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巨鯨"一次性拋售8萬枚比特幣!90億美元引發信仰崩塌?

???????

這場史詩級交易究竟是早期信仰者的離場信號,還是資本流動的正常現象?加密社區爆發激烈論戰,背後暗藏比特幣身份危機的終極拷問。

數字資產公司Galaxy Digital上周五宣布,它為一位比特幣上古時期的“巨鯨”投資者完成超過8萬枚比特幣的出售,總價值逾90億美元。這筆加密貨幣史上最大規模的單筆交易之一,標誌著中本聰時代(比特幣誕生初期)持有者的罕見退出。

這一消息宣布後,比特幣價格基本保持穩定,目前交易價格接近11.9萬美元,比周末前水平高出約5千美元。

該公司表示,此次拋售是客戶遺產規劃策略的一部分。這些早期投資者當年以每枚幾美元甚至美分的成本建倉,如今已成為數字資產領域最集中的財富群體。

這場交易迅速演變為象征性事件,有人視其為正常的資產再平衡,另一些人則擔憂這暗示著連最堅定的比特幣信徒也開始動搖。

加密貨幣分析師斯科特·梅爾克(Scott Melker)在X平台的尖銳評論點燃戰火:“當中本聰時代的OG(元老)選擇套現,我們是否正在見證信仰體係的崩塌?”

反對者認為,單筆交易無論規模多大都不代表意識形態背叛。他們強調此次出售明確關聯遺產規劃,而非信念喪失。更有社區成員指出,像亞當·巴克(Adam Back)等元老仍在持續增持,梅爾克的言論純屬臆測。

支持者則斷言,巨鯨退場折射出更深刻的轉向——隨著比特幣通過ETF、企業國庫和托管方案被傳統金融收編,其“抗審查、去中心化”的原始精神正被稀釋。對他們而言,早期持有者的退出恰印證了比特幣已從“個人主權工具”淪為“金融工程產物”。

另一派觀點反駁稱,機構參與恰恰證明了比特幣設計的成功。比特幣的價值正在於規則的中立性,無論散戶還是華爾街基金都適用同一套代碼法則。他們認為ETF和托管服務的興起是比特幣成為主流貨幣的必經之路,巨鯨退出僅是資本流動成熟化的自然表現。

此次出售發生在機構對比特幣的采用持續擴張之際,例如,Strategy等公司正在建立大量數字資產儲備。Galaxy Digital促成如此大規模交易的能力,凸顯了支持機構級加密貨幣運營的基礎設施日益成熟。

然而,更深層的憂慮隨之浮現。若比特幣主要作為被動儲值資產而極少用於鏈上交易,減半後的網絡安全由何保障?隨著挖礦獎勵遞減和鏈上活動萎縮,僅靠交易費能否長期維持網絡完整性?

梅爾克的言論雖未撼動市場,卻撕開了比特幣的意識形態傷口。當元老級信徒轉身離開,這是警訊還是進步?

Galaxy的90億美元交易沒有給出答案,但隨之而來的激辯揭示了一個殘酷現實——在中本聰的原始願景與機構主導的現實之間,比特幣正經曆著身份認同的撕裂。這場無聲的革命,此刻正在我們眼前實時上演。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