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美出口訂單銳減八成!佛山南海一家電龍頭沉著應對關稅變局

伊立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衝擊:

對美出口訂單銳減 80%

伊立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 1993 年成立以來,以模具製造起步,1996 年成功轉型為日本三洋電飯煲的代工廠。經過30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廚房小家電和智能商用廚房設備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量可達到近1000萬台(套)。公司擁有超過110,000平方米的工廠麵積和800多名員工,是一家從事廚房小家電和智能商用廚房設備的研發、製造和營銷的高科技公司。憑借精湛的工藝和過硬的實力,公司也與東芝、虎牌、象印建立戰略合作關係,產品遠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技術研發方麵,公司投入大量資源,是商用電磁廚具產品國家新標準的主要起草單位,參與製定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超10項,擁有專利超700件。

然而,近期美國市場的關稅政策突變,給伊立浦帶來了巨大挑戰。美國市場曾占伊立浦出口份額的 25%,但此次 34% 的加征關稅後,預計長期來看將導致對美出口訂單銳減 80%,市場遭遇斷崖式下滑。麵對重重壓力,伊立浦並未慌亂,張緒陽透露,“目前,伊立浦對美國客戶多數是按降價4%-5%的讓利,客戶沒有再要求降更多的單價,但美國市場訂單已全部暫停出貨。企業的產能和產品布局將逐步往國內市場和亞太市場轉移”,言語間透露出伊立浦應對危機的冷靜與果敢。

伊立浦的底氣源自於伊立浦在國內及亞太市場的深厚布局與十足潛力。張緒陽表示:“即便美國市場業務中斷,也不會對伊立浦大盤有太多影響,與去年相比會維持同比水平。” 談及今年的經營業績,他更是信心滿滿:“今年 1-3 月份,伊立浦在利潤方麵增長了 30%,去年全年更是增長 38%。雖然 3 月後美國加稅使情況有所波動,但我們的亞太市場在下半年將迎來旺季,如 8 月後東南亞的節日、中國的雙 11、雙 12 及春節,還有日本市場從 8 月起也將進入旺季,我們完全有信心通過策略調整,使整體業績回歸正軌。”

更值得一提的是,伊立浦展現出強大的品牌自信與市場定力,拒絕以降價換市場。“低端消費品的定價權在中國製造手中,我們不會犧牲利潤參與價格戰。” 張緒陽說,美國市場電飯煲年需求約 650 萬台,其中 400 萬台由華人品牌主導,伊立浦的斷供直接導致部分經銷商麵臨倒閉危機,一位客戶更是拿著伊立浦的產品在福克斯采訪中公開抨擊關稅政策,稱若加稅持續,他的公司將被迫倒閉,工人將被迫失業。

伊立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展品區

破局:

進行“農村包圍城市”

電飯煲80%的市場在亞太,我們必須調轉船頭,進行“農村包圍城市”,預計今年年底國內市場份額將突破35%。”張緒陽透露,在經濟形勢多變的背景下,伊立浦將從以下三個方麵進行破局:

一是積極拓展其他市場,彌補美國出口下滑。在 “一帶一路” 倡議的推動下,伊立浦積極開拓國際市場,與印尼、馬來西亞、越南、新加坡、菲律賓、泰國以及中東地區的迪拜、伊朗、伊拉克等多國建立了穩固的合作關係。目前,這些區域的市場份額已占公司總營收的25%-30%,而美國和日本市場各占30%。伊立浦快速調整全球市場布局,市場重心逐漸向亞太地區傾斜,同時緊跟政策步伐,積極拓展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

二是出口轉內銷,打造差異化優勢。麵對國內激烈競爭,伊立浦的市場定位與美的、蘇泊爾、九陽等品牌的產品線和渠道成功錯開。公司致力於打造與日本品牌代工相同的技術優勢,同時提供更高性價比的產品,價格定位介於同類型競爭產品之間。在國內市場,產品主要麵向兩類人群:一類是小容量產品,價格在200-300元之間,滿足單身人士或少數人的需求;另一類是高端產品,用1000元以下的價格,做質量媲美 “美蘇九”1000 元以上的產品。伊立浦利用工廠直出的成本優勢,實現優惠產品與高端產品雙向發展,從而在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上占據一席之地。

三是降本增效,提升企業經營效益。一方麵,優化產品線,從以往雜亂的代工模式轉變為自我研發的平台化模式,圍繞工廠資源和產品主線進行標準化整合,在供應鏈、成本控製、模具工藝等方麵實現統一標準,從而提高生產效率並降低成本。另一方麵,積極推進管理與設備升級,不僅引入先進的自動化和半自動化生產設備,還導入了科學管理體係,通過數字化運營等手段進一步挖掘降本增效的潛力,最終實現經濟效益的顯著提升。

伊立浦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張緒陽

未來: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品牌”

企業穩步發展離不開地方政府的鼎力支持。麵對美國加征關稅的挑戰,南海區政府迅速行動,召開外貿企業座談會,區領導赴外貿企業調研需求,政企攜手共同助力外貿高質量發展。就伊立浦而言,南海區相關部門每季度赴企業工廠調研,協助解決出海參展、人才引進等問題。同時,為高新技術人才提供子女優質教育等家庭保障支持,助力企業吸引頂尖工程師;鼓勵企業利用專項債、超長期國債等政策工具,發揮轉貸基金、融資補償等專項作用,並通過國資投資基金為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提供直接資金支持,助力企業解決融資難題。

此外,此次美國貿易戰並非全然不利,反而成為企業加速變革與升級的催化劑。麵對新挑戰,伊立浦將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加速 OEM(代工生產)向ODM(自主設計)和 OBM(自主品牌)的轉型,從最早由客戶提供設計模板進行代工,到2021年轉型做以公司自有研發為主、根據客戶需求定製設計加工產品,再到現在轉型為打造專屬品牌。

“未來三年,OEM占比將壓降至30%以下,ODM占40%,OBM占30%。”張緒陽描繪了伊立浦的轉型藍圖。盡管短期陣痛難免,但企業對中國市場的潛力充滿信心:國內電飯煲年需求量達6000萬台,是美國的9倍。在中國消費升級趨勢下,高端化與個性化需求並存。“14億人口的消費力覺醒,是中國製造最大的底氣。”

在伊立浦的突圍故事裏,似乎看到中國製造升級邏輯的縮影——從被動接單到技術主導,從價格競爭到價值輸出,這場關稅風暴反而成了檢驗成色的試金石。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