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網絡的股價在2025 年幾乎翻了三倍,但在三季報發布前後,股價見頂了。
近日,巨人網絡公布了2025 年公司三季報,公司營業收入為17.1億元,同比上升115.6%;歸母淨利潤為6.4億元,同比上升81.2%;扣非歸母淨利潤為6.78億元,同比上升73.9%。全年歸母淨利潤為14.2億元,同比上升32.3%。
非常漂亮,一種健康成長的美感。

但是近兩周,巨人的股價卻麵臨著全年最大的一次回撤。截止周五收盤,巨人的股價距9月份高點,跌去了近 30% 。
行業未逢黑天鵝,但巨人確實遇到了一些變化。10月 28 日,巨人網絡確認公司CEO、總經理張棟因個人原因辭職。
公司董事會對張棟在任職期間為公司發展作出的貢獻表示衷心感謝。巨人網絡董事劉偉出任公司CEO、總經理職務。巨人方麵表示,劉偉此次回歸她將聚焦培養年輕核心人才。
而巨人網絡的進擊,似乎也隨著這起人事變動,戛然而止。
2025,進擊的巨人網絡
更換 CEO 重要不重要,需要從2025 年的暑假聊起。
一般來說,遊戲行業全年有兩次黃金期,時間分別對應在寒假春節所在的 Q1 和暑假所在的 Q2,Q3 交界,原因是這兩段時間是遊戲的主力消費群體——青少年們時間和現金都相對充裕的階段,而這兩個時間點也成為了遊戲行業“天王山”,誰能拿下這兩個階段,誰就占據了當年的最有利地位。
而今年,一款新晉遊戲《超自然行動組》(下文簡稱《超》)成為了暑假的一匹絕對黑馬。這款由巨人出品的、核心賣點是“中式恐怖+團隊生存+尋寶解密”的遊戲,以其獨特的遊玩體驗讓其在玩家間交口稱讚,逐漸發酵走紅。

《超》拳打蛋仔,腳踢王者,在 7 月的遊戲黃金期成功達成 “同時在線人數突破 100 萬” 的重要裏程碑,並穩居 iOS 遊戲免費榜 TOP5,iOS 遊戲暢銷榜最高位列 TOP4。從 5 月開始,《 超》日均流水從3.4萬美元增至8.2萬美元,引起了資本市場的關注,普遍認為將成為公司的新爆款,堪稱巨人近年來最大的驚喜。
自 2025 年1 月遊戲上市以來,巨人的股價幾乎和這款遊戲的數據同步增長,展現出業界和投資者對這款遊戲以及巨人今年戰略的高度認可。
《超》的火爆,是巨人全麵轉向創新化的一個縮影,帶領巨人走向創新的人,就是剛剛從 CEO 位置上離職的張棟。他在2024年1月1日正式出任巨人網絡CEO兼總經理,自接手後,他一直在謀求將公司從發家的重度MMO《征途》係列中解放出來,大力發展娛樂性更高、競技性更強的《球球大作戰》《太空殺》《月圓之夜》等新產品。
不過,這位為巨人網絡帶來巨大變革的 CEO,僅在位一年,就匆匆離場。巨人的進擊之路,被畫上了一個十分突然的休止符。
倒退的巨人
張棟無疑是職業經理人走向企業 CEO 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國遊戲產業黃金一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這位北大畢業,工作履曆橫跨騰訊、網易、網易雲音樂的遊戲老兵,能夠帶領巨人做出階段性成果並不稀奇。無論是從端遊到手遊、從產品到管理,張棟都有過一線實操和帶隊打仗的經驗,業界對他的期待本來就很高。
大家都看好你,偏偏你也最爭氣。
除了《超》以及一係列新項目,張棟還對巨人內部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彰顯了一股“衝勁”和進取心。他聚焦“征途IP煥新”“AI+遊戲”“海外發行”三大方向。他推動“業務委員會 + 賽道負責人”機製,讓年輕骨幹參與決策;AI 能力接入《原始征途》,《太空殺》;持續推進《征途》IP“長青化”,提升老玩家付費轉化率。從這一係列變革來看,張棟無疑是史玉柱為巨人未來發展選好的一位能力優秀的領航員。
但在公司蒸蒸日上的時間點選擇急流勇退,張棟為何這麽做?畢竟成為一家公司的 CEO 是職業經理人工作的裏程碑,且任職期間以外部視角看來他的管理能力可謂十分有效。
據業內人士分析,張棟“互聯網平台化思維”與巨人“產品導向”傳統存在張力。巨人需要變革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怎麽變,變成什麽樣子,或許張棟還沒有悟透。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張棟要是帶著巨人迅速起飛,巨人網絡到底如何是好?難道讓業內落下這樣一個話柄:“要是早用張棟,巨人早就變成行業第一了。”這或許是巨人的董事會最不能容忍的一點。公司要改革,要有成果,但成果絕不能是你現任 CEO 一人的。
值得玩味的是,10 月 30 日巨人網絡公關負責人馬全智在社交媒體就張棟離職一事做出回應,稱此次人事變動影響有限。

內容全文並不難找,我們摘取了其中一些關鍵點:
其實含義很明顯了。接班人幹的好,理所應當。但幹的太好的部分,不是你做出來的。大家得明確想好,巨人網絡走到現在靠的是誰。至於說張棟完成了使命,很難說對於遊戲這種開發、運營周期都較長的行業來說,一年的時間很難完成某些使命。
張棟的任期雖短,卻在巨人網絡從“傳統MMO”向“多元精品+AI驅動”轉型的關鍵窗口期,穩住了基本盤,並點燃了新引擎。隨著他的離開,巨人再次回歸“元老掌舵、內部傳承”的治理模式。
而再次上任的CEO劉偉,被視為“巨人精神”的守護者,強調“專注、務實、用戶第一”;但同樣,她也被認為是史玉柱的“影子操盤手”。
一年歸來,巨人還是那個巨人。沒有任何變化。
飛鳥盡,良弓藏。巨人網絡的進擊,始於 2024,終於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