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從全職主婦開始“逆襲”。
作者:劉玉婷馮璐
1991年深秋的英國倫敦,37歲的夏琳·德卡瓦略—海內肯在家中為剛出生不久的第五個孩子衝泡奶粉,地上散落著五彩的樂高積木。在鄰居眼裏,她隻是銀行職員的妻子,靠丈夫的工資過著還算體麵的生活。
直到11年後,鄰居才得知夏琳是荷蘭著名啤酒企業喜力公司的家族繼承人。因為她的父親、喜力第三代領導人弗雷迪因病去世,作為其獨生女的夏琳突然被推到公眾視野中。
她一下子成了名人,從此往返於英國與荷蘭之間,努力平衡著家庭與事業。
20多年一晃而過。近日,70歲的夏琳憑借約144億美元的身家成為荷蘭首富,在2025年全球億萬富翁排行榜中位列第160位。
·夏琳。(資料圖)
百年“啤酒帝國”
1864年,夏琳的曾祖父傑拉德·海內肯買下了荷蘭阿姆斯特丹瀕臨倒閉的“幹草堆”釀酒廠。
出生於商人之家的傑拉德,從小就對釀酒業感興趣。他隻有一個簡單的想法:釀出讓人記住的好啤酒。
1873年,他決定用自己的姓氏“Heineken”給啤酒廠改名,並將其印在了啤酒瓶上,喜力啤酒由此誕生。
為了做出最好的啤酒,傑拉德走遍世界尋找釀酒配料。同時創立科研實驗室,並專門設立了收藏釀酒書籍的圖書館。1886年,他高薪聘請的專家發現了獨特的“A酵母”,為喜力啤酒賦予了醇厚均衡、果香四溢的口感。
·1885年,喜力啤酒的釀酒實驗室。
1873年,喜力公司在荷蘭鹿特丹建立了第二座釀酒廠,並借助當地的國際港口迅速拓展海外市場。不久後,喜力出口到法國,開始為巴黎埃菲爾鐵塔附近的餐廳特供啤酒。
到1885年,喜力已成為法國最大的進口啤酒品牌之一。但傑拉德並不滿足於此。在其運作下,喜力啤酒又打開了亞洲和非洲市場。
1917年,傑拉德的兒子亨利(夏琳的祖父)接管公司,成為喜力啤酒的第二代領導人。
1933年,有傳言說美國持續十多年的禁酒令即將終結。亨利果斷安排一艘滿載喜力啤酒的船隻駛向美國紐約。不久後,禁酒令果然被解除。作為第一款出現在美國市麵上的進口酒,喜力迅速占領美國市場。
在歐洲以外的地區,亨利采取了高度本地化的策略,結合當地人口味打造了不少新產品。
1953年,弗雷迪(夏琳的父親)成為喜力第三代領導人。他注重品牌營銷,先是推出了綠色玻璃瓶的經典外包裝,又通過一係列廣告和商業推廣,將喜力打造成“高端啤酒”的象征。
·上世紀60年代的喜力啤酒瓶。
然而,樹大招風。1983年,弗雷迪被一夥綁匪盯上了。
經過周密謀劃,幾名歹徒綁架了弗雷迪,並將他關在一處混凝土密室裏。直到3周後,弗雷迪家人交付了巨額贖金,他才獲救。
此後,弗雷迪減少公開露麵,出行都要乘坐裝甲車。他還曾打趣說:“富有的好處是可以隨時飛往任何地方,但不能單獨去阿姆斯特丹的電影院。”
1989年,當弗雷迪辭去董事會主席職務時,喜力已成為享譽全球的頂級啤酒品牌,他也因此成為歐洲最富有的人之一。
卸任後的弗雷迪依然在公司決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直到2002年因肺炎離世。從此,重任便落到了夏琳身上。
“乖乖女”的選擇
1954年,夏琳出生在荷蘭的一座海邊小城。
她從小就很低調,深居簡出,過著普通人的寧靜生活。她曾說過,當時她的父親弗雷迪可能沒想太多讓她未來繼承公司之類的事情。
·阿姆斯特丹的喜力博物館。
17歲時,夏琳要上大學了,父親不希望她離家太遠,理由是“你太年輕了,到別的地方沒法獨立生活”。
經過再三考量,夏琳選擇了荷蘭瓦森納國際學校修讀秘書課程,內容包括信息管理、文書寫作與會務安排等,隨後又去萊頓大學進修法律。
這樣過了3年,夏琳還是想出去闖一闖,於是去了瑞士日內瓦學法語,接著又去紐約學攝影,最後供職於倫敦一家廣告公司。
有一次,她去瑞士度假,在滑雪坡道上邂逅了充滿活力的男青年米歇爾·德卡瓦略。兩人一見如故,迅速墜入愛河。
·夏琳夫婦。(資料圖)
生於英格蘭的米歇爾長相帥氣,酷愛滑雪。為了加入英國滑雪隊,他在考上哈佛大學商學院後還推遲了入學時間。他雖然後來供職於金融單位,但對滑雪的熱愛始終如一。
米歇爾曾回憶,夏琳首次帶他見家人時,弗雷迪與他共進晚餐長達三個小時,詳細詢問了他的情史、銀行賬戶甚至視力狀況。米歇爾表示:“我喜歡夏琳絕非是為了她的錢。”最終,他的真誠打動了弗雷迪。
1983年秋天,夏琳和米歇爾在倫敦結婚。婚後,夏琳成了全職家庭主婦,到37歲那年已育有5個孩子。她平靜如水的生活直到父親離世才被打破。
·2002年4月,夏琳(左一)首次出席喜力年度股東大會。
父親去世前,夏琳名下僅有一股喜力公司的股票,價值25.6歐元;父親去世後,她繼承了1億股喜力股票,占公司全部在外流通股的1/4。
安葬父親那天,夏琳還沒從悲傷中緩過來。丈夫提醒她:“你必須盡快決定是否願意承擔你父親生前的責任。”
“收購達人”
盡管沒受過任何正規商業教育,夏琳還是選擇了直麵挑戰。
弗雷迪去世時,喜力公司因多次錯失收購機會,利潤增長放緩,股價不斷下滑。當時,很多人以為夏琳會賣掉公司,不然很可能把它搞砸。
成為公司的執行董事後,夏琳開始在世界各地奔波,視察了全球的喜力工廠和辦事處,並會見投資者。她意識到,在一個高度全球化的時代,商業並購是維持品牌地位的必要手段。
·夏琳在喜力啤酒博物館開幕式上舉杯慶祝。
在她的推動下,喜力開展了一係列收購行動。2012年,公司在全球擁有160多家釀酒廠,穩坐歐洲最大釀酒商寶座;2019年,喜力的銷售額位列世界啤酒品牌第三名,這對一家“百年老店”來說是難能可貴的。
布蒂塞姆·達可妮是一家跨國企業的女性高管,對夏琳的經曆十分了解,也很欣賞。她對環球人物記者表示:“夏琳從全職主婦轉型為成功的女企業家,在某種程度上說明,隻要有合適的機會,任何女性都有充分發揮自身潛力的可能。”
隨著年紀增大,夏琳也開始麵對接班人的選擇問題。
2017年,她表示將在一兩年內決定繼任者,但8年過去了,她仍未宣布是誰。
夏琳的長子亞曆山大從小就對商業充滿興趣,目前在倫敦一家私募股權公司工作,並於2013年加入了喜力董事會;小兒子查爾斯在越南一家互聯網零售企業工作;大女兒路易莎在倫敦的一家烈酒公司任職;一對雙胞胎小女兒走了音樂之路,未來或許會在喜力的慈善和社會責任項目中貢獻力量。
·夏琳(左三)、米歇爾(左二)與五個孩子的合影。
夏琳曾教導她的五個孩子:“如果你有激情且有能力去追求,那就堅定地跟著激情走下去。”
這是她自己的寫照,也是家族百年來傳承下來的精神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