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7月24日電 (閆淑鑫 實習生楊丹青)“賣水的可賺錢了……”近日,自稱是江西潤田礦泉水創始人黃安根妻子魏苗苗相關言論引發關注。隨後,江西潤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其中涉及該公司股權變動、業務經營等言論“與事實嚴重不符”。
賣水真的很賺錢嗎?水的利潤有多大?
毛利率可達60%
據灼識谘詢報告,2023年,在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按零售額計,前五大公司分別是農夫山泉、怡寶、景田、娃哈哈、康師傅,市場份額依次為23.6%、18.4%、6.1%、5.6%、4.9%。
資料圖貨架上的包裝飲用水 中新經緯 閆淑鑫攝
據農夫山泉2024年年報,報告期內,該公司實現收入428.96億元,同比增長0.5%;實現歸母淨利潤121.23億元,同比增長0.4%。其中,包裝飲用水產品錄得收入159.52億元,占總收入的37.2%。
農夫山泉並未在2024年年報中披露包裝飲用水的毛利率,而從整體來看,2024年,農夫山泉毛利率為58.1%,同比減少1.4個百分點。農夫山泉稱,這主要是由於純淨水產品新品上市促銷的影響、包裝飲用水產品銷量下降帶來固定成本分攤上升以及果汁原料價格的上升。
農夫山泉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受輿論等因素影響,農夫山泉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同比下滑21.3%。
據農夫山泉2020年披露的招股書,2017年、2018年、2019年,其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60.5%、56.5%、60.2%,高於同期功能飲料、果汁飲料等其他產品。
農夫山泉近年來毛利率情況 數據來源:農夫山泉招股書、年報
怡寶是華潤飲料旗下品牌,2024年10月,華潤飲料正式在港股上市。據其此前披露的招股書,包裝飲用水是華潤飲料的主要收入來源,2023年的收入占比達92.1%。
招股書顯示,華潤飲料以怡寶為核心品牌進行包裝飲用水產品的生產與銷售。2021年、2022年、2023年,怡寶包裝飲用水產品產生的收入分別為107.97億元、118.87億元、124.05億元,占同期包裝飲用水產品總收入的99.8%、99.8%、99.7%,占同期產品總收入的95.21%、94.17%、91.79%。
據招股書披露,2021年、2022年、2023年,華潤飲料包裝飲用水產品的毛利率分別為44.6%、42.4%、45.6%,2024年前四個月升至49%,高於飲料產品的31%。
華潤飲料在招股書中解釋稱,2024年前四個月,公司包裝飲用水產品毛利率提升,主要是由於原材料及包裝材料(如PET及紙箱)市價下跌、實施降本增效舉措、自有工廠生產產品比例增加等。
據華潤飲料披露,PET用於製造瓶子,是公司生產產品的主要原材料及包裝材料。2021年、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四個月,公司PET采購額分別占同期采購總額的約21.8%、25.2%、23.6%及22.0%。
最新財務數據顯示,2024年全年,華潤飲料實現收入135.21億元,同比增長0.05%;實現歸母淨利潤16.37億元。其中,包裝飲用水產品收入121.24億元,同比下降2.6%,占2024年總收入的89.7%。2024年,華潤飲料整體毛利率為47.3%。
華潤飲料近年來毛利率情況數據來源:華潤飲料招股書、年報
縱觀A股、港股約8000家上市公司,農夫山泉、華潤飲料的毛利率處於什麽水平?
以2024年為例,中新經緯7月23日梳理Wind數據,在港股2173家已披露相關數據的上市公司中,農夫山泉58.1%的毛利率排在第281位,超過了八成的港股上市公司;華潤飲料排在第458位,毛利率高於七成港股上市公司。
Wind數據顯示,2024年,在5318家已披露相關數據的A股上市公司中,九成以上公司的毛利率低於農夫山泉,八成以上低於華潤飲料。
方便麵巨頭康師傅、統一旗下也有包裝水相關業務。
年報數據顯示,2024年,康師傅包括包裝水在內的飲品業務,實現收入516.21億元,同比成長1.3%,占總收入的64.0%。
康師傅稱,2024年,因售價有利,公司飲品毛利率同比提高3.2 個百分點至35.3%,帶動飲品事業2024年歸母淨利潤同比提高52.3%至19.19億元。
同期,統一企業中國旗下包裝水等飲品業務收入192.41億元,同比增長8.2%。整體來看,2024年,統一企業中國毛利率為32.5%。
競爭格局難攪動?
前五大包裝飲用水企業中,景田、娃哈哈暫未上市。
官網信息顯示,景田(深圳)食品飲料集團有限公司於1992年成立,旗下擁有“景田”“百歲山”“Blairquhan”三個品牌。目前,該公司未公開披露具體財務數據。
再來看娃哈哈。
2024年11月,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馥莉曾在娃哈哈集團2024年銷售會議上表示,2024年娃哈哈業績成功拉齊了十年前的業績規模。對於2024年的業績貢獻,娃哈哈集團方麵表示,瓶裝水、AD鈣奶強勢增長,為2024年業績全麵攀升起到了關鍵拉動作用。
據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此前披露數據,2014年,娃哈哈營業收入為720.4億元,之後2015年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494.7億元、455.9億元、464.38億元、468.88億元、464.41億元、439.82億元、519.15億元、512.02億元。
相比前述幾家企業,潤田的業績並不突出。
據公開信息,“潤田”品牌始創於1994年,目前隸屬於江西潤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潤田實業)。
今年5月28日,ST聯合(國旅文化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交易預案,表示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潤田實業100%股份,並募集配套資金。
根據交易預案,2023年、2024年,潤田實業分別實現營業收入11.52億元、12.6億元,實現歸母淨利潤1.47億元、1.77億元,截至2024年年底,潤田實業資產總額為16.4億元,負債總額為4.28億元。
在傳統水飲巨頭之外,近兩年,東方甄選、山姆、胖東來等渠道品牌,也跨界湧入包裝飲用水賽道。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新入局者很難攪動當前競爭格局。
“當前,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已經形成‘6+N’模式,即6個全國品牌(農夫山泉、怡寶、景田、娃哈哈、康師傅、冰露),加上N個區域品牌(如潤田等),這些品牌占據了約90%市場份額,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品牌效應,新品牌想要分一杯羹很難。”食品產業分析師、廣東省食品安全保障促進會副會長朱丹蓬向中新經緯表示。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指出,包裝飲用水行業的頭部企業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市場占有率,並在渠道建設和供應鏈管理方麵具有明顯的優勢。這些企業通常擁有完善的分銷網絡和高效的物流體係,能夠迅速將產品鋪貨到全國各地的零售終端。同時,它們在原材料采購、生產製造、包裝設計等環節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從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新入局者在這些方麵往往缺乏經驗和優勢,難以與頭部企業抗衡。
江瀚同時提到,包裝飲用水行業的營銷投入巨大,新入局者往往難以承受高昂的市場推廣費用。“頭部企業通常會投入大量的資金用於廣告宣傳、促銷活動、讚助賽事等,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以華潤飲料為例,2024年,該公司毛利率為47.3%,淨利率為12%,經銷及銷售費用達40.58億元,占總收入的30%。
“新入局者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進行品牌建設和市場推廣。這不僅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還需要豐富的市場經驗和精準的營銷策略。”江瀚表示。
華潤飲料招股書也曾提到,即飲軟飲市場的新市場進入者麵臨多項門檻,包括產品質量及食品安全、品牌形象及知名度、強大的銷售及經銷網絡、強大的生產能力及供應鏈管理能力、資本投入等。
“生產設備設施、銷售渠道建設、產品研發及品牌營銷均涉及大量資本投入。資金有限的新市場進入者將難以與成熟企業競爭。”華潤飲料招股書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