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維迎:馬化騰半年不努力就完蛋

來源: 搜狐財經 2014-11-05 11:15:5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548 bytes)
2014年11月1-2日,由浙江大學科斯經濟研究中心主辦,由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社會科學學部和中信出版社協辦的《經濟解釋》學術研討會在浙江大學召開。搜狐財經進行了媒體支持。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的張維迎教授在會上發表了演講。以下是演講全文:
張維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張維迎: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張五常教授的《經濟解釋》,是五六十年經濟學思想的總結。我本人從80年代受楊小凱的影響,目前仍然在讀,而且我認為這本書需要我們反複去讀,因為他提出的很多經濟學思想是創新性,而這些創新性過了幾十年並沒有被我們經濟學界所普遍地接受。

  我今天要談的一個問題就是市場失靈理論的謬誤。我們知道市場失靈理論仍然是我們經濟學,特別新古典經濟學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新古典經濟學是被認為證明市場有效性的理論,但實際上它最重要的結論,也就是給我們留下最深刻的結論是市場的失敗,而不是市場的成功。這些市場失靈理論我認為都是錯誤的,這時候我們必須反思經濟學本身,特別是新古典經濟學的基本範式,我們知道新古典經濟學為了證明市場的有效性做了很多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在現實當中,幾乎都是不成立的。然後就有人開始用這些假設的不現實性來攻擊市場本身。在我看來市場的有效運行不需要新古典經濟學的那些假設,新古典經濟學的假設隻是為了證明理論上市場的有效性,而沒有辦法證明現實市場的有效性。在這方麵,其實張五常教授做的很多開創的工作,值得我們去繼續研究。

  下麵,我針對這樣三個問題,第一個,我們廣泛接受的外部性問題,這是張五常教授做出最重要貢獻的一方麵。第二是關於壟斷的問題,第三是關於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任何侵害個人產權的行為都是不正當的

  先談一下外部性的問題,我們知道新古典經濟學家在證明思想的有效性的時候,假定不存在外部性。如果你假定不存在外部性,等於假定不存在社會,因為我們隻要人與人存在兩個人以上,一定就有外部性,比如你的長相怎麽樣就會對我發生一些感官上的、情感上的影響,你說的一句話聲音高還是低,也會是我感受到舒服或者是不舒服,所以沒有任何一件事是沒有外部性的。如果我們以外部性來證明市場失敗,政府幹預的正常性,那麽可以說沒有任何一個方麵不需要政府幹預的,否則的話都會失敗。

  外部性,像張五常教授、科斯教授他們已經證明了擺在什麽地方呢?其實是個產權問題,讓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我們說一個企業造成環境汙染的時候,它有外部性,他對這個人造成損害了,沒有賠償,所以這不是最有效的選擇,需要政府來幹預他。如果說我開一個飯館,我的飯館比我的競爭對手做得都好,我被他們擠垮了,這是不是外部性?這些也是外部性,那麽我應不應該賠償他?我想我們經濟學家不會認為要賠償他。那麽為什麽前一種情況要賠償,後一種情況不要賠償?核心是產權鑒定,就什麽是我的權利。我做得好,我價廉物美,打垮了我的競爭對手,這是我的權利。但是如果我侵害了你的權利,我在你家門口堵塞客戶進入你的飯館,這就是違反了你的權利。

  所以簡單說,這個問題隻能通過產權來定義,也就是說任何侵害個人產權的行為,都是不正當的,都應該受到限製。而反過來說任何沒有侵害產權行為,不論它造成多大的外部性,都是不需要進行補償的。所以福特汽車公司當年打垮了很多馬車,很多馬車駕駛員失業了,但是福特公司不需要賠償他。同樣,今天我們看到大量的互聯網公司打垮了傳統的公司,這種外部性我們也不需要去補償,所以我想簡單的一個結論,我們必須從產權角度來看待我們過去被描述為外部性的東西。否則的話就會陷入誤區。

  我再強調一下技術進步,我們說經濟學要大量地研究技術進步中的外部性,就是溢出效應,因為發明者、創新者沒有辦法享受所有技術帶來的好處,所以在思想經濟當中技術進步率一定不是最優的,低於最優水平。如果技術足夠進步,需要政府給技術進步以補貼,我覺得這個東西太荒唐。荒唐的是我們看到資本經濟、資本主義經濟它最有效地促進的技術進步的製度地,而我們認為它沒有提供足夠的激勵,這個問題我想包括張五常教授在書中談到的自然選擇、生存發展可能是我們理解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方麵,而不是按照成本收益來算的,也就是說在私權經濟當中,你能不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是決定你的生存問題,而不是說你有多少外部性的問題。所以我的第一個觀點,就是用外部性理論證明政府幹預市場了,或者證明市場的失靈研究完全錯誤的。

  隻要你跟人不一樣就是壟斷

  第二個,我們看一下壟斷問題,經濟學也認為一有了壟斷市場就失靈了、效益就為零了,為什麽呢?因為它建立在一個完全競爭的背景下。但是完全競爭是完全錯誤的假設,因為所謂完全競爭是沒有競爭,或者是我們經濟學教授怎麽進行完全競爭?就是所有的經濟教授寫一樣的文章、教一樣的課、收一樣的錢,這就叫完全競爭。但是我們知道任何一個經濟學教授,你要跟人競爭的話怎麽做?你要有跟別人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寫作風格,這才是完全競爭,但是按照經濟學傳統解釋的話,隻要你跟人不一樣就帶來壟斷。這個角度,張五常也是學術思想的壟斷者,為什麽?他占有的資產率太高,他的著作太多,這是政府應該幹預他,要限製他的數量。

  我還要說一點,我們經濟學想證明所謂的好多的壟斷行為,恰恰是市場當中的競爭行為,而我們的反壟斷和我們所反的恰恰是什麽呢?就是這樣一些競爭行為,我們看到我剛才講的你跟別人做得不一樣,或者說定價問題,按照我們現在的經濟學提供的理論基礎,企業是沒有辦法做任何競爭的。如果你的價格比別人定得高,所以你是有壟斷定價,你的價格比別人定得低,又認為你是在傾銷,你的價格跟別人定得一樣是合謀,任何一種價格行為都可以歸結為壟斷行為,那麽我想這個企業怎麽去競爭?我們再看一下曆史,大量的研究已經證明,過去我們經濟是兩個企業合並之後,市場更擴張了,壟斷力量提高了,所以價格就會上升。曆史上沒有任何兩家相規模的企業合並之後價格出現上升的趨勢,而證據都是價格都在下降。我們也認為如果有壟斷以後,企業就不思進步了,技術進步就慢了。我們看看世界上大量的新技術怎麽出現的?就是這些所謂的壟斷企業帶來的,無論從早期的美國鋁業公司、IBM到現在的微軟等等這樣的公司。按照我們經濟學的定義,馬化騰的通訊公司和中國移動是同樣是壟斷者,我們看到這是非常荒唐的。中國移動不需要多大的努力仍然可以賺錢,馬化騰即使他占有80%、90%的資產份額,隻要他半年不努力就完蛋了。所以他沒有幾年時間,微信技術就推出了6.0版,所以我們經濟學家要改變傳統的思考方式,我們要正確認識到現實的市場是怎麽來進行競爭的,市場的有效性靠的是什麽。

  我補充一點,我在另一篇文章裏講過,傳統的經濟學有關壟斷和反壟斷的理論,都建立在企業的生產函數。其實企業不隻是生產函數,企業是一個創新的函數,我還要再強調一點,企業是一個什麽?社會信任的建立者,我們看現在社會合作,為什麽能從全球的合作?如果沒有那些大企業,都靠我們經濟學假設的無數的小企業進行競爭,誰會信任誰?誰都不會信任誰,正是因為有了那些大企業,它以它的品牌、聲譽作為擔保,對所有的上遊企業承擔著連帶責任,我們才有了有效的市場、可信任的市場,這樣我們去買任何一個東西,比如我們去買寶馬車,不需要監管生產鋼材的,更不需要監管生產鐵礦石的,也不需要監管生產零部件的,我隻要監管寶馬公司就行了,寶馬公司替我們承擔了所有汽車的監管責任。如果是汽車行業,不是要有十來家大的企業,而是有成千上萬幾十萬家小企業,我們能有今天的汽車市場嗎?我想不可能。所以我說這是傳統經濟學一個非常重要的失誤,它隻把企業看成生產函數,沒有把企業同時看成創新函數,沒有把企業看成借著市場上人們相互信任的機製。

  信息不對稱與政府幹預

  第三個問題我想談一下信息不對稱,我們知道信息不對稱是過去三四十年經濟發展最起的一個方麵,這個理論非常有用,但是這個理論的很多結論如果我們不加深入地思考就會陷入誤區,這個誤區就是說如果存在信息不對稱就會存在逆向選擇,這樣的話傳統的這種優勝劣汰就沒有辦法實施,而變成化了劣勝優汰,所以需要政府幹預。

  所以我們就成立了大量的政府監管機構,包括食品醫藥管理以及等等的所有的,在檢查質量,看你這個企業資產準入,能不能準入,合不合格,我覺得這些也是完全錯誤的。為什麽錯誤?因為按照非對稱信息理論,我們知道,非對稱信息導致市場消失,我們想,如果市場消失了就不存在非對稱信息,也就是說非對稱信息本身是市場創作的。如果我們人都自給自足,生產自己消費的東西,沒有任何非對稱信息,就像我當農民的時候沒有什麽非對稱信息。市場就是需要非對稱信息,因為有專業化,因為有分工,所以就是非對稱信息,沒有非對稱信息,市場的任何優勢都不會存在。

  當然了非對稱信息理論提出的一些問題的重要性,我們就要知道市場為什麽能創造非對稱信息?是因為它能夠解決非對稱信息,如果任何情況下市場不能解決非對稱信息的話,它就不會創造出非對稱信息了,這時候市場是根本不存在的。在這方麵我想是非常重要的,就是說認識到,其實我剛才已經談到的一點,市場不隻是一隻“看不見的手”,而且是“一雙隱形的眼睛”,你做的任何事情,好事壞事,其實市場都有很強的記憶力的,它會記下來。你做了好事會獎勵你,你企業越來越大,聲譽越來越好,你如果做了壞事,你做了一次兩次,他一定會懲罰你,你一定會完蛋的。所以我們看到市場上那些最成功的企業,不是靠非對稱信息騙人的企業,而是消費者值得信賴的企業。按照梁啟複(音譯)的文章,簡單地形容,我們知道有非對稱信息,好車賣不出去,壞車才能賣出去,你們調查一下所有的市場上,哪個市場上是好車賣不出去,壞車好賣?所有真正的市場都是壞車不好賣,好車才好賣。但是我們理論上講,隻要價格足夠,任何東西就有人買,張五常教授也曾經提過這樣一個觀點,就是所謂的劣幣驅除良幣,那完全是錯誤的,為什麽劣幣驅除良幣?是因為政府強製的扭曲價格,兩種不同貨幣,同時按照市場的價格,否則的話,怎麽可能出現劣幣驅除良幣。

  我們再看一下現實的市場,按照非對稱信息理論,如果有政府幹預就可以減少逆向選擇,我們回想看一下,哪一個國家的逆向選擇是最嚴重?一定是政府幹預市場越多的國家逆向選擇最嚴重。我們比較一下美國,不看其他市場就看人才市場,哪個地方劣勝優汰?哪一個地方優勝劣汰?很顯然像我們在中國一定是劣勝優汰的,競爭成功的不是最優秀的人,為什麽?我們講,我們真按照市場的規律像美國那樣,那就不是的,那一定是最優秀的人才,最能得到優秀的回報,最能成功,而不是像我們這樣的。

  所以我總結這一點,非對稱信息這種思想也完全是錯誤的,因為今天發言我的主題講的是《市場失靈的謬誤》,我要總結一下重新反思我們經濟學的基本範式,因為所有的這些思想失靈都是建立在經濟學基本範式的基礎上,如果我們不反思這些範式,我們談一千遍一萬遍,我們政府在執行的時候又信誓旦旦的,說我有強大的經濟基礎支持我在做,如果你問發改委為什麽要管價格,他說思想的有效性依賴於完全競爭,依賴於信息非對稱,現實中我們知道有那麽多的大企業信息是不完全對稱的,有那麽多的信息不對稱,所以我們政府需要幹預,這都是理論基礎。

  所以第一句話,沒有外部性就沒有社會。張五常教授講過,沒有交易成本就沒有市場,這句話非常重要。我也說反壟斷理論機製是完全錯誤的,因為它反的是真正的競爭。我也要加一句,沒有非對稱信息,就沒有市場,沒有市場的有效性,也不會給我們人類帶來什麽進步,謝謝大家!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