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沒有AI數據中心,美國上半年GDP增長僅為0.1%

據美國《財富》雜誌10月7日報道,美國哈佛大學經濟學家傑森·弗曼(Jason Furman)的一項研究發現,2025年上半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幾乎完全由數據中心和信息處理技術推動,在這些技術以外的其他領域,美國的增長率僅為0.1%。

這引起美國社會對“數據中心泡沫”的擔憂,許多人擔心,如果沒有技術投資,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美國“商業內幕”網站也發文稱,美國科技巨頭不斷籌集資金來擴張數據中心,但這種商業模式尚未得到驗證,尚不清楚AI產品的收入能否支撐節節攀升的支出。如果不能,美國經濟可能麵臨股市崩盤等風險。

弗曼在社交媒體上發布的研究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信息處理設備和軟件的投資僅占到美國GDP的4%,但它們占到GDP增長的92%。上半年美國GDP平均增長1.6%,但如果剔除數據中心和信息處理技術等領域,美國GDP增長率僅為0.1%,幾乎停滯不前。

弗曼補充說,如果沒有人工智能(AI)行業的繁榮,美國可能降低利率和電價,從而推動其他行業的增長,但這些增長可能隻有AI熱潮帶來的收益的一半左右。

弗曼的研究顯示,美國對信息處理設備和軟件的投資飆升,但美國經濟在其他領域的增長幾乎停滯

這一研究結果得到多名金融分析師的讚同。摩根士丹利財富管理公司的首席投資官麗莎·沙萊特(Lisa Shallet)表示,那些致力於擴大計算、存儲和網絡能力的“超大規模科技公司”,已經在數據中心等領域投入巨額資金。

沙萊特說:“近年來,超大規模科技公司在數據中心及相關領域的資本支出已增長4倍,年支出接近4000億美元。投資的增長速度和規模正顯著放大其整體經濟影響,支出最多的10家公司幾乎占據了全部支出的三分之一……從宏觀角度來看,與數據中心相關的支出大約為美國實際GDP增長貢獻了100個基點。”

由於AI技術的發展使得算力需求出現“爆炸性”增長,微軟、穀歌、亞馬遜、Meta、英偉達等美國科技巨頭已投入數百億美元,用於建設和升級數據中心。

紐約的文藝複興宏觀研究公司(Renaissance Macro Research)8月曾估計,2025年迄今,AI數據中心建設對美國GDP增長的貢獻,首次超過了美國消費者支出。《財富》雜誌指出,鑒於消費者支出占到美國GDP的三分之二,這一表現是非常驚人的。

但在科技驅動增長的同時,美國經濟其他領域普遍低迷,製造業、房地產、零售業和服務業等領域對美國經濟的貢獻微乎其微,甚至出現負增長。這引發美國社會對“數據中心泡沫”的擔憂,許多人擔心,如果沒有技術投資,美國經濟可能陷入衰退。

美國萊斯大學貝克研究所公共財政中心主任約翰·戴蒙德(John W. Diamond)2日發文稱,美國經濟已陷入困境,勞動力市場停滯,消費者失去信心。美國8月就業人數僅增長2.2萬人,長期失業率正在上升,有180萬人失業超過27周,占到失業總數的近四分之一。

一些分析人士試圖淡化擔憂。摩根士丹利首席經濟學家邁克爾·加彭(Michael Gapen)認為,美國企業承擔了特朗普政府關稅政策帶來的初始成本,降低了單位勞動成本和盈利能力,而不是通過提高價格來轉嫁成本,這可以解釋“強勁的支出數據與疲軟的就業增長之間的矛盾”。

加彭的解釋弱化了美國GDP增長與數據中心建設熱潮的關聯。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佐斯(Jeff Bezos)也堅稱,美國的數據中心建設熱潮是“工業泡沫”,而非“金融泡沫”。他認為,當未來美國人可以使用龐大的算力時,數千億美元的投資都是值得的。

美國得克薩斯州建設的“星際之門”項目數據中心 視覺中國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7日發文稱,截至2024年底,美國有1240個數據中心已經建成或獲準建設,較2010年增長了4倍。在美國的“用電大戶”中,亞馬遜、Meta、微軟和穀歌今年預計將在資本支出上花費3200億美元,主要用於AI基礎設施建設,這一數字已經超過芬蘭的GDP。

文章指出,AI基礎設施的熱潮與大語言模型的訓練密切相關。大語言模型的訓練需要海量數據,為了提升性能,模型必須不斷獲取和分析更多數據,這又需要更加強大的算力。為了盡可能地獲取算力,科技企業就需要更多的數據中心,這塑造了當前的競爭格局。

美國科技公司正通過各種渠道籌集資金,用於擴張數據中心。例如,甲骨文公司上個月發行了180億美元債券,為數據中心計劃提供資金。Meta最近得到了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和藍貓頭鷹資本的融資支持,為最新的數據中心項目籌集了290億美元。

但“商業內幕”網站分析稱,這種商業模式並沒有經過驗證,尚不清楚AI產品的收入能否支撐不斷攀升的支出。如果能夠支撐,這可能推動美國經濟進入更高的增長軌道,並改造整個產業。但如果不能,可能重塑美國經濟格局,導致股市崩盤和數據中心閑置。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