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奢侈品牌路易威登,再次發生了重大數據安全事件。
據香港文匯報等媒體報道,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近日發客戶信,稱發生客戶資料外泄事件,近42萬名香港客戶受影響。
外泄的資料涉及客戶姓名、護照號碼、出生日期、地址、電郵地址、電話號碼、購物記錄和產品喜好資料。路易威登香港(LVHK)表示,外泄的資料不包含任何支付資訊,正通知相關部門和受影響客戶。
香港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表示,已根據既定程序對LVHK展開調查,包括事件是否涉及延誤通報。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路易威登的重大數據安全事件頻頻發生。
不久前的7月2日,路易威登發布公告稱遭遇網絡攻擊,導致重大數據泄露事件發生。據報道,攻擊者竊取了其在英國、韓國、土耳其等國家的客戶姓名、聯係方式和購買曆史等敏感信息,受影響用戶超過14.3萬名。
同日,路易威登韓國公司也發布通知稱,有未經授權的第三方於6月8日進入公司係統,導致部分客戶個人信息資料泄露。通知顯示,泄露的數據可能包括客戶姓名、聯係方式和客戶提供的其他信息。資料庫中並不包含密碼或財務資料,如信用卡資料、銀行賬戶資料或其他財務賬戶。
此外,5月12日,與LV同屬全球奢侈品集團路威酩軒(LVMH)旗下的奢侈品牌迪奧(Dior),也確認數據遭泄露,導致部分客戶敏感信息外泄。迪奧此前表示,已采取措施以避免此次惡意訪問事件的事態擴大,在網絡安全專家的協助下,公司正持續對該事件展開調查並進行應對,以及向相關監管部門進行報備。
對此,淩雁管理谘詢首席谘詢師、快消行業分析師林嶽向觀察者網表示,“客戶數據泄露對消費者和品牌的危害都是巨大的。消費者或被迫麵對各種可能發生的詐騙、騷擾與推銷,品牌方則將麵臨客戶信任的崩塌以及法律和監管部門的追溯。此外,奢侈品消費者往往經濟能力較強,其數據很大可能會被反複轉賣,不僅黑客組織和數據販子將從中謀取高額溢價,各種犯罪風險也不容小覷。”
晶捷互動創始人、品牌戰略專家陳晶晶也認為,“對於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場信任危機。奢侈品牌一向以高端體驗著稱,卻在最基本的數據安全上頻頻出錯,令人質疑其品牌的專業與承諾。更進一步來說,如果消費者不願再留資,品牌在數字化轉型中的精準營銷與客戶洞察或將難以為繼。”
針對國際奢侈品巨頭數據安全事件頻發,林嶽認為根源有兩點:一方麵,是奢侈品牌們普遍喜歡過度收集沒有必要的客戶信息,如身份證、護照號碼等;另一方麵,是他們擁有了堪比金融業的高質量客戶資源,但對於數據保護及訪問權限卻沒有配備足夠高的加密措施,安防係統的技術落後也無法有效地抵禦黑客入侵。
陳晶晶則分析表示,類似的數據事故,根本原因在於奢侈品牌的數字化轉型與安全投入嚴重失衡——奢侈品巨頭擅長講述稀缺性和藝術性的品牌故事,卻忽視了技術安全這一底層能力。隨著線上業務比重的加大,高淨值客戶數據暴露在多平台、多係統中,成為黑客重點攻擊目標。
“在數字時代,數據安全也應成為品牌尊貴體驗的一部分,納入公司整體戰略,建立長期的數據治理機製,支持品牌的係統性增長。”
最後,林嶽也向消費者建議,盡量不要向品牌方提供非必要數據,並需定期修改會員賬戶密碼,以降低泄露風險。對於企業,他則表示在不過度收集客戶信息的同時,可以將相關數據當作核心的無形資產來管理,對標金融業建立更高級的保護措施,如CRM係統設置動態密碼、限製非營業時間訪問等...這樣才能真正建立客戶信任。
毫無疑問的是,數字化時代,數據防護已與產品質量同等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