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萬股民嗨了:600410,華為概念“大牛股”,再殺回!

華勝天成(600410.SH),又炒起來了。

8月7日,華勝天成漲停,自此已4連陽,股價也創出年內新高。

這次炒作,依然跟華為相關利好有關:

近期,華為CANN全麵開源。

8月5日,在昇騰計算產業發展峰會上,華為宣布CANN全麵開源開放。Mind 係列應用使能套件及工具鏈全麵開源,支持用戶自主的深度挖潛和自定義開發。CANN是華為針對AI場景推出的異構計算架構。CANN全麵開源將加速昇騰AI生態建設。

去年以來,華勝天成作為華為概念龍頭股,已獲市場多次炒作。

2024年11月底至12月初,華勝天成連續8個交易日漲停。彼時華為發布主力新機Mate 70;

今年1至2月,華勝天成一度漲超77%。數據顯示華為奪得2024年第四季度國內智能手機份額榜首,還有消息稱華為手機計劃重返全球市場;

五一長假後,華勝天成又連續兩個交易日漲停。催化因素是長假前宣布華為開發者大會將召開。

那麽,華勝天成,跟華為關係究竟多“鐵”?

筆者評價是:“半個老鐵”。

夠“老”,但不夠“鐵”。

華勝天成是一家老牌IT服務公司,主要業務是企業IT係統解決方案。

公司跟華為合作曆史非常長。2004年,華勝天成就上市了,當時的招股書就提到華為向華勝天成購買了專業服務。

上市以來,曆年的年報、半年報,“華為”兩個關鍵詞,幾乎都不會缺席。

那麽,為啥說華勝天成跟華為不夠“鐵”呢?

因為上市二十多年來,華勝天成跟華為合作規模,僅從金額看,大概率是越來越小的。

2004年年報中,顯示欠款金額第一的公司就是“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欠款4878萬元,欠款時間一年內。

僅一年內欠款就接近5000萬,合理推測當時華為跟華勝天成合作的金額更是高得多。

不過,到了2024年12月,華勝天成發布的異動公告顯示:“截至2024年9月30日,公司向華為的供貨金額不足1000萬元”。

可以看出,這二十多年來,華勝天成麵向華為的業務,體量大幅縮水。

2024年12月的異動公告還提到,“華勝天成與華為的合作,主要是買華為的產品。”

如果是這樣的合作,那含金量就很存疑了。因為大家都可以買華為的產品,咱們普通人也可以買華為手機,那咱們也算是華為合作夥伴。

再看華勝天成的基本麵:

非常堪憂。

體現主營業務盈利情況的“扣非歸母淨利潤”項,華勝天成2020年到2024年連續5年虧損。

今年上半年,華勝天成預計歸母淨利潤1.2億元到1.8億元,主要因為投資泰淩微,泰淩微股價上漲,華勝天成公允價值變動損益大增。

“扣非歸母淨利潤”這塊,華勝天成上半年依然預虧6500萬元到9500萬元。去年上半年,華勝天成“扣非歸母淨利潤”虧損是2709.65萬元,也就是說,今年華勝天成主營業務盈利又大幅惡化了。

那麽,公司業績為啥這麽差?

我們前麵提到,華勝天成最主要的業務就是“企業IT係統解決方案”,2024年占公司總營收77.45%。這種業務其實很大一部分屬於所謂“係統集成”,即將各類獨立開發的軟件係統整合為統一係統,類似於以前大家攢電腦組裝機。現在這種業務門檻太低了,這些年越來越難掙錢。

上市之初,華勝天成“企業IT係統解決方案”業務毛利率在20%以上,也談不上高,現在呢?2022年到2024年,已經都隻有13%出頭。

機構和大資金對華勝天成的興趣不大,基本就是散戶和遊資在玩。

2024年末,華勝天成機構持股比例僅6.52%,今年一季度末,前十大股東持股比例僅12.03%。

散戶陣營就非常龐大了:

最新股東戶數已經達到23.9萬戶。

這種籌碼結構,決定了公司容易暴漲暴跌。

對中小投資者而言,參與炒作能吃上肉,當然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千萬別上頭。

泡沫盛宴總有破裂那天,別成為最後買單的人。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