲時,當上交通廳廳長、黨組副書記,成為當時江蘇省最年輕的廳級幹部。熟悉江蘇官場的一位當地媒體人士說,在從辦事員至升任廳長期間,楊衛澤可謂是一路兢兢業業,不僅勤奮能幹,還懂得適時利用關係,“把領導照顧得很好”。
楊衛澤在江蘇省交通廳工作時,就已展現才能,指揮修建了滬寧高速江蘇段。公開信息顯示,滬寧高速公路於1996年建成通車,是江蘇第一條高速公路,江蘇段主線全長284.21公裏。工程全線初步設計概算為47億元,調整概算為70.4億元,工程決算為62.098億元。
交通廳之後,楊衛澤又先後主政蘇州、無錫、南京。每處他都發揮了自己的特長,著力於城市建設工作。
江蘇一位律師認為,楊衛澤對城市交通的布局有遠瞻性。比如,蘇州在修高架橋時,老百姓反對聲音比較多,但修好之後,確實給整個城市的交通帶來了大的改觀;在無錫,他又建設外環快速路,在京杭運河上架橋,緩解了市內交通。另外,在他看來,如果沒有楊衛澤,無錫地鐵連立項都不可能,“由此也可看出他是敢說敢做有魄力的人,也有人會說是專斷”。
這些城建項目在給楊衛澤在政績上加分時,也為部分老百姓詬病,尤其是拆遷方麵的問題。
在無錫期間,因為拆遷問題,曾被當地老百姓不斷信訪和實名舉報無錫市有關部門和時任市委書記楊衛澤,其中包括黿頭渚三村的村民。
黿頭渚三村是指寶界、充山、犢山三村。據黿頭渚三村村民的代理律師、華東政法大學教授唐榮智稱,2007年9月29日,無錫市政府拆遷辦發出《拆遷補償安置通知書》(88號),未經聽證,又未與村民簽訂拆遷協議,涉嫌違反國務院《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拆遷程序的規定。無錫市政府又下發《無錫市市區集體土地房屋拆遷管理辦法》(下稱“363號文件”),按“遷一還一”安置,剝奪農民的土地區位優勢價值,逼迫農民從黿頭渚風景區搬遷到十幾公裏外的大箕山公墓邊上,連裝修費也不補償,還要農民自找居住地過渡一二年,由此村民不同意搬遷。
相關影像資料亦顯示,2007年12月10日,無錫市政府出動眾多警察、城管人員,動用警車、頭戴鋼盔、手持鐵棍,“要強行打開居民的家門,整整折騰了一天一夜”。犢山村居民包阿姨說,當時有居民被警察帶走,有婦女被擠倒踩傷。
對峙一直到次日淩晨。圖片顯示,在泥濘的巷口,穿著製服的警務人員手挽手站成方陣,在他們麵前則是跪著的數十名老人。
一份出自無錫市委、市政府的匯報材料稱:“部分拆遷居民以曆史遺留的土地性質、集體資產整合以及拆遷土地用途等事宜阻撓拆遷工作的實施,並發生了一些過激行為。”相關部門稱居民是暴力抗法,居民則認為是非法拆遷。
從2007年12月開始,村民開始向當地法院提起訴訟。法院先是受而不審,後明確表示拆遷訴訟不予受理。但又不做出不予受理的裁決。
之後,無錫市黿頭渚三村600餘名村民曾聯名控告楊衛澤以及無錫市濱湖區委書記朱渭平等人。三村百姓還指控楊衛澤在無錫當政期間大拆大建,剛建再拆,勞民傷財,如中山路改造,太湖大道、新市府建設等等工程。2014年6月6日,因受賄罪,朱渭平被南京市中級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5年。
2010年6月7日,無錫市中級法院曾向時任無錫市長毛小平發過一份題為“關於最高人民法院對行政審判工作新要求及本市涉拆遷行政訴訟及矛盾化解情況的專報”文件,該文件上有楊衛澤的簽字批示。文件提到,最高法院指出,各級法院要堅決抵製和清除一些地方在行政案受案方麵的各種“土政策”,嚴禁以任何不正當理由,拒絕受理依法應當受理的案件。
文件同時提到,無錫市涉拆遷行政訴訟的情況,“根據省法院通報,(2010年)5月份,無錫地區赴省法院上訪人次位居全省十三個地級市首位。根據無錫市中級法院統計,截至2010年6月,該院共收到以市人民政府、本市各區(縣級市)人民政府等行政機關為被告行政訴訟(以行政強拆類型為主)144件,其中經拆遷責任單位(主要在濱湖區)訴前協調化解22件,已裁定指定基層法院立案受理36件,仍有86件行政訴訟尚未納入訴訟。”
無錫市中級法院著重提及了“363號文件”的問題,稱當前拆遷矛盾中問題非常突出的是:一、行政強拆引發行政案件中存在問題,主要包括集體土地房屋行政強拆無上位法依據;強拆程序不到位,手續不齊全;被訴行政機關未能依法提供證據。二、拆遷裁決引發行政案件存在問題,包括集體土地裁決主體資格問題,無錫市363號文件把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的裁決權賦予無錫市人民政府拆遷管理辦公室,但行政權隻能依法授予,而363號文件僅是規範性文件,此項授權缺乏法律依據;撤組轉居問題,依無錫市363號文件,對拆遷撤組剩餘土地一級撤組轉居的房屋適用集體土地的標準進行安置補償,該政策與最高法院相關司法解釋精神不相一致。其中提到無錫市新華村、“三村兩灣”等地的行政訴訟都是因這一矛盾引起;三、住宅房屋特別是集體土地上房屋貨幣補償標準過低。
該文件甚至還提到,個別地區拆遷過程不透明、程序不規範、手段不合法,甚至有黑惡勢力人員參與,激化幹群矛盾,致使矛盾特別是強拆矛盾難以化解。另外,由於拆遷政策前後不一(特別是新區),導致適用前期拆遷政策引發的矛盾至今難以化解。
因為代理此案,唐榮智將一些涉嫌違法暴力拆遷的資料通過渠道提交給江蘇省紀委相關領導,他自稱,之後曾經被楊衛澤派來的警察找到學校,要求帶走調查,後經斡旋才未被帶走。
就黿頭渚三村的拆遷情況,2008年,唐榮智還找到朋友將材料寄給了相關領導人,並被轉交給曾主政江蘇的領導。此後,無錫市委、市政府書麵說明了拆遷的合法性,但直至目前,拆遷遺留的問題仍未解決。
無錫得失
2004年底,楊衛澤從蘇州市長任上調任無錫市委書記。無錫一名處級幹部介紹,在此期間,楊衛澤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和物聯網產業,扶持了無錫尚德等一些著名公司,國家級物聯網產業基地也落戶在無錫。楊衛澤在無錫還力推“530計劃”,即“5年內引進不少於30名領軍型海外留學人才來無錫創業”。
不過,這位官員認為,一些舉措並未顯效,卻幾乎掏空了無錫的財政。
就“530計劃”,楊衛澤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舉一個例子,比如我引進3000名創業者,每人給200萬元即60億元,這裏麵隻要有一個像施正榮的尚德這樣的企業,60億元就回來了。”但上述官員稱,“530計劃”最終並未能像楊衛澤所設想的那樣做大做強一些企業,反而引來了不少徒費財力的無效項目。在楊衛澤離任後,該計劃被擱置。
至於無錫尚德,雖然楊衛澤曾親自出馬力推幫助其貸到巨款,但最終未能脫離困境,在2013年破產清算。工商資料顯示,2014年底,公司股東變更為順風光電[-0.16%]投資(中國)有限公司。
公開資料顯示,在無錫上任伊始,楊衛澤還圍繞無錫的“都市更新計劃”擬定17項研究課題,深化無錫社會事業改革便是其中一項,即對社會公益領域事業單位進行“管辦分離”。
2005年1月31日,在無錫市委、市政府領導親自督辦下,無錫市發改委召集有關部門開始著手研究、起草改革文件。六個月後,《關於全麵實施改革攻堅七項重點工作的決定》正式以無錫市委、市政府名義下發。當年6月13日,無錫市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宣告成立,下設八個辦公室,主任均由市領導擔綱。隨後6月22日,在無錫市委、市政府召開的全市體製創新工作會議上,楊衛澤強調“要下決心用一年左右時間實施改革攻堅,爭取在一些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實質性突破”;“盡快盡早建立文化、教育、衛生、體育四個管理中心,做到成熟一個,掛牌一個。”
按照要求,市屬公立醫院和衛生學校全部進入醫院管理中心,非義務教育階段的市屬高中及中高等職業技術教育全部進入學校管理中心,市屬文化事業單位全部進入文化藝術管理中心,市屬體育場館和訓練機構全部進入體育場館管理和訓練管理中心。
三個月後,9月29日,醫管中心率先掛牌亮相。隨後,學校管理中心、文化藝術管理中心、體育場館和訓練管理中心相繼成立,涉及四個部門79個單位、1.2萬多名人員。
這一“管辦分離”改革當時被眾多媒體所報道,有稱按照楊衛澤的設想,管理中心的建立,最明顯的作用在於理順政府、中心和事業單位的關係:政府歸位到應有的監管和服務上來,更注重政策與規劃;管理中心是政府辦理各項公益事業的主體,履行國有資產出資人職責,監管事業單位的人、財、物和業務;各事業單位被賦予更大自主權,建立社會事業領域的新型法人治理結構和激勵約束製度。
彼時,楊衛澤對媒體稱,成立管理中心,就是要通過“政府不再做老板”解決有關職能部門這種既越位、錯位又缺位的問題。
不過這種設想未完全實現。在上述江蘇律師看來,其中問題包括,一是重複設置機構;二是權力部門間的“打架”。無錫市發改委綜合處一名工作人員稱,“管辦分離”將會被撤銷,目前具體的方案正在優化和深化中。
人情仕途
2001年1月至2004年11月,楊衛澤擔任蘇州市長。期間,2004年8月,蘇州市副市長薑人傑被“雙規”,後因受賄1億多元被判處死刑。薑人傑在擔任蘇州市副市長期間,分管蘇州城建、交通、房地產開發等領域,同時兼任第28屆世界遺產大會常務副總指揮、蘇州城市建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和蘇州市高速公路建設指揮部總指揮等職。
在主政地方期間,楊衛澤的政績曾被誇讚,也有官場人士認為其是個執行力極強的“能人”。
2014年10月底,中央第十二巡視組向江蘇省反饋巡視情況時曾稱“能人腐敗”問題突出、“一些領導幹部與老板之間保持相對穩定的關係圈子,進行封閉式權錢交易”。按照以往經驗,巡視組反饋的問題每一句都“確有所指”。
在被調查前,其出事的傳言已在坊間傳播一年有餘。南京一名處級幹部稱,在這段時間內,楊衛澤靠工作舒緩壓力。期間,他的脾氣變得有些暴躁,經常對下屬發火。
就在傳言甚囂塵上時,南京市委辦公廳四處副處長周君及其丈夫因涉嫌泄露中央紀委調查信息被調查。之後沒幾天,2014年9月18日淩晨5時許,在三個月前被免職的南京市六合區前區委書記婁學全在家中上吊自殺。
知情人士稱,婁學全為楊衛澤“圈內人”,兩人關係不錯,因為同是南通老鄉,還同為交通係統幹部出身。在楊衛澤在任期間,婁學全也被迅速提拔。
婁學全被免職係因帶領六合區四套班子成員到南京化工園考察調研時,接受化工園管委會的宴請並收受2000元慰問金。與其熟悉的人士稱,被免職後的婁學全一直賦閑在家,因上級組織一直沒有明確“接下來怎麽辦”,婁學全曾找領導,但上麵始終避而不見。
婁學全出事後,一首七律詩在網上流傳:“今日鴻門劍指誰?殷勤勸醉暗藏雷。江湖未有真情酒,為主酩酊卻飲悲。滿眼新蔭難庇佑,一船舊友且相陪。桃源渡口人忽醒,由己之身棄秭歸。”上述熟悉婁學全的人士認為該詩為婁學全所作,從詩也可見婁學全“當時的思想有多複雜和煎熬”。知情人士稱,周君及其丈夫被調查,正是因為婁學全向在南京市委辦公廳工作的周君打聽中央紀委的辦案信息,周君又通過其丈夫獲得消息。“事發後他壓力很大。”
“為一時好官容易,做一世好官不易”,“不做不仁之事、不沾不義之財、不染不正之風、不幹違法之事”,可惜楊衛澤如此表態後三個月不到,即被調查。
知情人士透露,2015年1月4日,和楊衛澤被查同一天,無錫新區區委宣傳部長餘敏燕及其做公路工程的父親被有關部門帶走。
餘敏燕被指與楊衛澤有密切關係。她畢業於南京藝術學院鋼琴專業,原是南京郵電大學的團委老師。無錫市當地知情人士稱,餘敏燕與楊衛澤相識源於前者的一次考察,之後走上仕途,被調任無錫市北塘區區長助理,升任無錫新區區委宣傳部長。履新之時,時任南京市委書記楊衛澤還趕往無錫,出席了幹部交接會議。
隨著季建業、楊衛澤相繼被查,江蘇的反腐蓋子正在慢慢揭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