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80%!國產榴蓮上市,泰國愁容滿麵

曾經價格讓不少人高攀不起的“果中貴族”榴蓮,價格再次迎來大跳水。

5月份,隨著東南亞各國榴蓮進入旺產季,榴蓮的價格比4月初跌了一半左右,僅為33到35元。而這還並未結束,業內人士估計,5月份中下旬,隨著近期1600噸進口榴蓮湧入以及國產榴蓮上市,榴蓮的價格有望進一步下探。

尤其是等到國產榴蓮上市後,考慮到競爭因素,這些進口榴蓮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有業內人士介紹道。

1、榴蓮飯碗“不自由”,我國自主技術攻破

本來隻是想下班吃個水果,沒想到給人整破產了。”網友用這樣的段子調侃榴蓮的高價。但這幾年,大眾能明顯感覺榴蓮越來越“接地氣”了。

眾所周知,作為熱帶水果,榴蓮喜溫暖潮濕,主要生長在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一帶。過去多年來,我國主要依賴進口榴蓮來滿足國內需求,而這種完全依賴進口的做法,是榴蓮價格不斷推高的主要因素之一。

長期以來,泰國越南等出口商通過控製采摘期、分級標準、出口配額等手段影響價格,例如雨季前囤貨推高中國市場價格(如2022年泰國榴蓮出口商曾因“減產”傳聞將批發價提高40%)。

或許是受上述國產科技啟發,為改變榴蓮市場狀況,掌握榴蓮“自主”權,我國農業科研人員在海南三亞,雲南等地相繼開啟國產榴蓮種植實驗,開啟了漫長的攻堅之路,他們在生苗嫁接技術上反複鑽研,對水肥管理實施精細化調控,精確計算日照時長與強度,經過五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實現榴蓮種植的“國產化”

據央視財經報道,2024年,海南全省榴蓮種植麵積發展到近4萬畝,掛果麵積約4000畝,產量約250噸。今年我國榴蓮產量預計則可以達到2000噸以上

二、進口榴蓮“不敢賣貴”

據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榴蓮進口量約156萬噸,進口額69.9億美元。

不難發現,國產榴蓮2000噸產量與進口量差距明顯,但即便如此,這仍然給泰國、越南等東南亞國家敲響警鍾:中國已經具備大規模種植榴蓮的技術儲備,如果東南亞國家繼續在通過各種手段肆意推高榴蓮價格,把持定價權,那麽反而會加速我國榴蓮“國產化”進程。

屆時,東南亞各國不僅會失去世界上最大的榴蓮市場,還會麵臨著我國榴蓮的正麵挑戰。

這顯然是東南亞各國不希望看到的,於是這幾年來榴蓮的價格“老實”多了,目前的榴蓮價格相比巔峰時期已經下降了80%以上,未來還可能進一步跌去90%。其實榴蓮還是那個榴蓮,隻不過,是我們變強了。

據三亞育才生態區的種植基地透露,今年首批國產“樹上熟”榴蓮將於6月中下旬批量上市,品種涵蓋金枕、黑刺、貓山王等高端品類,與進口榴蓮相比,國產果肉口感更軟糯、甜度更高,尤其適合追求極致口感的榴蓮資深愛好者。

三、國產衝擊之下,平價榴蓮惠及大眾

隨著國產榴蓮的上市,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開始慌了。

據泰媒報道,該國計劃將鮮果及加工產品出口量提升至444萬噸,同比增長10%,其中榴蓮出口目標設定為1000億泰銖。同時,為應對挑戰,泰國正致力於開發新品種,以豐富中國市場選擇。

長期以來,泰國榴蓮占據全球市場重要份額,而麵對我國自主研發的突破,這一局麵目前已經得到徹底改變。

未來,隨著海南自貿港政策支持和“南繁矽穀”種業創新加速,國產榴蓮有望成為中國農業“走出去”的新名片,讓更多消費者受益。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