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瓶飲料,成就一個大產業。
中國作為飲料生產和消費大國,其市場版圖上,浙江人的身影格外矚目。在這片萬億級市場中,浙江企業家以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創新精神,塑造了中國飲料行業的半壁江山。
從瓶裝水到茶飲,從植物奶到果汁,一個省份竟孕育出如此眾多影響全國味蕾的飲料巨頭與創新先鋒,而這7位浙江人所帶領的飲料企業,憑借獨特的產品、創新的營銷和敏銳的市場洞察,不僅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更詮釋了飲料行業的消費潮流變化。
1
娃哈哈——宗慶後
1945年,宗慶後出生在徐州,由於出生的日期是中華民國國慶之後的第2天,而且按照輩分排序,他這一輩為“後”字輩,所以就起名為:宗慶後。出生的宗慶後,幼年隨家遷居杭州。
初中畢業後因家庭成分問題輟學,賣過爆米花、烤紅薯,先後做過農場調度員、儀表廠銷售員等工作。1982年,宗慶後進入杭州市上城區校辦企業經銷部,這段基層經曆為他日後創業積累了寶貴的商業嗅覺。
1987年,42歲的宗慶後借款14萬元承包連年虧損的校辦企業,創立"杭州保靈兒童營養食品廠",他蹬著三輪車沿街推銷花粉口服液,並在三年後敏銳轉向飲料市場。
1991年,宗慶後成立娃哈哈食品集團公司,推出"娃哈哈兒童營養液"一炮而紅。在這之後,娃哈哈一路扶搖直上,迅速占領浙江市場,又向華東,北方地區擴散,
五年後年,娃哈哈與國際食品飲料巨頭達能合作,盡管最終以長達三年的訴訟告終,但經過此次合作,娃哈哈引進了大批國際上最先進的全自動生產流水線,使娃哈哈完成了一次跨越,成為飲料市場上的霸主。
此後幾年,宗慶後曾於2010年、2012年、2013年三度問鼎福布斯排行榜“中國首富”,因時常一身黑衣、穿幾十元的布鞋,他被稱為“布鞋首富”。
2024年2月25日,宗慶後因病醫治無效逝世,享年79歲。民眾自發在娃哈哈總部獻花悼念,AD鈣奶和菊花在娃哈哈總部舊址前堆滿。
縱觀宗慶後的過往幾十年,他成長經曆的每一步,都刻下鮮明的時代烙印。他生於亂世,政權更迭導致家道中落,青年時期又受困於特殊的社會環境,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中年恰逢改革開放,抓住人生最後一次機遇,逆風翻盤,成為巨富。
現如今,娃哈哈由宗慶後公開的“獨生女”宗馥莉接班,其鐵腕改革頗受爭議,但對比2024年和2023年的業績,增幅高達40%,從500億增長到700億,基本上接近巔峰期的收入水平,宗馥莉帶領下的娃哈哈成績喜人。
深陷輿論風波的娃哈哈未來究竟發展如何,值得大家持續關注。
2
農夫山泉——鍾睒睒
1954年,鍾睒睒出生於浙江諸暨的一個傳統知識分子家庭,但由於家境貧寒,他小學五年級就輟學了,之後他做過泥水匠、木匠等工作。
1988年34歲的鍾睒睒毅然放棄體製內的工作,決定下海經商。他選擇的第一個商業陣地是媒體行業,創辦了中國第一份私營報紙《太平洋郵報》,但因種種原因,他的媒體創業之路很快就以失敗告終。
1989年,從商之初的鍾睒睒在一封信中寫道:“錢,僅僅是錢還是不夠的。我的目標要高得多。”
1991年,娃哈哈已經火遍了大江南北,鍾睒睒借著在浙江做記者時結識的人脈,成為娃哈哈營養業在海南和廣西的總代理,就此開始了掘金之路。
順勢而為,在中國保健品風口大至下,鍾睒睒創辦了養生堂有限公司,推出的首款產品就是龜鱉丸,自此便進入保健品行業。多年後他回憶當時為何要入局保健品行業時,他說:一個小企業要發展壯大,他所經營的種類必須具有唯一性,而且必須是暴利的。因為沒有規模效應來供你慢慢積累。
憑借著"養育之恩無以為報"的廣告詞,在那個大家還在爭當萬元戶的時代中,他用一年時間就賺到1000萬人民幣。
1996年,42歲的鍾睒睒成立了農夫山泉,做起瓶裝水的生意,沿用做保健品的思路,他提出了"喝山泉水健康"的理念,很快就在市場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2000年4月24日,養生堂公司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本來是借當時在千島湖建成了亞洲最大單體水廠做一個宣傳活動,但是在發布會上,鍾睒睒突然拋出了一個大新聞。他說,經科學實驗證明,純淨水對人的健康無益,為了對消費者健康負責,養生堂不再生產純淨水,全部生產天然水。
雖然最後國家出麵將此事定性為農夫山泉不正當競爭,農夫山泉吃了官司,但從營銷層麵來看,農夫山泉無疑成為這場爭論中最大贏家。
2020年9月8日,農夫山泉正式掛牌上市。現如今,農夫山泉更是在細分品類上名列前茅,成為當之無愧的飲品大王。
去年,農夫山泉實現了營收428.96億元、淨利潤121.23億元的成績,雖增幅微小,但在2024年遭遇輿情衝擊的情況下,這一增長也實屬不易。
看及家庭,鍾睒睒的兒子鍾墅子1988年出生,8歲赴美讀書,於2011年12月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英語專業文學學士學位,2014年加入農夫山泉,並於2017年6月成為擔任農夫山泉非執行董事、董事會審計委員會委員。
2024年11月,鍾睒睒在公開場合首次回應兒子國籍問題:"我的兒子現在36歲了,他應該有自己的選擇權。但我要強調,農夫山泉永遠是中國企業,所有權隻能屬於中國人。"
相較於娃哈哈的家族爭產,農夫山泉顯得“平靜”許多,但作為飲品巨頭,其一舉一動深受大眾關注,農夫山泉能否在順境時守住本心、逆境時保持體麵,需要時間和大眾的檢驗。
3
李子園——李國平
“浙江省的省飲料是什麽?”這個曾經在熱搜榜上引發激烈討論的話題至今都沒有結果。
從品牌上來說,娃哈哈和農夫山泉兩大巨頭無疑是浙江乃至內地最強,但從品類上來說,雙柚汁和甜牛奶卻在產品風味和特色上卻顯得更具代表性。
作為浙江本土品牌,李子園以甜牛奶飲品起家,憑借濃鬱的奶香和懷舊口感,成為一代人的童年記憶。
李子園創始人李國平,最早做的是養奶牛、賣牛奶。但當時由於受限於技術,不是所有地方都能供應,李國平看到這點後,決定研發塑料瓶裝奶,還打算幹出自己的品牌。
1994年,李國平在浙江金華創立了李子園,憑借周迅、範冰冰、林心如等知名影視明星的代言影響力,李子園很快打開知名度。
2001年,李子園的銷售額破億。2003年,李子園銷售額飆升至4.3億元,一舉成為區域性代表品牌……然而幾年後,隨著伊利、蒙牛等後浪也在袋裝奶殺出,帶著真牛乳等賣點,徹底奪走了李子園的風光,甚至最慘的時候一度瀕臨倒閉。
麵對窘境,李國平不惜賣掉個人房產,同時也做了一個相當機智的決定:專攻下沉市場,將產品放到縣城和鄉鎮賣。
在李子園的巔峰時期,李國平曾發出感慨:“我和牛奶結緣很深,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足矣,李子園將專心專注專業做好一瓶奶。”
《零售圈》翻閱了李子園財報發現,2024年李子園含乳飲料的營收達到13.54億元,但同比下滑1.92%,顯示出大單品增長麵臨壓力,這種高度依賴單一產品的業務模式使得品牌在麵對市場變化時稍顯被動。
由於高度依賴甜牛奶這一大單品,李子園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到增長困境。
2024年底,隨著創始人李國平之子李博勝走馬上任,李子園也迎來了“換擋時刻”。二代李博勝能否讓李子園煥發第二春,我們拭目以待。
4
柚香穀——宋偉
柚香穀創立於浙江衢州常山縣,創始人宋偉從小在上海梧桐區長大,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1987年,他考入上海交大管院工業管理工程專業。1991年,宋偉本科畢業,被分配進上海物資貿易中心。
出於對健康產業的看好,宋偉創辦了主營保健品和營養品的“恒壽堂”。一次偶然機會,他注意到了大賣場貨架上的一瓶蜂蜜柚子茶,這瓶蜂蜜柚子茶來源於韓國,標價98元。
經過一番市場調研,宋偉發現蜂蜜加柚子,不僅酸甜可口,而且食材本身就有很好的健康功效。宋偉看到了商機。在精挑細選後,宋偉選擇了中國本土的“常山胡柚”,推出蜂蜜柚子茶新品。同時也因此與常山結緣,踏入柚子產業。
宋偉曾表示:要大規模種植出一個經濟作物不是那麽簡單,最難的就是時間跨度。從他自己的經曆來說,從育苗到現在已經有10年了,雖然說10年或者20年之後不可能壟斷香柚的原材料,但是至少給自己贏得了這麽長時間的窗口期,自己就有先發優勢,足以打造起自己的品牌、團隊、渠道和供應商體係,時間的壁壘和鴻溝就是農業的護城河。
目前,柚香穀的生產基地從浙江走到了湖北、四川、重慶、廣西,從過去的一萬多畝準備擴種到十萬畝,工廠也從浙江的常山隨著基地走到了廣西、四川,並在餐飲渠道獨樹一幟,領跑同品類產品。
2023年7月,雙柚汁更名為“宋柚汁”,同年,宋柚汁銷售額進一步增長至6億元。同時,柚香穀還將產品線拓展到食品飲料、美妝個護等多個領域,打造多品類產業生態。
近期,《零售圈》注意到柚香穀正聯合浙江日報文娛出品短劇,擁抱新時代傳播。還計劃投資20億元,用5年時間打造以“雙柚”為主題的旅遊目的地,年接待遊客能力達50萬人次以上,力爭成為華東知名的旅遊景點。
此外,還有消息傳柚香穀計劃在2026年底實現IPO上市,目前已進入IPO輔導期。
5
香飄飄——蔣建琪
1965年,香飄飄創始人蔣建琪出生在湖州的南潯古鎮,從小就跟著父母在包子鋪裏幹活,早早便對市場、成本、利潤等概念有了認知。
中專畢業後,蔣建琪被分配到鐵路部門工作,可他並不甘於現狀,業餘時間常常跟著開糕點廠的弟弟蔣建斌跑業務。後來,弟弟的糕點廠因經營不善而瀕臨倒閉,蔣建琪便辭掉工作,接手了弟弟的糕點廠。
蔣建琪將糕點廠改為棒冰廠,推出了“老頑童”棒棒冰,銷量很好,以此賺下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不過,棒棒冰生意有個弊端,那就是季節性限製明顯,夏天賣得如火如荼,冬天卻根本賣不出去。
一次,蔣建琪在街邊看到一家奶茶店,生意火爆,門口的顧客排著長長的隊伍。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也排隊買了一杯。味道十分不錯,他半杯下肚,突然冒出個想法:如果把奶茶做成方便麵的形式,想喝的時候隨時隨地衝泡,一定很受歡迎。
2005年,香飄飄正式創立。公司主營業務為奶茶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率先開創杯裝奶茶的全新品類。一包奶茶粉,一包椰果條,紙杯加吸管,奶茶方便化的生意就此開始了。
作為衝泡奶茶的開創者,公司成立第一年,銷售額已經達到了5000萬元。而曾經的香飄飄在鼎盛時期,更是一年狂賣了15億杯,讓一眾同行望塵莫及。
2017年,香飄飄登陸上交所,成為中國奶茶第一股,市值一度超過150億元。
上市以來,香飄飄積極開拓第二增長曲線“即飲板塊”的市場機會,開創杯裝果茶“Meco蜜穀”、港式茶飲“蘭芳園”品牌,其中,杯裝果茶上市第一年銷量就突破10億元。
去年9月,香飄飄創新推出“原葉現泡”又一新品類,其中新品包括“原葉現泡輕乳茶”和“原葉現泡奶茶”兩款產品。“原葉現泡輕乳茶”成功對標線下現製茶飲店,采用原葉茶包和液態奶杯,複刻現製茶飲的口感和體驗;“原葉現泡奶茶”推出珍珠和紅豆兩種口味,對原有產品進行了進一步健康化、年輕化的升級,重新激活了奶茶品類。
值得一提的是,香飄飄也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業,哥哥蔣建琪當董事長,弟弟蔣建斌做副董事長,今年參加浪姐爆火的明星蔣一僑則是蔣建斌的女兒。
6
古茗——王雲安
古茗成立於2010年,品牌名稱中的“古”代表傳統與文化,“茗”指的是茶葉,寓意古法製茶、匠心獨具。古茗致力於為顧客提供新鮮健康的飲品,堅持使用天然茶葉和優質食材,追求純正的茶香和自然的口感。
繼奈雪的茶、茶百道之後,新茶飲第三股花落浙江。今年2月,古茗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王雲安祖籍浙江台州,1986年出生在雲南,父母在中緬邊境的德宏州盈江縣經營一家小百貨店。正是在父母的熏陶下,王雲安很小就在心裏埋下了創業的種子。
2001年,王雲安回到台州溫嶺大溪中學讀書。2006年考上浙江理工大學材料科學專業。成為科學家並不是王雲安的目標,他還是對創業更感興趣。大學期間,王雲安便和同學通過販賣收音機、棉被等小商品,賺了近30萬元,挖到人生第一桶金。
畢業後,王雲安曾在杭州蕭山的一家豐田4S店上了7天的班,不甘於打工的他很快辭職,決定回家鄉創業。那時,王雲安的家鄉溫嶺大溪,還未出現品牌茶飲。
2010年,王雲安在家鄉開家奶茶店,他把這家店取名古茗。這年,王雲安24歲。
2011年,王雲安的第一家合作店開業,古茗借此正式開啟了連鎖經營模式。次年,古茗走出台州,向著更廣闊的全國市場發起進軍。
王雲安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我快40歲了。我想在45歲把古茗給年輕一代。企業不是我的,我隻是創造了這個企業,就像我的小孩,但他不屬於我,我隻是陪他走了前麵的人生。小孩長大了,我老父親幹這幹那,更糟糕。
未來的古茗是怎麽樣的?相信王雲安也在不斷思索、不斷實踐。
7
菲諾——張凱
菲諾的創始人張凱,來自浙江台州,2005年大學畢業後便選擇廣告帳篷業務。廣告帳篷業務雖然帶來第一桶金,卻也麵臨著利潤微薄、應收賬款高以及品牌難以建立的局麵。
2014年,張凱決定轉型,他認為戶外用品發展已經到了一個瓶頸期,受經濟周期波動影響大,且很難對外輸出品牌,生命力不持久。於是便將帳篷業務轉向出口市場,並進入食品飲料業務領域。
張凱選擇懷揣500萬元創業基金,從零開始。
開水果店、跑水果批發、搞現榨果汁,跟水果“杠”上的張凱曆經了一次次的失敗,500萬元的創業基金也瞬間縮水到20萬元。深思熟慮後,張凱將目標鎖定在了當時冷門的椰子。
2015年,菲諾建立,並靠著厚椰乳一炮而紅,成為頭部茶咖品牌的熱門基料的供應商。
在國外,植物奶已經漸漸形成新潮流,主要有四大基料,包括豆類、穀物、堅果類以及椰子水果類。與此同時,國內消費者對於椰子品類的認知還僅停留在椰汁,椰基飲品更是一片戰略空白,所以菲諾決定主攻椰子作為基料的植物奶。
次年,菲諾便開發了椰子凍產品,這款產品在全家便利店創下了坪效記錄,一炮而紅,也讓菲諾這個名字開始被更多人熟知。隨後,菲諾又推出了多款爆品。
2021年,張凱和菲諾團隊更是成功推出了由椰肉與椰汁混合加工而成的厚椰乳,其推出的厚椰乳在瑞幸“生椰拿鐵”的帶動下成功的火出了圈,一經上市便迅速走紅。
張凱曾坦言,菲諾的成立初衷並非打價格戰,搶占原有的市場賽道,而是希望通過椰子產品創新創造一個獨一無二的品牌,發掘市場藍海,創造新的價值。
“走穩一點,走慢一點,企業才能走遠一點。”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張凱如是說道。
8
寫在最後
除了上述幾位浙江飲料創始人代表外,浙江還有許多優秀的飲料企業創始人,如樂源創始人周誌明、檸檬共和國創始人耿少孟、隅田川創始人林浩、一整根創始人唐飛|孫澤|李誌強、可可滿分創始人 方乃鋥等……
可以說浙江飲料的成功,絕非偶然。
宗慶後們的膽魄、鍾睒睒們的謀略、宋偉們的創新、張凱們的敏銳……這些企業家通過不同的發展路徑,以共同的浙商精神,用一瓶瓶優質飲料,為中國飲料行業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和動力,撐起了中國飲料產業的半邊天,推動著中國飲料行業從規模擴張轉向品質升級。
從模仿到超越,從跟風到造浪,他們用一瓶瓶飲料證明:無論是巨頭鯨飲天下,還是新銳破浪前行,這片土地孕育的飲料力量,早已成為國人杯中不可或缺的滋味。
未來,隨著中國飲料市場持續擴容,浙江力量或將繼續引領行業變革,用一瓶瓶創新飲品,滋潤更多消費者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