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破10萬隻是開始?比特幣"巨鯨"一個月狂拋450億

比特幣跌破10萬美元,或暗示新一輪更猛烈的拋售來襲,因為有跡象表明這一次推動市場下行的並非杠杆爆倉,而是長期持有者的持續拋售。

11月5日,比特幣一度下跌7.4%,跌破10萬美元,為6月以來首次,較一個月前創下的曆史高點已累計下跌逾20%。

市場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內約20億美元加密貨幣頭寸被清算,遠低於上月暴跌時的190億美元。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保持低位,這意味著杠杆因素已不再是主導力量。

根據10x Research負責人Markus Thielen的數據,過去一個月內,長期比特幣持有者已拋售約40萬枚比特幣,價值約450億美元,導致市場供需失衡。

分析師警告,這種拋售潮可能持續到明年春季,比特幣或進一步跌至8.5萬美元。

現貨拋售主導,市場動力機製轉變

本輪下跌的核心特征是現貨市場的持續賣壓,而非加密貨幣交易者近期習以為常的期貨清算連鎖反應。過去24小時內,約20億美元的加密貨幣頭寸被清算,這一數字相比上月暴跌時的190億美元顯得微不足道。

K33研究主管Vetle Lunde表示,過去一個月內超過31.9萬枚比特幣被重新激活,主要來自持有6至12個月的幣種,"這表明自7月中旬以來出現了大規模獲利了結。雖然部分重新激活源於內部轉賬,但很多反映了真實的拋售行為。"

比特幣期貨未平倉合約仍處於低位,期權交易者則通過看跌期權在8萬美元水平下注。在杠杆相對平靜的背景下,市場焦點已轉向選擇賣出的長期持有者。

"巨鯨"停止買入,拋售潮或延續至明年春季

Markus Thielen指出,長期持有者拋售比特幣與新買家入場之間日益加劇的失衡正在開始塑造市場方向,而不僅僅是情緒層麵。

如果說10月的暴跌是被迫拋售,那麽當前的回調可能反映了更令人警醒的現象:信念正在瓦解。

今年早些時候,Thielen觀察到"超級巨鯨"(持有1000至1萬枚比特幣的實體)開始大量拋售,當時機構投資者試圖吸收供應。但自10月10日暴跌以來,更廣泛的需求已經消退。

Thielen表示:"我們突破了一些鏈上指標——人們處於虧損狀態,他們需要平倉。"總體而言,持有100至1000枚比特幣的群體的累積量急劇下降。"巨鯨根本不在買入,"他說。

展望未來,Thielen警告稱,這種拋售可能持續到明年春季。在2021-2022年熊市期間,大型持有者在近一年時間裏賣出了超過100萬枚比特幣,Thielen認為這一規模可能重演。

"如果是類似的速度,我們可能會看到這種情況再持續六個月。"

他並未預測災難性的暴跌,但認為存在進一步下跌空間。"我不相信周期理論,"Thielen表示,"但我認為我們會有所盤整,並可能從這裏進一步小幅走低。8.5萬美元是我的最大下行目標。"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