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一視財經 翊天
編輯 | 西貝
今年巴菲特股東大會有一個細節,讓人不明覺厲。
這位94歲高齡的老爺子,回應投資日本五大商社時回應:大概六年前,我在翻閱一本手冊,裏麵列出了兩三千家日本公司,其中有五家貿易公司引起了我的注意。這些公司的股價非常便宜,便宜得不可思議。
多年來,全球投資者一直不解巴菲特投資日本股票的真實原因。
其實,邏輯非常簡單,對於廣大基民,賺到錢的關鍵點就是買在低點。
然而,很多基民都在市場情緒逐漸高漲之時,衝入市場不斷加倉,不久後市場行情戛然而止,最終淪為接盤俠。
今年以來,基民們追逐高估值的科技股,賺錢效應不一,盡是酸甜苦辣。
然而,“地板價”級別的機會,明晃晃地擺在基民麵前,很多人卻視而不見,甚至連大型機構資金都在忽略。
“撿煙蒂”
眾多基民想必知道,巴菲特在今年股東大會上正式“交棒”,他的價值投資理念影響了一個時代。
巴菲特的精神導師本傑明·格雷厄姆曾提出'撿煙蒂'投資法則:撿起別人丟棄的煙蒂,抽最後一口免費的煙。
這個比喻是:投資於價格遠低於內在價值的平庸公司,這影響了巴菲特整個投資生涯。
買在低點並非隻有投資行家能做到,普通投資者亦能如此,需要有靈性的雙眼。
如今,A股市場的機會不止於人工智能,有著太多行業可以讓基民們“撿煙蒂”。
機會就在眼前。
以醫藥行業為例:截至2024年底,中國醫藥板塊整體估值保持在25-35倍之間。自去年底末以來,醫藥板塊估值水平有一定小幅提升,但從過去十年間來觀察,相對滬深300估值溢價率處於底部區間。
這個數據想告訴大家:當前醫藥股比大盤股便宜很多,相當於"十年最低折扣價”,這就是符合“撿煙蒂”法則的地板價,類似於處於促銷期的商品。
實際上,醫藥板塊已經連續跌了四年多,上一輪指數級牛市(2019年-2021年一季度),醫藥股大放異彩。
正所謂“物極必反”,如今醫藥股幾乎淪為了無人問津的資產。
公開數據顯示:扣除行業類主動基金及指數基金後,當前全市場配置醫藥行業占比已降至2012年二季度以來最低水平。
不止於此。截至2024年末,外資持有A股醫藥生物板塊的總市值占比僅為2.75%,已降至近四年來最低點。
無人問津處有窪地
如今,醫藥股成為了被丟棄在地麵上的“煙蒂”,價值投資者該做的不是離場、躲避,而是需要蹲下來看看:
哪些“煙蒂”還能點燃?
順著上述邏輯,基民可以通過指數投資的低成本模式,參與到生物醫藥的創新投資中,比如科創醫藥ETF基金(認購代碼:588133)。
這個“足夠便宜”的指數ETF,跟蹤上證科創板生物醫藥指數(簡稱科創生物指數)。這個指數的構成如下:從科創板市場中選取50隻市值較大的生物醫藥、生物醫學工程、生物農業、生物質能、其他生物業等領域上市公司股票。
過去幾年間,醫藥行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逆風:醫保控費壓降藥企利潤空間、藥品研發流通等環節監管趨嚴、創新藥研發壓力陡升、仿製藥競爭激烈等等。
特別是近一年以來,醫藥生物行業在經曆較長的出清之後,迎來了政策支持落地、新型支付方式突破等積極變化。
這個行業好比一片被暴風雨衝刷了數年的田地,表麵看幾乎成為了“荒地”,但土壤裏埋著很多好種子: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等優質資產,恰恰需要政策“鐵鍬鬆土”、“支付新渠”引水、業績“新苗破土”,轉機近在眼前。
這個低價的難得時機,聰明的投資者應該彎腰“撿煙蒂”了。
這些“煙蒂”或許成為不了茅台、騰訊、英偉達,但跌到了“骨折價”。市場越嫌棄的資產,就越能誕生“真價值”的便宜貨,跌出了投資者夢寐以求的“黃金坑”。
人棄我取
Wind數據顯示:2025年一季度末醫藥生物板塊中,公募基金重倉比例為9.05%,環比提升不到一個百分點。穿透數據後發現:目前基金對醫藥股的配置比例,比過去14年裏88.5%的時間都要低。
魔鬼藏於細節之中。
公募機構開始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加倉醫藥了,雖然幅度很小,但背後是基本麵邏輯的改變。
投資者最為關注的集采問題,正在變化。所謂集采,就是國家統一大批量采購藥品/醫療器械,通過“團購”壓價,讓老百姓用上便宜藥,但藥企利潤會變薄。
最新研究指出:最新一輪國采落下帷幕,本次集采藥品充分降價,平均降幅超70%,為曆年集采降幅之最,仿製藥市場已接近完全競爭狀態。醫保部門未來將把更多醫保資金用於支持創新藥物。對藥企來說,隻有加快研發創新藥,才能找到新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此刻,恰恰就是底部:生物醫藥板塊的資產價格經過長期下跌,交投活躍度降至冰點,而今年以創新藥為代表的細分賽道表現開始強勢,反轉勢頭在即。
人棄我取!
實際上,科創生物指數代表著中國最高精尖的創新水準,相關成分股公司涉及高端醫療器械方向的醫學影像、電生理、X線探測設備、低溫存儲,創新藥方向的小分子化藥、靶向藥、ADC、多肽,耗材方向的晶狀體、主動脈、血管介入等龍頭企業。
複盤發現:在2020年、2021年及2024年醫藥行業資產大幅上漲時期,科創生物指數最大漲幅分別為90.02%、56.83%、51.06%,彈性相當之大,適合看好中國醫藥生物創新的長線投資者。
DeepSeek之後,全球投資者加速尋找代表中國創新力的“牛股”,這些機會恰恰藏於被冷落的中國醫藥板塊。科創醫藥ETF基金(認購代碼:588133)站在中國權益資產長牛的起點上,豐富了基民大類資產配置的可選擇性。
當前,正是買在無人問津處的絕佳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