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劃近三個月,中國電聲行業巨頭歌爾股份的百億並購,宣布終止!
10月17日晚間,歌爾股份(002241.SZ)發布《關於終止籌劃股權收購事項的提示性公告》,宣布終止籌劃收購聯豐商業集團有限公司(Luen Fung Commercial Holdings Limited)旗下兩家全資子公司——米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Mega Precision Technology Limited)及昌宏實業有限公司(Channel Well Industrial Limited)的100%股權。
對於收購案的中止,歌爾股份在公告中解釋稱,在積極推進盡職調查、審計、評估等工作,並與交易對方進行多輪溝通協商後,最終“交易雙方未能就交易相關的關鍵條款達成一致意見”。
該收購案於2025年7月22日晚首次披露, 歌爾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香港聯豐商業集團達成初步意向,擬以自有或自籌資金約104億港元(折合人民幣約95億元)收購其全資子公司米亞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及昌宏實業有限公司100%股權。
歌爾股份曾在公告中指出:“該收購案旨在增強公司在精密結構件領域內的綜合競爭力,深化垂直整合能力,持續鞏固與行業領先客戶的合作”。而其中的“領先客戶”,無疑在暗指包括蘋果在內的消費電子巨頭。
歌爾股份這場“告吹”的近百億收購,也被市場認為又是一次常見的由“果鏈”邏輯主導的產業鏈並購。
圖源:IC photo
天風國際知名蘋果產業鏈分析師郭明錤曾指出,蘋果通常會授意核心供應 商進行戰略性收購,以模塊化整合的方式,簡化供應鏈結構,並降低供應風險,同時降 低整個產業鏈成本,增加終端利潤。
具體來看,米亞精密和昌宏實業是蘋果原先的手機結構件製造商之一,隨著蘋果開辟手表業務,兩公司又成為其手表金屬中框的核心供應商之一。
從產品的趨勢來看,近年蘋果正在努力布局輕量化的可穿戴設備。包括蘋果手環、手表、AR眼鏡等。在輕量化可穿戴設備中,包括鈦合金鉸鏈等耐用金屬精密結構件的用量占比逐漸提高,這也使得金屬加工在蘋果產品體係中的價值占比和供應鏈生態地位不斷提升。
而歌爾股份恰恰在整合眼鏡等可穿戴部件模組上有先發優勢,已相繼成為華為、三星、小米、Meta和亞馬遜等公司AI眼鏡或其他產品的聲學模組、光學部件供應商,甚至整機代工廠商。
從產業邏輯的角度來看,隨著未來3C電子可穿戴設備產品越做越精密,產品供應鏈也將開始呈現高度集成化的趨勢。以一款AI眼鏡為例,未來包括其光學、聲學組件均需要與精密結構件同步設計,從而提升產品的抗幹擾能力和穩定的天線功能。而更為冗長的產業鏈條,意味著集成化被產業鏈分工切割,不利於蘋果等消費電子巨頭實現產品性能和產品成本的高效控製。
從經濟效益上來說,係統供應商又能更好與鏈主切分價值鏈,從而形成“雙贏”。
因此,一旦以上收購落實,那麽歌爾股份將宣告從蘋果單一零件或模組供應商,躋身為與立訊精密類似的蘋果“子係統集成供應商”,進一步坐穩蘋果核心供應商之一的位置。
盡管這起近百億元的收購案意外終止,但這似乎並未動搖歌爾股份的長期戰略布局。
歌爾股份在公告中表示,未來,公司將繼續圍繞既定戰略目標,有序開展各項經營管理工作,積極通過內生性發展和投資並購等多元化方式,推動公司長期健康發展,持續提升公司發展質量和公司價值,更好地回報全體股東。
業績方麵,2025年上半年,歌爾股份實現收入375.49億元,歸母淨利潤為14.17億元。
二級市場表現上,自7月22日高調宣布籌劃收購以來,歌爾股份股價一路上行,期間市值站上千億元,10月9日漲破40元/股後逐步下探,截至10月17日收盤,報31.2元/股,總市值1092億元,股價累計上漲超35%,市值增長約26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