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跌破1%,“收蛋”的年輕人多了

近一段時間以來,國有大行的存款利率呈現持續下行態勢。六大行定期存款整存整取一年期利率跌破1%關口,活期利率更是低至0.05%。

曾幾何時,叔叔阿姨淩晨排隊搶購大額存單的場景還曆曆在目,如今銀行理財經理卻頻繁收到客戶發來的信息:“百萬存款到期,不續了,我想轉理財。”

一場悄然的“存款搬家”浪潮正在上演。

圖片來源:央視網

央行數據顯示,2025年4月單月,居民部門存款減少1.39萬億元,而同期非銀行業金融機構存款增加1.57萬億元,同比多增1.9萬億元。

這一減一增的變化,從側麵映襯出大家的理財觀念在轉變。

還有一組數據引發了廣泛關注。

截至2025年4月底,已有937萬名90後、00後同時配置了餘額寶貨幣基金、債券基金和黃金基金。

這套被稱為“新三金”的組合,逐漸成為“微利時代”的新標配。

“以前結婚時會買‘三金’,現在則是先給自己配置‘新三金’,讓生活更穩妥、心裏更有底氣。”社交平台上的這句調侃,真實地反映出年輕人理財觀念的變化。

28歲的小吳就是“新三金”配置大軍中的一員。他將存款分散存放,但始終保持餘額寶中有至少1萬元的存款。小吳算了一筆細賬,如果存10萬元在餘額寶,每天能有3元左右的收益,這與銀行一年期定期利率相差不大,但餘額寶的資金卻能隨時取用,靈活性顯著更高。

與“存款搬家”的求穩不同,也有人風險承受能力更高,選擇開啟資產配置的新路徑。

網友“落橘”分享了自己的理財經驗:今年以來,黃金ETF為他帶來了9.4%的收益率。盡管債基、黃金偶爾會出現小幅虧損,但從長期來看,整體收益明顯超過銀行利率。

然而,任何投資都有兩麵性。2025年初,黃金價格單月最大跌幅達8%,讓不少跟風入場的新手投資者猝不及防。低利率時代的“新三金”投資,並非穩賺不賠的保險箱。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建議,貨幣基金、債券基金、黃金基金可按3:5:2的比例進行搭配,以避免單一資產帶來的風險。在黃金投資方麵,應優先選擇黃金ETF,規避實物黃金流動性較差的不足。

低利率時代不僅帶來了理財方式的更新迭代,更激發了全民學習理財知識的熱情。部分理財博主推出了“小白理財課”,內容涵蓋從基礎配置到宏觀分析的各個方麵,不少理財新手將理財博主視為獲取理財知識的重要渠道。

還有一些用戶,在曾經曆“盲目跟風基金博主推薦導致虧損”的教訓之後,開始係統地學習理財知識。

在社交平台上,#存錢搭子#、#新三金#、#收蛋人#等話題持續熱度不減,年輕人自發組建“理財社群”,通過每日打卡、曬收益、複盤消費等方式互相監督、共同進步。

在深圳的投資者阿亮眼中,理財就像是一場充滿儀式感的“收蛋”遊戲。“我們一般將0.01%的收益稱為‘收一個蛋’。”這位自封的“收蛋人”,用積少成多的快樂取代了搶購的焦慮。

需要再次提醒的是,不管什麽理財,都不要押注單一賽道,而是要在理性規劃中尋求資產與風險的動態平衡。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