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挑起的關稅戰已經開始衝擊該國的豬肉出口。美國農業部24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取消了1.2萬噸美國豬肉的采購訂單。美國彭博社24日指出,這是自202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豬肉訂單取消事件。
美國《華爾街日報》24日稱,根據美國農業部在中美關稅交鋒後公布的首周銷售數據,截至4月17日的前一周,中國計劃采購美國豬肉的數量減少了1.2萬噸,使得當周總銷量降至僅為5800噸。這是2025年迄今為止報告的最低單周交貨量,較前一周下降72%。
24日下午,芝加哥瘦肉豬期貨結算價下跌0.2%,至略低於每磅1美元。交易員和分析師告訴該報,市場正在觀察中國減少采購究竟是偶發情況還是一種趨勢,如果這種趨勢持續,美國農產品價格將承壓。
2020年以來,中國采購美國豬肉量變化趨勢圖 彭博社製圖
美國俄亥俄州養豬戶凱文·斯塔基(Kevin Stuckey)告訴美國《農場雜誌》旗下網站“Pork Business”,“作為豬肉生產商,我們已經習慣了周期性變化。年景好壞參半,我們麵臨很多無法控製的事情”,目前有太多未知數,很難知道該如何看待。
“Pork Business”網站稱,這不是說斯塔基不擔心,中國對美國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他們不僅是主要的豬肉消費國,也是重要參與者。
相關數據顯示,去年中國從美國進口豬肉總量為41.6萬噸,占中國豬肉進口總量的18%。2024年,中國是美國第三大豬肉市場,僅次於墨西哥和日本,美國也是中國的第三大肉類供應國,僅次於巴西和阿根廷。
彭博社預計,關稅會導致全球最大的豬肉進口國中國轉向巴西等國家購買更多的豬肉,美國豬肉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將下降。
在施泰納谘詢集團(Steiner Consulting Group)首席經濟學家阿爾廷·卡洛(Altin Kalo)看來,到目前為止,豬肉關稅上調的最大影響是,可能會對美國未來經濟造成損害。
卡洛表示,美國次貸危機期間,豬肉需求指數在2007年至2011年間下降了約16%。這次的情況是否會一樣,不得而知,因為經濟處境不同了,其它因素也在發揮著作用,“但恐懼依然存在”。
美國艾奧瓦州一農場 艾奧瓦州農場機構網站
美國艾奧瓦州豬肉生產者協會主席亞倫·尤爾根斯(Aaron Juergens)表示,關稅讓依賴確定性和穩定性的艾奧瓦州豬肉生產商感到失望。
尤爾根斯稱,美國超過25%的豬肉產量出口到世界各地的高價值市場去,艾奧瓦州供應了全美1/3的豬肉,市場準入至關重要。他們已敦促美國農業部長布魯克·羅林斯和特朗普政府支持美國豬肉出口,為此進行談判並取消所有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
特朗普上任後多次對中國商品濫征關稅,刻意挑起新一輪對華貿易爭端。對此,中方迅速采取一係列反製措施。3月10日開始,中國對原產於美國的雞肉、小麥、玉米、棉花加征15%關稅;對高粱、大豆、豬肉、牛肉、水產品、水果、蔬菜、乳製品加征10%關稅。
中國某養殖企業負責人表示,受關稅影響,美國豬肉進口成本將顯著增加,在中國失去價格優勢。而中國豬肉市場,因受飼料價格上漲等影響,價格也會有一定的浮動,但中國會通過投放儲備肉等措施緩解國內豬肉供應壓力,價格整體漲幅有限。
而且,中國自身就是全球最大的豬肉生產國,豬肉供應預計不會受到影響。數據顯示,中國豬肉供應量約占全球供應量的50%,約為5700萬噸。美國以1200萬噸的供應量位居第三,占全球供應量的11%。
有分析認為,鑒於中國肉類供應以自產為主,進口量減少疊加飼料原料價格短期上漲導致養殖成本抬升,短期內反而可能會對中國生豬市場產生一定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