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企業要推動穩定幣?"賺取利息差僅是冰山一角"

7月18日晚,複旦大學經濟學院舉辦《穩定幣的商業機遇:來自業界的聲音》國際金融政策圓桌會。會上,上海特高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建軍拋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麽京東等企業有強烈的意願去發行穩定幣?穩定幣的發行機構的盈利模式是什麽?

對此,崔建軍認為,公眾普遍認為的“賺取儲備資產的利息差”僅僅是冰山一角。對於企業而言,發行穩定幣的最核心價值,在於構建一個獨立於傳統銀行體係之外的數據與價值閉環。這使得企業能夠直接捕獲最真實、最完整的用戶行為數據和金融畫像。在人工智能時代,這些高維度的實時數據是訓練和優化商業模型的“黃金燃料”,其戰略價值遠遠超過了短期利差收益。

結合他多年在區塊鏈技術的實踐經曆,崔建軍認為,從長遠來看,穩定幣和RWA將對全球貨幣和金融體係帶來重大變革,這種變革的重要性不亞於人工智能的發展。盡管短期內麵臨諸多挑戰,如監管問題等。“雖然這條路很長,但其中的機會是存在的”,崔建軍說道。

崔建軍強調,要使穩定幣市場健康發展,必須解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穩定幣不能僅限於通過買賣交易來推動市場,這樣既不可持續,也非國家政策所鼓勵的方向。而是需要回歸對實體價值支撐作用。穩定幣的生命力最終必須源於對RWA的錨定。當現實世界的資產被代幣化後,它們需要一個穩定、高效的鏈上交易媒介,RWA為穩定幣創造了源源不斷的真實應用場景和剛性需求。;二是通過去中心化金融市場(DeFi)等方式,促進穩定幣的流通和市場的活躍度。例如通過穩定幣間的信用創造等。

談及實踐,崔建軍還表示,過去,資產上鏈遇到的核心問題是“最後一公裏” 的數據可信度問題:他指出,資產上鏈之後,區塊鏈能確保數據不可篡改,但在數據上鏈之前,如何保證源頭數據的真實性,一直是個行業難題。“借助物聯網技術,我們已經有效地攻克了這一難題。”崔建軍分享了其公司的解決方案,“我們現在不僅能實現數據的自動化、無人化上鏈,更能從物理層麵確保數據在采集之初就無法被篡改。”

以下為崔建軍發言實錄(已經發言人審定):

首先,感謝楊老師的邀請。我從事區塊鏈技術多年,對這些技術和應用場景有一定了解。然而,我一直沒有時間將這些知識係統化。幾周前,我有機會花了幾天時間深入了解這一領域,今天我希望與大家分享這些思考。

在過去,與朋友們討論區塊鏈技術,尤其是與政府相關項目時,“去中心化”這個概念常常遭遇誤解。最終,一位同事建議我不要再提“去中心化”,於是,我提出了“多中心化”這一概念,然後“多中心化”多到什麽樣的程度?共識節點最低節點,他們聽了這個不錯,願意支持這個方向。

現在,我先給出我的結論。我和王善良老師的觀點相似。從中長期來看,穩定幣和RWA將會帶來全球貨幣和金融體係的巨大變革。這個變革的影響可能會與AI一樣深遠。因為我們把AI歸屬於生產力的話,區塊鏈也歸屬於生產關係。

二者將像“兩個腿”一樣共同推進。但從短期來看,挑戰依然存在,尤其是在監管方麵。我們可能仍處於“多中心化”階段,在這種階段,傳統的中心化體係與去中心化的技術將並行發展、相互交織。這個進展可能會比較緩慢。如果監管機構無法理解這些技術,它們可能會延遲行動。雖然這條路很長,但其中的機會是存在的。

關於如何把穩定幣做大的問題,我認為首先,穩定幣不能隻是空轉,不能單純依靠買幣來推動市場。這種做法雖然可行,但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是國家所鼓勵的。最終,穩定幣的價值將來自RWA的支撐,因為這些資產將帶來實際需求,形成穩定的市場需求。

其次,穩定幣需要流通,市場需要保持活躍。例如,DeFi市場(去中心化金融Decentralized Finance,簡稱DEFI)將在此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即便將穩定幣作為抵押可能不被允許,但我們的創新能力很快會解決這些問題。包括信用的創造,都是可能的。例如,USDC可以做USDT的信用創造,這種方式是可行的。

接下來,我想分享一些實踐方麵的思考。為什麽京東等企業有強烈的意願去發行穩定幣?除貨幣儲存的息差以外,最重要的原因是能夠繞過傳統銀行,直接獲取客戶的行為數據和用戶畫像。當前,京東無法直接從銀行獲取數據,但如果能通過穩定幣拿到數據,用AI技術對它自己的場景發展,是特別有好處的。

我也想簡單介紹一下我們正在進行或參與的一些項目。今天講的內容,大多與技術相關,可能比較拗口。

正如前麵所提到的,RWA指的是現實世界的資產,資產要上鏈,資產的安全性、資產的狀態永遠是第一位的。

過去,上鏈有一個核心痛點就在於“最後一公裏”問題。上鏈之後,數據的真實性沒有問題,但在上鏈之前,如何確保其真實性是一個長期以來的問題。借助物聯網技術,我們已經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現在,我們可以有效地實現自動化上鏈,並確保數據不被人為篡改。

在實踐中,我們采用了三項關鍵技術:

物聯網技術:作為數據的“神經末梢”,從源頭確保物理世界信息的真實可信。

區塊鏈技術:利用聯盟鏈構建可信協作網絡,保障數據在多方流轉過程中的溯源性與一致性。

AI技術:在數據匯集後,通過AI模型進行實時的風險監控、狀態評估與精準定價。

這三項技術形成了一個從物理世界到數字世界的“信任閉環”,為RWA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動態風控和價值評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我們還與複旦大學合作研發專利技術,將身份信息直接集成到最小的物聯網設備端,實現了數據采集即確權。

基於這種框架,我們開發了兩個主要平台。

智信數據平台:是新一代 RWA 全生命周期管理與服務引擎,為資產的價值評估、合規代幣化、投後管理與清算提供核心基礎設施。實現資產運營數據的實時可信上鏈與權益收益的自動穿透分配,為 RWA 資產端構建透明、高效、可信的價值流轉網絡。

智信物聯平台:是物理世界 RWA 的核心價值可信錨定引擎。用於物聯網數據采集,確保數據從源頭開始就得到驗證。

此外,我們還參與了若幹行業具體項目,包括:

上證鏈:2020年10月,由上海證券交易所聯合證監會和複旦大學共同發起,這是證券行業的第一個基礎設施項目——可信數據基礎設施。它實現了自主可控,所有使用的加密標準均為國內標準(如SM2、SM3),確保符合本地法規。到目前為止,上證鏈提供了一些核心數據的存證溯源、業務合規、監管、業務流程優化、數據隱私保護、金融數據跨境、多方數據共享。現在有一半以上的券商都在用。

這是整個證券行業的聯盟鏈。在這個平台上,會有大量是證券行業運營機構的存在,尤其為一些債券、股票的發行,還包括以後和香港市場的互通,它會有一定的優勢。在這個基礎上,基於數據跨境,對於資產和資產狀態,結合大模型,進行實時的監控。

汾酒老酒溯源交易平台:在資產追蹤和數據交換方麵,我們還在酒行業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區塊鏈技術,我們建立了從生產到銷售的全流程溯源和供應鏈金融平台。這一係統得到了銀行的認可,並已開始實施,為酒行業提供了約400億的供應鏈金融支持。中心化的係統可以管理存貨,但銀行出具的票據的真實性及其與其他聯盟數據的比對問題仍然存在。通過聯盟鏈的私鑰和公鑰機製,大家能夠確認數據的真實性及權屬問題。這種方式更能保障數據的可信性和安全性。

近期備受關注的可信數據空間,實際上為區塊鏈提供了真實可靠的數據支持,包括鏈源鏈頭的數據和預言機所需的數據。這一係統主要用於實現對數據資產,特別是專利評估的支持,涵蓋專利的應用方向等綜合評估。其中采用了AI技術進行評估,評估結果可提供給銀行作為估值依據。近年來,這種做法受到銀行的青睞。

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大模型:針對專利等無形資產估值難的問題,我們與複旦大學合作開發了“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大模型”,利用AI Agent對IP的價值進行可解釋的、多維度的評估,為銀行提供授信依據。目前正探索知識產權RWA發行的全新模式。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