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明星真的做出了衛生巾,而且還賣爆了,黃子韜顛覆傳統認知的“抽象”行為還在繼續。
君不見某男明星多年前代言衛生巾的廣告至今被網友調侃。
黃子韜衛生巾賣爆了
2024年以來,衛生巾行業頻發“虛標長度”“熒光劑超標”“殘次品翻新”等負麵事件。今年央視315晚會的報道更加劇了普通消費者的衛生巾焦慮,對傳統品牌的信任度也跌至冰點。
今年3月,黃子韜高調宣布將生產衛生巾,且要成為行業首個透明化工廠,可以公開24小時直播生產過程,未來還將開放工廠供大家參觀。
5月18日,黃子韜主理的朵薇衛生巾在浙江東陽工廠正式舉辦新品發布會,產品價格為62片/49.8元、124片/99.8元,約合每片八毛錢。
當晚直播帶貨中,朵薇衛生巾組合裝被搶購一空,登上抖音個人護理榜榜首。據黃子韜戰報數據,這場直播的訂單量超80萬單,商品銷售額超4000萬。由於諸多消費者沒有搶到,導致在二手交易平台的價格翻倍。
準入門檻低?
一位男明星,從公開宣布要做,到收購工廠、研發測試再到推出新品,黃子韜為什麽能這麽快的完成這一流程?這是否能夠說明,衛生巾行業至少是醫用級以下產品的準入門檻不高?
朵薇衛生巾能夠快速上市,一是黃子韜通過收購具備現成生產線與資質的工廠,且衛生巾行業吸收材料、防漏設計等核心技術相對成熟,黃子韜不需要進行原創研發,“借雞”便能“生蛋”。
二是選擇的產品賽道“簡單”一些。衛生巾信任危機後,便有諸多消費者關於醫用級護理墊的討論,醫用級需要廠家申請醫療器械資質,審批周期長達一年以上,黃子韜選擇“醫護級”而非“醫用級”,避開了更嚴格的審批流程,縮短了產品上市時間。
從黃子韜生產到出品衛生巾的流程也可以看出,衛生巾行業的壁壘主要集中在醫用級資質與規模化生產能力上,普通/醫護級產品的準入門檻較低,這或許也是此前該行業亂象頻發的原因之一。
毛利率比肩奢侈品
衛生巾行業的高毛利率和暴利屬性一直是其顯著特征。例如,七度空間母公司恒安國際衛生巾業務毛利率長期保持在63%左右,比法國奢侈品LV母公司路易威登集團的68.8%約低5%;自由點母公司百亞股份2024年衛生巾毛利率達55.8%,且呈現上升趨勢。
一款超過三億適齡女性用戶的高頻剛需品,毛利率能夠逼近奢侈品,該行業之暴利,可見一斑。
據媒體報道,衛生巾從廠家到消費者需經過3層經銷商,每層加價20%-30%。例如,出廠價0.32元/片的衛生巾,終端售價可達1元/片,渠道成本占總成本的40%以上。企業為維持高毛利,常通過壓縮原材料成本(如使用低質絨毛漿)、虛標長度(如實際長度比標注短2-5厘米)等方式來降低成本。
衛生巾行業的暴利源於剛需屬性+低技術門檻+消費者信任溢價,但其背後是研發投入不足、質量監管缺位與價格戰的惡性循環。可這麽一個暴利行業,不管是商業模式還是產品質量檢測技術,都相當落後。
在生產環節,衛生巾的製造成本很低。綜合多方數據,衛生巾主要原材料膜、吸收體(無紡布、高分子樹脂、無塵紙、絨毛漿)等工藝較為簡單,綜合原料、人工、製造費用的平均成本價約為0.2元/片,但每層經銷商加價20%-30%,共經曆三層經銷商,到各大超市的標價便超過了1元/片。而線下價格的高昂也成為每逢電商平台大促,消費者便會囤衛生巾的主要原因之一。
或倒逼行業升級
質量檢測方麵,現行國標對衛生巾pH值的要求(4.0-9.0)與非直接接觸皮膚的C類紡織品相同,引發消費者質疑。
不過,將於2025年7月1日實施的《一次性使用衛生用品衛生要求》(GB15979-2024),在衛生巾的吸水倍率、菌落總數要求等方麵提出了更高要求,也將帶動新一波行業升級。
而朵薇衛生巾之所以賣爆,除了黃子韜的粉絲基礎以及此前推行的“一分錢試用”與透明工廠直播等營銷策略吸引了廣泛關注外,更重要的是新品推出速度剛好對應消費者對其它品牌信任度最低的空白期。
此外,產品價格方麵,朵薇目前不需要經曆多級渠道代理商流程,通過明星帶貨降低獲客成本,當前價格略低於頭部品牌常規化價格。如果後期舉辦各類促銷活動,有望強化價格優勢。
拋開明星光環,黃子韜收購工廠生產衛生巾的過程其實沒有實現核心技術的突破。之所以具有如此高的熱度,非粉絲的視角看便是“透明化工廠”與“妻子試用測試”行為帶來的好感度加成。
在“一分錢試用”階段,黃子韜就展示了衛生巾的工廠名稱以及產品長度、吸水倍率等檢測報告。此後,他又公開了妻子徐藝洋的試用細節,提到至今已經做了10多個版本的測試,並且每一款都由身邊團隊一起體驗測試,徐藝洋已經試用了3-4款,同時展示工廠消毒室的監控畫麵,甚至在直播中撕開衛生巾做吸水實驗。
新產品特別是明星光環下的產品,登上熱搜的流量與一晚4000萬銷售額的衝擊,或許能給衛生巾行業帶來更多的競爭壓力。黃子韜的做法也讓消費者燃起了對衛生巾行業透明化變革的期待,即通過明星經營模式倒逼行業原有品牌提升製作工藝透明度,改進其生產標準。
須麵對長期挑戰
首戰告捷後,黃子韜需要應對的是更加複雜且長期的挑戰。
黃子韜所收購的工廠浙江朵薇護理用品有限公司,3月曾發生股權變更,原大股東杭州千芝雅衛生用品有限公司退出。而千芝雅正是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的米菲紙尿褲的授權生產商。
為了消弭不良影響,黃子韜曾在直播中展示朵薇透明車間的工作畫麵,稱將進行設備升級,配備自動化生產設備。
當前,朵薇的超高銷量有明星光環疊加消費者嚐鮮的因素在其中,消費者經過實際使用體驗後,複購率將成為朵薇能否真正躋身衛生巾行業的重要指標。若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明星光環與流量可能會迅速反噬。這需要黃子韜及其團隊持續把控工廠的生產質量。
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大的女性衛生用品消費市場,且這一市場集中度頗高。2024年,中國衛生巾行業CR5(前五大品牌)市場集中度提升至61%,頭部企業包括恒安國際(七度空間、安爾樂)、尤妮佳(蘇菲)、金佰利(高潔絲)等,組成了“外資主導+國產崛起”的市場格局。
黃子韜以明星身份入局,朵薇的火爆雖然能短暫激活市場,帶來一些競爭壓力,但該市場的係統性變革需政策監管、企業自律與消費者監督多方合力。
但不管怎麽說,曆經了長期亂象頻發的衛生巾行業,必須要重視起曾經所忽視的消費者使用體驗與身體健康問題,才能挽回這場信任危機。
產品好不好,消費者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