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元“降溫神器”火了,有商家半年賣5000萬

6月以來,全國多地進入高溫炙烤模式,一種新型“降溫神器”開始悄悄流行。

在演唱會、馬拉鬆、露營徒步的現場,許多年輕人將一片降溫冰巾佩戴在脖子或手腕上,不但清涼解暑,還能助攻“出片”。

冰巾,是一種能快速降溫的涼感濕巾,不少品牌宣稱其產品能做到3秒速涼3℃、長效維持3小時,堪稱“夏日戶外的移動空調”。

天貓數據顯示,今年夏天,“抱冷經濟”在天貓平台呈現爆發式增長,年輕人將冰巾、涼感抱枕、冰絲眼罩等單品買成了爆款,不隻自購,還向父母“隔空送涼”,其中冰巾的異地下單成交同比翻了近14倍。

定位0石油基洗護品牌的EcoWish(一棵願望),就憑借降溫冰巾單一品類,僅用1年時間快速崛起。品牌聯合創始人寇瀟航告訴《天下網商》,截至目前,EcoWish在全網已經售出超過1000萬包冰巾,今夏銷量同比去年暴漲700%,拿下該細分品類第一。

“我們隻是發現這個需求真實存在就著手做了,卻沒想到這個市場能有這麽大。”

短短一年內,湧入這個細分賽道的品牌商家如過江之鯽,據寇瀟航透露,品類的火爆已經傳導至上遊供應鏈,“同類定製產線就賣出去約300條,每條日產5萬—10萬包”。

從日韓興起的降溫冰巾,經過國產品牌的創新改造,煥發出不容小覷的吸金力,而它麵臨的核心挑戰,是如何從短期爆品蛻變為長期需求,躋身消費者的夏日必備清單。

既是高溫殺手,也是社交神器

作為舶來品的降溫冰巾,起源於日本。

1999年,日化巨頭碧柔首次推出添加涼感成分的降溫濕巾,主打即時物理降溫,率先喊出瞬間“-3℃”的賣點。

據了解,它的設計初衷是應對高溫引發的中暑、脫妝等問題,滿足降溫剛需的同時還切中了日本人注重儀表的文化需求,憑借藥妝店渠道迅速在本土打開市場。

近年來,降溫冰巾作為“演唱會必備好物”在韓國市場火爆起來,蔓延至國內市場,最早一批供給端參與者以日係品牌、國內白牌為主。

以日係品牌為代表的傳統降溫冰巾,材料是一塊白色的無紡布,尺寸長度普遍小於20厘米,大小與普通濕巾差不多,主要靠酒精、薄荷醇等成分實現降溫效果。

2023年,寇瀟航與兩位合夥人選中這一細分品類創業時,從市麵上購買了大量的日本降溫冰巾來做研究。

她們發現,這些產品身上存在兩大核心痛點:一是酒精成分太刺激,敏感肌、嬰幼兒、孕期媽媽等人群無法使用;二是它的外觀設計比較“樸素”,很難把它和普通濕巾區分開來,隻有功能性而無裝飾性,影響大家在戶外的使用頻率和時長。

迭代大方向很快確立了:用植物成分替代掉酒精,同時要把產品做得更好看。花費大半年時間,迭代60多個版本,EcoWish的首款降溫濕巾最終麵世:

首先,它是0酒精的植物基產品,采用7種植物成分達到降溫效果;其次,它變得更“長”也更有設計感了,長度近70厘米,印有品牌英文LOGO的有色花紋,使用時可以係在脖子、手腕處,具備天然的品牌展示效應。

寇瀟航介紹了產品的“掛脖”用法:“人體脖子後麵是大動脈,流經的血液得到降溫後向體內循環流動,能實現更持久的降溫效果,同時它還能起到裝飾作用。”

小紅書上,不少戶外愛好者、演唱會“特種兵”對這種新神器的降溫效果和出片能力感到驚喜,稱它“把空調裝進了濕巾裏”“給戶外拍照加大分”。

從馬拉鬆賽場火到全網,爆賣1000萬包

降溫冰巾是“夏季限定”消費品,爆發期短且集中,踩準運營節奏至關重要。

因為需要調試版本,EcoWish與2023年的最佳產品上市期失之交臂,直到冬季才投入市場,上市就麵臨嚴重的滯銷問題。

一群馬拉鬆跑者,為這個新品牌在絕境中贏得生機。

“產品賣不出去怎麽辦?我們想到了一群人——馬拉鬆跑者,把5萬包降溫冰巾全部贈送給了他們。”寇瀟航說,“馬拉鬆全程跑42公裏,跑者的體感溫度要額外高10度,是冬天也需要降溫的人,賽事過後,我們追蹤了上千人的產品反饋。”

作為原點人群,馬拉鬆跑者給這個初創品牌帶來兩個重要影響:

其一,不少跑者是運動戶外硬核玩家,他們近乎“挑剔”的反饋為新品迭代提供了有效建議,如改良尺寸、提高便攜度等;其二,產品的掛脖用法讓品牌在賽事中自然露出,加之許多跑者又是社交媒體活躍用戶,他們自發成為品牌的第一批“安利”人。

用寇瀟航的話說,到次年2月,在“種草0投入”的前提下,EcoWish在戶外圈內莫名奇妙傳播起來。她感概道:“馬拉鬆人群真的太好了,他們是天然的KOL,拍攝的照片都非常精美、有調性,這些自發傳播讓我們在興趣圈層內率先爆火。”

順著這波小熱潮,EcoWish與全國更多的馬拉鬆賽事展開合作,又走進了音樂節、露營地,並針對音樂節開發出粉色定製款,借助戶外活動拓展品牌知名度。

但是想要從垂類同好走向大眾人群,創新品類亟待解決破圈的難題。

2024年5月,EcoWish在明星董潔直播間露麵,單場銷售額達十幾萬元。有達人自發將切片發布到短視頻平台,掛鏈快速出單。團隊從中得到啟發,開始通過短視頻內容種草成交,布局數百個達人後,單條KOC視頻一周最高銷售額超過100萬元。

“場景化的內容,是打動消費者的關鍵。比如在露營等出行場景中,風扇吹出來的風都是熱的,而冰巾在38度酷暑中可以做到瞬間涼爽,朋友、家人一同佩戴,產品賣點在具體場景中得到高效傳達。”

初步打開品類認知後,EcoWish去年9月開設了天貓旗艦店。

寇瀟航表示,天貓平台作為“品牌陣地”,為他們提供了包括超級單品、百補等渠道的流量資源扶持,同時用數據賦能洞察新市場需求的變化,進一步助力品牌向大眾消費者滲透,同時承接住站外種草流量轉化,達成銷售增長。

如今,EcoWish的核心人群已經突破戶外圈層,30—45歲的資深中產和精致媽媽轉而成為消費主力。

在寇瀟航看來,從“一人購買到全家分享”的情緒鉤子可以實現降溫濕巾使用人群全覆蓋,從而推高客單價,當前其降溫冰巾一包定價4—5元,在業內偏中高端,在直播和貨架等不同場景中,客單消費達到46元—99元。

從馬拉鬆賽場火到全網,降溫冰巾在高溫“助攻”下躋身頂流爆款。2025年上半年,EcoWish全渠道業績同比爆發增長了7—8倍,半年銷售額達到5000萬元。

“卷出更好的產品,而非更低的ROI”

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每年夏天變得更燥熱、也更漫長。

數據顯示,今年7月,全國有14個主要城市的高溫日數打破記錄,多地出現40度極端高溫,一些北方城市也加入“火爐”行列。

清涼貼、清涼圈、掛脖風扇、涼感噴霧......每逢夏天,總有新的解暑神器紮堆湧現。《天下網商》認為,降溫冰巾能迎來爆發,本質是在傳統品類上做出迭代創新,於戶外出行這一精準場景中滿足了人們的季節性剛需。

雖然季節性消費品擁有極強的爆發力,但同時意味著更短、更動態的銷售周期,對品牌的庫存管理能力是一道嚴峻考驗。

“這個品得‘看天吃飯’。”寇瀟航解釋道:“我們一年的核心售賣期隻有2個月,但衝量速度非常快,可能1個月你就賣掉了全年的銷售額,因此產品的供應鏈管理難度非常高,尤其是庫存周轉,這些是我們入局前不曾設想過的難題。”

作為應對,EcoWish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天氣追蹤數據模型,依據全國天氣情況來實時調整供應和銷售策略,如今將庫存周期降低到了15天。

跟隨品類爆火而來的另一大挑戰,是更多的參與者與更殘酷的市場競爭。

寇瀟航告訴我們,2024年7月,天貓平台上有關降溫冰巾的鏈接還很少,而今年同期,相關鏈接數量已經暴漲到7000多條,預計8月將進一步增長。

天貓相關業務負責人同樣表示,降溫冰巾的供給今年在天貓平台迅速爆發,來自家居、家清、運動戶外等多個行業的品牌商家均在踴躍參與,作為藍海品類,未來兩年還有較高的增長空間。

據《天下網商》觀察,當前市麵上的降溫濕巾供給(品牌型商家)主要分為兩大類別:

第一類“傳統版”冰巾,小尺寸、一次性、功能性主導,參與者包括日係品牌碧柔、小林製藥等,國產品牌如清風、潤本、名創優品等;

第二類“改造版”冰巾,大尺寸、可佩戴、帶有色彩和印花等設計、部分可重複使用,功能性之外兼具一定的社交和情緒屬性,以新銳國貨品牌EcoWish為代表,同時諸多成熟品牌參與拓品或跨界,如德佑、答菲、匹克等。

聚焦價格,降溫冰巾的主流價格在每包2元—5元區間,由於品類準入門檻比較低,一些產業帶白牌商家也在積極入局,整體存在一定的產品同質化和價格內卷趨勢。

在寇瀟航看來,降溫冰巾仍然處於品類教育的早期階段,大量品牌型選手的入局將有助於行業做大品類蛋糕,但關鍵在於如何走向正向、有效的競爭:“我們非常歡迎大家一起來‘卷’產品,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的價值,而不是降低產品質量、加大投流力度,‘卷’出更低的ROI。”

從爆品走向品類,降溫冰巾正在今夏高溫中曆經一輪淬煉周期。

對商家們而言,如何把人群推“廣”的同時把複購做“深”,推動冰巾從一種小眾戶外降溫神器進階為全民級的夏季日常防護習慣,是這門爆紅生意能否長青的關鍵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