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資本市場中有一個詞很火,它就是“老登股”。什麽是“老登股”?按照市場的解讀,“老登股”指的是50後至70後喜歡的傳統行業股票,特別是傳統龍頭股票。例如,我們熟悉的白酒、地產、銀行、煤炭等,屬於典型的“老登”行業。與“老登股”相比,“中登股”和“小登股”卻受到了市場的追捧。例如,當前市場最熱門的機器人、醫療生物、消費電子等等,屬於市場中的“中小登”股票了。
從今年以來,A股市場處於結構性牛市行情。一邊是“中小登股”的狂歡,另一邊卻是“老登股”的陰跌不止。最後,整個市場呈現出一種非常分化的走勢,即傳統價值投資者不僅沒有在本輪牛市中賺到錢,而且還產生了虧損。追求高景氣、成長性的激進型投資者,卻賺了不少錢,很多踩對投資風口的投資者,因此收獲豐厚。
專注於“老登股”的投資者,一般是以價值為王,追求上市公司的業績穩健與投資高分紅。從不少“老登股”的特征來看,它們往往具有穩健的現金分紅能力,而且整體估值偏低,但所處的行業要麽是傳統消費領域,要麽是強周期行業,要麽是傳統金融板塊,這些行業長期受到了傳統價值型投資者的青睞。
為何本輪牛市行情,“老登股”幾乎全線熄火?
從本質原因分析,主要是目前市場的規模體量太大,現有的資金麵不足以滿足大多數上市公司流動性的需求,從而造成了結構性牛市,並不是過去那種齊漲齊跌的行情。
“老登股”遭到市場資金的拋棄,主要原因是“中小登股”具備很強的賺錢效應,把“老登股”的流動性都吸走了。退一步思考,如果“中小登股”開始熄火,那麽市場資金又可能回歸到“老登股”身上。
“老登股”已經沒有投資價值了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歸根到底,現在的市場行情已經不是簡單反映出上市公司的基本麵狀況與投資價值,而是以資金驅動為主導的行情。簡單來說,資金往哪裏跑,哪裏具有賺錢效應,缺乏資金關照的股票,基本上漲不起來。
與“老登股”相比,“中小登股”追求的是高成長性、高景氣度的公司,它們可能追求未來兩三季度的業績高增長,或者追求當前全球AI炒作、消費電子炒作的風口。如果上市公司屬於風口上的股票,那麽容易會得到資金的炒作,哪怕上市公司的估值並不便宜,或者已經從底部上漲數倍乃至十多倍,資金紮堆的現象,也成為了上市公司股價最強的推動力。
現在A股市場的狀況是,傳統價值型的投資者看不上“中小登”股票,它們認為這些“中小登”股票的累計漲幅太大,估值太貴,不符合他們的審美需求。“中小登”投資者也看不上“老登”資產,因為他們認為“老登”資產確定性太高,缺乏了投資預期,不具有大幅炒作的預期。
從短期來看,“中小登”股票無疑是市場中的最大贏家。但是,從中長期的角度來看,“中小登股”與“老登股”到底誰勝誰負,也並不好說。
2021年前後,在大資金紮堆炒作的影響下,以白酒為代表的“老登股”出現單邊上漲的行情,當年白酒股的累計漲幅多達數倍。除了白酒股之外,包括銀行及其他食品飲料板塊,均出現了不同程度上的上漲行情,當年股價大漲的原因,得益於資金抱團取暖的影響。
時隔多年,資金抱團取暖的現象從“老登股”變成了“中小登股”,哪裏有資金紮堆,哪裏有炒作的預期,這也是當下A股行情的真實寫照。
與2007年和2015年的牛市相比,近幾年的A股牛市已經不是當年的齊漲齊跌行情,而是傾向於結構性的行情。隨著A股總市值突破百萬億規模,結構性行情現象將會越來越明顯,“賺了指數不賺錢”已經成為了市場的常態化現象,“老登股”與“中小登股”之間可能會呈現出長期蹺蹺板的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