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和好萊塢投降:金正恩怒了 奧巴馬也怒了

摘要:有人呼籲索尼繼續在電影院放映這部電影,也有人呼籲索尼將電影放到網絡上供人(付費)下載,盡管索尼目前仍未拿定注意,但可以預計,無論是通過大屏幕還是小屏幕,這部電影最終還是會和全球觀眾見麵的。

電影劇照
電影劇照

  一部電影的上映或取消(上映),原本應該是娛樂新聞,但關於電影《采訪》(The Interview,刺殺金正恩)的新聞卻被放在了經濟版麵、政治版麵、軍事版麵和外交版麵。而由這部電影引發的一連串事件,先後讓金正恩很憤怒,讓奧巴馬很生氣。

  電影是講什麽的

  《采訪》是一部動作喜劇,由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電影集團公司發行,由埃文·戈德堡、塞斯·羅根聯合執導,詹姆斯·弗蘭科、麗茲·卡潘、塞斯·羅根等人主演。

  電影講述的是,一位美國脫口秀主持人得知朝鮮領導人金正恩是他的節目《今夜胡鬧秀》(Skylark Tonight)的粉絲後,決定采訪金正恩本人。當他和他的製片人準備前往朝鮮首都平壤時,美國中央情報局卻委托他們倆去刺殺金正恩。

  今年6月11日,索尼在Youtube網站上發布了電影的第一條預告片,立即引來高達300多萬的點擊率,成為Youtube上最熱門的視頻之一。

  從預告片即可看中,金正恩在電影中被塑造成一個荒誕怪癖的角色,他總是全副武裝,堅持認為自己既不大便也不小便,並且能和海豚對話。

  索尼原計劃於今年10月10日在美國上映這部電影,後來延遲至12月25日上映。

  朝鮮怒了

  《采訪》的預告片一放出後,朝鮮就對索尼和美國政府進行了譴責。

  6月25日,朝中社刊登朝鮮外務省發言人聲明稱,美國“公然播出褻瀆和暗殺朝鮮最高領導人”的電影預告片,是一種“恐怖主義和戰爭行為”,意在“顛覆朝鮮的國家製度”,“侮辱了朝鮮的尊嚴”。聲明強調,朝鮮將果斷采取應對措施。

  朝鮮常駐聯合國代表慈成男(Ja Song Nam)也在給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的信中稱,“片中故事主線涉及到了暗殺金正恩”,美國允許製作並發行一部涉及暗殺一個現任主權國家領導人的電影,無異於“毫不掩飾地支持恐怖主義與戰爭行為”。

  惹朝鮮生氣,顯然是有後果的。

  11月21日,匿名黑客向索尼影業CEO邁克爾·林頓(Michael Lynton)和其他高管發送了一封警告性的電子郵件,如果索尼影業不按要求交錢,該公司將遭到“整體轟擊”,索尼影業將受到“極大的損害”。12月1 日,索尼影業遭到黑客攻擊,四部尚未上映的影片的種子出現在流行的文件共享網站上,大量的商業機密隨後也被公布了。

  在此期間和在此之後,匿名黑客仍在持續攻擊和威脅索尼影業,要求取消這部電影的上映。該公司係統大部分癱瘓超過一周以上的時間。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調查發現,對索尼影視進行攻擊的黑客使用的手段是基於朝鮮對韓國進行類似攻擊所用的工具,並將此事歸罪於朝鮮。12月19日,FBI發布聲明稱,美國現在有足夠的信息得出這樣的結論:朝鮮政府要對這些行為負責。

  索尼慫了

  匿名黑客的網絡攻擊,顯然取得了預期中的效果。

  索尼影視被盜的電子郵件顯示,在朝鮮譴責了這部電影之後,即使是在黑客發動攻擊之前,索尼首席執行官平井一夫就要求索尼影視娛樂聯合主席艾米· 帕斯卡爾(Amy Pascal)柔和的處理這部電影,包括修改影片中的一個關鍵鏡頭--金正恩被坦克炮彈擊中,導致頭部爆炸。

  12月16日,索尼影業取消了首映計劃。在此之前,據美國媒體報道,索尼已經和美國的電影院線進行了溝通,如果撤消電影的上映,索尼並無意見。

  12月17日,美國最大的三家電影院線——Regal、AMC和Cinemark——均宣布將暫停電影的上映。Regal表示,之所以暫停上映,一是因為索尼影業對這部電影的支持出現了猶豫,二是因為院線也要考慮到電影院麵臨的安全風險。

  奧巴馬怒了,美國人不幹了

  索尼“示弱”的行為,也引發了奧巴馬的不滿。

  12月20日,奧巴馬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他對索尼影業遭遇的命運感到非常同情,“不過,他們的確也犯了一個錯誤”。奧巴馬聲稱此舉開了一個極壞的先例,“試想一下,如果製片方和發行方以及其他諸多人都因為不想冒犯那些情感可能需要被冒犯的人的情感,那麽這就不是我們真正的樣子了,也不是真正的美國了。”

  奧巴馬還表示,美國應當回擊朝鮮,“他們發起了大量的破壞事件,我們將作出回應。我們將進行對等的回擊,並將在我們選擇的地域、時間內按照我們的方式進行回擊。”

  盡管奧巴馬不認為黑客攻擊是戰爭行為,但美國保守派確認為,“這是一種新形式戰爭的體現”。參議員約翰•麥凱恩(John McCain)接受采訪時稱,“當你摧毀經濟,當你能夠把審查強加給這個世界、尤其是美利堅合眾國,就已經不止是破壞行為。這是一種新形式的戰爭。”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還呼籲各大影院放映該片。

  然後呢?

  有人呼籲索尼繼續在電影院放映這部電影,也有人呼籲索尼將電影放到網絡上供人(付費)下載,盡管索尼目前仍未拿定注意,但可以預計,無論是通過大屏幕還是小屏幕,這部電影最終還是會和全球觀眾見麵的。

  英國《金融時報》今日(12月22日)社論對此事的總結,代表了西方輿論對此事的態度:“除非全球創意產業堅決反對此類要挾,否則,極權主義國家及其他擁有強硬意識形態目標的人將利用網絡戰來對開放的言論和異見發動攻擊。”

  《金融時報》指出,“這一英勇抗爭不僅關係到一部影片的命運,更關係到言論自由的部分基本原則。”對於一向看重政治正確的好萊塢來說,還有什麽比在(朝鮮政權)網絡攻擊下捍衛言論自由更政治正確的呢?

  另外,據紐約時報報道,奧巴馬正在考慮將朝鮮重新例入恐怖主義名單。同時,為了遏製朝鮮實施網絡攻擊的能力,奧巴馬政府已向中國尋求幫助。

  可以確定的是,在和古巴關係轉暖的同時,美國和朝鮮的關係將會愈加劍拔弩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