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2萬吃不起的百果園,原來賣的不是水果而是課

今天來聊點讓咱打工人牙癢癢的。

還記得前幾年,某乎特別愛討論“月薪幾萬才算高薪”。

當時的結論是,月薪2萬,即使在生活成本不菲的一線城市也算很高了。

但不曾想到,這等高級牛馬,走進高端水果店照樣心裏發怵。

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高端水果店五個字幾乎是跟百果園畫上等號的。

網上一直有人吐槽,說越來越不敢進百果園,每次結賬都被嚇一跳。

就說陽光玫瑰,社區超市賣6.98元/斤,百果園賣13.9/斤,身價翻倍。

差不多重量的半個麒麟西瓜,盒馬和小象超市不超過20元,百果園直接問你要40元。

還有12元一顆的獼猴桃、10元一顆的百香果......

看一眼ip,我也不在日韓吧,怎麽吃個水果跟被打劫了一樣。

其實水果刺客也不是啥新鮮事,有些水果級別高、品質好,走高端路線,確實是貴。

跟新聞哥聊這事,他也嫌貴,但他說,不買不就行了,下班回家路邊買的瓜也挺甜。

沒錯,本來打算和百果園老死不相往來,它貴它的,我買別家的。

但架不住總有人想當我爹。

前幾天,百果園董事長餘惠勇回應了自家水果貴的爭議。

他說,消費者嫌貴,是因為不懂水果、不夠成熟。

等等,我隻是一個路過買水果的。

不對,我隻是一個路過但買不起水果的。

怎麽突然被教育了?

董事長表示:商業就兩種,一種利用消費者的無知,一種教育消費者成熟起來。

合著兩種都是說我笨唄。

這視頻一發,直接鬧出公關危機。

百果園的員工和加盟商們欲哭無淚:老板我求求你快閉嘴吧.jpg

然後集體出動解釋,說大家別誤會啊,不要斷章取義,原話不是這麽說的。

咱來看看原話說的啥:

懂了,他家水果都考了教師資格證(不是

原來買不起百果園,不僅因為我沒錢,還因為我認知水平有限,有眼不識泰山。

好嘛,不如別解釋了,越描越黑。

要不然,人才引進一下李佳琦和鍾薛高,三個人湊個小虎隊?

出道曲我都想好了,就叫《我們的東西不是你想買,想買就能買》。

別說,鍾薛高創始人還真回應了百果園這事。

8月11日的直播裏,他說餘惠勇隻是表述讓大家不舒服了,沒有惡意,更沒有看不起消費者。

這位自身難保的泥菩薩,還是關心關心直播間滯銷的雪糕吧。

說回百果園。

董事長那邊狠話一撂,這邊網友就把之前的那些爛事全給翻出來了。

先是去年3·15,武漢的一家百果園被曝光用爛水果做果切。

店員:化腐朽為神奇,你學會了嗎?

當時還查到百果園售賣過期水果、車厘子等級以次充好、門店督察形同虛設。

因為這些事,百果園還在熱搜上掛過好幾天。

看來即便在高端水果店,價格和品質也並不掛鉤。

聲稱高價優質,實則價格肯定貴,品質有幾率爛。

有人說,發現壞了就退貨唄。

他以為的百果園:三無退換服務,無實物、無小票、無理由,“不好吃就退”。

現實中的百果園:黑貓上隨手一搜就是3000+條投訴,退款要和客服艱難battle。

不退就不說了,怎麽還有申請退款以後被封號的?

當然,消費者不是吃素的,沒人樂意當冤大頭,也沒人把百果園當小孩。

2024年之前,百果園業績一直處於增長態勢。

到了2024年,百果園一年間閉店966家,平均每天關店2.6家,淨利潤虧損近4億。

以前由公司承擔成本的三無退換,從去年開始,也變成了公司承擔60%,剩下的由加盟商承擔。

不過,百果園的ToB收入倒是同比增長了30%。

換句話說,他們的客戶大頭不是散客,而是大型超市、零售商,或者有招待、送禮需求的公司,而且這塊的需求還在往上走。

怪不得董事長趾高氣揚,原來他根本沒看上普通消費者兜裏的仨瓜倆棗。

去年3·15之後,百果園的名聲雖然開始變臭,但總體上為它說話的還是不少。

畢竟,不管是選品還是售後,百果園此前在業內的口碑還算上乘。

但這次董事長的嘴沒把好門,顧客翻起臉來,同樣比翻書還快。

最近幾年,中高端消費市場都在走下坡路。

別說水果了,那些做餐飲的、做家居的,也在經曆不景氣的大環境。

曾經願意為“品質”和“故事”買單的付費會員,正在從各個app悄然離開。

即便百果園2024年財報裏,“性價比”三個字足足出現了24次;

即便董事長自己在上市演講也說過,“為顧客即為天下”。

去意已決的用戶哪天真不續費了,招呼都不會打一個。

畢竟他們來你店裏買的隻是水果,不是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