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借5300億元的財富,鍾睒睒不久前剛從張一鳴的手中奪回第四頂中國首富的桂冠。近日,他又因豪擲1億支持家鄉教育事業的舉動,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據悉,本次鍾睒睒通過旗下鍾子逸教育基金會,以個人名義向諸暨中學捐贈1億元,並成立諸暨中學鍾子逸教育基金項目。
回溯過去,去年農夫山泉深陷輿論風波,公司發布相關澄清說明後,鍾睒睒便一改以往“低調”行善之姿。
雷達財經注意到,去年12月,鍾子逸教育基金會接連向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進行捐贈。今年1月,鍾睒睒更是放言欲斥資400億元籌建錢塘大學。
而支撐首富實施這些善舉的重要基石,除了鍾睒睒手中緊握的農夫山泉、萬泰生物等企業的股份,還有這兩家公司頗為“豪橫”的巨額分紅。
從業績層麵來看,農夫山泉如今成功走出輿論陰霾,今年業績逐漸回歸正軌,上半年實現歸母淨利潤76.22億元,同比增長22.16%,毛利率超60%。
反映在資本市場上,截至11月25日收盤,其股價較曆史最低點翻了一倍還多,總市值約5700億港元。
不過,因市場環境變化、政策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鍾睒睒掌舵的另一家上市公司——萬泰生物,近期的業績表現卻不盡如人意,且該公司的市值較高點縮水超千億。
鍾睒睒豪捐1億,教育慈善版圖再擴張
據諸暨發布公眾號消息,在11月22日舉辦的浙江諸暨市教育大會上,諸暨市教育強市獎勵基金正式揭牌,現場收到多家企業累計1.42億元的捐贈。
其中,現任中國首富、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以個人名義捐贈1億元,成立諸暨中學鍾子逸教育基金項目。
據公開資料,鍾睒睒祖籍諸暨,其祖父鍾子逸曾在諸暨中學接受教育並孕育紅色思想,曾擔任中共諸暨城區支部第一任書記,此次捐贈承載著鍾睒睒對故土教育的深切回饋之心。
據悉,諸暨中學鍾子逸教育基金項目由鍾睒睒名下非上市公司出資,資金將專款用於諸暨中學的助學、獎教與獎學工作,旨在厚植人才成長沃土,為家鄉教育提質賦能。
活動現場,鍾子逸教育基金會理事長洪怡表示,本次捐款彰顯了鍾睒睒對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堅定支持,和對人才培養的高度重視,同時也飽含了他反哺桑梓的赤子情懷,與助力教育均衡優質發展的責任擔當。
雷達財經從基金會官網獲悉,杭州市西湖區鍾子逸教育基金會(非公募基金會)是由鍾睒睒旗下養生堂有限公司發起創立。
2018年12月,該基金會經杭州市西湖區民政局批準正式成立。2022年,其通過杭州市社會組織評估,被評為5A級基金會。
雷達財經了解到,該基金會的捐贈項目涵蓋教育、科研、文化和其他公益四大板塊,其中科研方麵已經支持了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和廈門大學等眾多高校的建設與發展。
據悉,自成立以來,該基金會截至去年年底共接收現金和物資捐贈總收入約11.89億元。其中,企業捐款資金7.52億元,個人捐款資金4.37億元,累計現金和實物捐贈總支出7.61億元。
行善不再“低調”,擬斥資400億辦大學
據多方媒體報道,鍾睒睒此前一直熱衷於在教育事業上慷慨解囊,但大多數都是匿名捐贈,行事頗為低調,直至近年才被媒體發掘。
早在2022年5月,鍾睒睒就曾隱名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人民幣1億元,支持浙江大學人文基礎學科建設。
另據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官網,2019年至2025年間,鍾子逸教育基金會共向其進行10次捐贈,合計捐贈金額達3.14億元。其中最大一筆捐贈發生在2022年7月,單筆贈款金額高達1.5億元。
在去年農夫山泉身陷輿論風波後,農夫山泉母公司養生堂集團曾發布《關於養生堂集團社會責任的澄清和說明》,對網絡上關於公司和鍾睒睒公益捐贈的輿論紛爭進行回應。其中提到,截至2023年12月31日,養生堂集團社會捐贈總額已超9億元人民幣。
此後,鍾子逸教育基金會的捐贈動向變得更加清晰公開,僅在去年12月這一個月,鍾睒睒就接連開啟三項高校教育捐贈項目。
當年12月9日,鍾子逸教育基金會向浙江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支持學校科學研究、教師創新創業和創新人才培養,著力打造應用創新高地,助力學校高質量發展。
緊接著在北京大學,鍾子逸教育基金會捐資支持北京大學-錢塘基礎科學發展計劃,助力北京大學教育事業的發展,推動中國的物質科學和生命科學走向世界一流。
隨後,鍾子逸教育基金會又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贈設立清華大學錢塘生命科學發展基金,用於支持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腦科學、生理病理學等領域人才引進、學生培養和科研創新等工作。
進入2025年,鍾睒睒在公益之路上持續慷慨解囊。在1月養生堂集團舉辦的2024年會上,鍾睒睒透露,“杭州籌辦中的一所新型大學,我們計劃在未來的十年當中要捐贈400億人民幣”。
雷達財經獲悉,鍾睒睒所說的這所新型大學,正是在杭州籌建的錢塘大學。據悉,這所大學或依托浙江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籌建。天眼查信息顯示,浙江錢塘基礎科學研究院的法定代表人為鍾睒睒。
首富走出輿論陰霾,巨額財富提供慈善底氣
隨著此番豪橫出手捐贈1億元的公益之舉,鍾睒睒的財富版圖再次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
雷達財經梳理發現,2021年至2023年,鍾睒睒連續三年蟬聯《胡潤百富榜》中國首富。去年,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短暫打破了他的首富神話。
不過,在最新揭曉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鍾睒睒以高達5300億的身家強勢回歸,重新奪回中國首富之位,其財富規模比排在第二名的張一鳴多出600億元。
至此,在《胡潤百富榜》的舞台上,鍾睒睒已經豪奪四頂首富桂冠,其也借此成為繼馬雲之後第二位實現四度登頂的企業家。
巧合的是,鍾睒睒和馬雲的祖籍均為浙江紹興,馬雲曾參與創辦湖畔大學,鍾睒睒如今正積極推動錢塘大學的籌建工作。
而鍾睒睒的巨額身家,主要源於其持有的兩家知名企業——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的股權。
據農夫山泉財報,養生堂為其控股股東,而鍾睒睒分別直接持有及通過杭州友福(由鍾睒睒全資擁有)間接持有養生堂98.38%及1.62%權益。
至於萬泰生物,鍾睒睒則分別直接持有及通過養生堂間接持有17.7%及55.79%權益。
據農夫山泉最新發布的半年報,公司目前已成功擺脫此前因輿論風波帶來的陰霾,一舉將去年幾乎陷入停滯的業績重新拉回正軌。
今年上半年,農夫山泉實現256.22億元的營收,同比增長15.56%;錄得歸母淨利潤76.22億元,同比增長22.16%。
同時,得益於PET、紙箱等包裝物料及白糖等原材料采購成本下降,農夫山泉上半年的毛利率增長1.5個百分點至60.3%,保持在較高水準。
在資本市場,農夫山泉的表現也十分亮眼。截至11月25日收盤,農夫山泉股價為50.65港元/股,相較於去年的曆史最低位翻了一倍多,最新市值約為5700億港元。
不過,萬泰生物近期的業績卻不盡如人意。受市場調整、政府集采及九價HPV疫苗擴齡等影響,公司疫苗板塊銷售不及預期。
今年前三季度,萬泰生物實現14.98億元的營收,同比減少23.09%;歸母淨利潤更是自上市以來首次出現同期虧損,虧損額達1.73億元。
同期,萬泰生物的扣非淨利潤更是從上年同期的16.72億元驟降至-3.08億元,公司的盈利能力正麵臨嚴峻的挑戰。
反映到資本市場,近年來,萬泰生物的股價總體持續走低。截至11月25日收盤,萬泰生物的股價為51.5元/股,總市值約為652億元,相較於巔峰時期市值縮水超千億。
除了股權帶來的財富增值,農夫山泉和萬泰生物兩家公司較為頻繁的分紅,也為鍾睒睒的慷慨捐贈提供了堅實的底氣。憑借在兩家公司較高的持股比例,鍾睒睒可通過分紅獲得頗為可觀的收益。
據同花順iFinD數據,在2020年至2024年這五年時間裏,農夫山泉共分紅5次,累計現金分紅數額近350億港元,平均股利支付率高達66.37%。
而萬泰生物在2020年至2023年共進行4次現金分紅,累計現金分紅數額超15億元,但萬泰生物去年並未分紅。
隨著首富鍾睒睒變得不再“低調”,他掌舵的企業以及他的慈善版圖未來又將發生怎樣的變化,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