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雖然能夠被外界的各種因素影響,但股票的價格、最終反映市場枯榮的指數,卻是在真金白銀的一買一賣中構建的。牛市還是熊市?本質是資金的博弈。
“將市場波動視為你的朋友,而不是敵人。”這是股神巴菲特投資的核心理念。
換言之,市場因恐慌情緒而大幅下跌,股票價格因過度拋售,遠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聰明的投資者看到的並不是股災,而是老朋友遞來的折扣券。
在A股市場,折扣券剛剛發了一波。
4月7日,上證指數從前一個交易日收盤的3342.01點開盤大跌,盤中下探至3040.69低點。當天收盤,上證指數下跌7.34% ,深證成指下跌9.66%,創業板指下跌12.50%。
就在市場幾乎回到2024年國慶節前這輪行情的發端的時候,4月8日、9日,市場大幅回調。實際上,4月7日之後至今的6個交易日,上證指數呈現連續上漲的反攻姿態。到4月15日收盤,上證指數已經站上了3267.66點,相較4月7日上漲5.5%。
短短一周時間,市場畫出了一個深V。這背後是一次次真金白銀的買入和賣出,是資金甚至杠杆的瘋狂博弈和激戰。
數據不會說謊。過去一年,A股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約8700億元,但從4月7日到15日,這個平均值是達到了1.5萬億元。成交量最大的4月9日,更是翻番達到了1.74萬億元。
那麽,這次A股經曆的深V大反彈,資金到底流向何處?機構拋售了什麽?散戶又抄底了什麽?
攻還是守?深V之下的邏輯
以市場波動最大的4月7日、8日、9日來看。三天時間,有38隻股票成交額突破百億元,其中東方財富、寧德時代、貴州茅台位列前三甲,成交額分別達到395.34億元、377.43億元、351.05億元。
民營互聯網券商第一股、新能源第一股、白酒第一股,這是A股三張為人熟知的“老麵孔”。
位列其後的,也是諸如比亞迪、長江電力、紫金礦業、招商銀行、中國平安,等等。避險情緒和賺錢情緒的交織下,基本麵穩健的公司依然是安全港,大盤藍籌依然是大家最為青睞的標的。
這是“守”勢,“攻”勢集中在熱點題材上。芯片、半導體、電子等科技股,成交也非常活躍。三日成交情況看,寒武紀188.96億元,中芯國際182.87億元,立訊精密170.76億元,北方華創150.89億元。
一般成交量靠前的,都是千億市值以上的大盤股。但在市場熱點情緒影響下,中際旭創、勝宏科技雖然都是市值不足千億中小盤股,三日成交額都突破了140億元。其中,主業是印製電路板的勝宏科技,總市值隻有600億元上下,三日換手率更是高達8.64%。
如果整體來看500億元以上市值股票的三日換手率情況,勝宏科技隻能“屈居”第三。國航係背景的國貨航,疊加24年最大IPO、次新股、航空物流、混改、跨境電商等數個熱點概念,區間換手率更是炒到高達24.97%,位列第一。
此外,基於對消費扶植政策的預判,資金也關注到了零售股。本就背靠“胖東來爆改”概念而備受追捧的永輝超市,股價在此前一周就已經持續拉升。4月7日、8日、9日這三天,永輝超市合計成交金額148.70億元,換手率更是達到了9.72%,位列500億以上市值換手率第二位。
即便在4月8日收盤後,永輝超市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公司“內外部經營環境未發生重大變化,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但“2025年4月3日、2025年4月7日、2025年4月8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敬請廣大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理性投資”。
永輝超市的股價,似乎不僅沒有受到這次股市波動的影響,而且身上又背上了新的熱點概念。其股價,也從近期低點3月28日的4.48元每股,一度在4月10日盤中攀上6.58元的高點——以這兩個短期極值計算,區間漲幅高達驚人的47%。
機構拋售了什麽?
市場波動最大的4月7日、8日、9日這三天, 與市場火熱的交易相比,一些頭部藍籌股,反而是機構資金流出的狀態。三日累計機構淨賣出的三甲,也是“老麵孔”。
貴州茅台機構淨賣出19.84億元,位列第一。排在第二位的是比亞迪,機構三日淨賣出17.14億元。第三位是東方財富,機構三日淨賣出13.09億元。
此外,機構三日淨賣出超過10億元的,也都是明星股:寧德時代、立訊精密、中興通訊、中國平安、中際旭創。
這樣的結果其實並不“反常”,市場波動的情緒本就來自股票的拋售。這些明星股本就是機構的重倉,在風險因素出現苗頭的時候,無論是希望增持現金,還是將之前的浮盈落袋為安,都可能讓機構出售這些流動性更好的明星股。
或者說,機構的風控字典裏可能找不到“抄底”,但滿篇都是“止損”。他們出售的不是股票,而是係統性風險敞口。
而隨著市場的觸底反彈,機構以及他們背後操盤者的情緒發生變化,買賣的風格也會同步出現微調。實際上,雖然三日累計為淨流出,但在4月9日,隨著市場反攻的趨勢開始出現,東方財富已經是機構淨買入8.83億元。畢竟,隻要交易持續活躍,券商是第一順位的受益者。
但大趨勢不會這麽快就反轉。
如果把區間拉長到4月7日到15日共七個交易日,由於市場情緒不斷變化,科技股概念的持續強勁,七日累計機構淨賣出超過10億元的名單變為六隻股票。貴州茅台、東方財富、比亞迪、立訊精密、中興通訊依然在列。京東方由4月7日、8日、9日三日的累計機構賣出7.2億元,“爬升”到機構淨賣出10.51億元。
不過,這個超10億元陣營中,已經看不到了寧德時代。這隻股票機構資金的買賣博弈更為激烈,七個交易日累計機構賣出壓縮到了3.44億元。
機構資金淨流入的股票是什麽呢?還是看4月7日到15日這七個交易日累計的情況。有七隻股票機構淨買入超5億元。
首位是前麵我們提到的勝宏科技,背靠集成電路概念,雖然機構在4月7日、8日對這隻股票還是淨賣出的狀態,但隨後幾個交易日持續加倉。到4月15日收盤,累計機構淨買入已經達到8.82億元。
其餘六隻股票,有兩隻市值不到百億的小盤股紅寶麗和青島金王,如此量級的資金流入,目前已經對其股價產生了較大的推升。但總市值超2000億元的格力電器和賽力斯也在這個名單之上,分別代表了消費品領域的兩大重鎮:家電和新能源汽車。
4月7日到15日機構合計淨買入超5億元的股票。圖片來源:作者根據Wind提取數據繪製。
散戶抄底情緒洶湧
市場極端拉扯的這段時間,散戶與機構仿佛站在了天平的兩端。最為明顯的又是勝宏科技。隨著4月7日以來的七個交易日機構持續買入,這隻股票也成為散戶賣出金額最大的一隻,合計賣出10.12億元。
表現在股價上也是非常有趣的現象。從4月8日起,這隻股票股價跌一天,又漲一天,上下跳動拉扯。不過其4月15日75.35元的收盤價,與不久前的3月19日觸及的92.99元高點,尚有較大差距。而其650億元的總市值並不算巨大,資金和交易對其股價的影響,後續還會繼續有所體現。
與機構增持格力電器相反,4月7日以來的七個交易日,散戶累計賣出美的集團股票7.31億元。但這並不能說明在資金麵散戶與機構對家用電器賽道有不同的判斷。因為同期散戶也累計賣出了3.26億元的格力電器,而同期機構對美的集團也是淨賣出的狀態,合計3.25億元。
散戶減持的意願,不及增持。換言之,在散戶層麵,“抄底”資金波濤洶湧。整體來看,A股全部上市公司中,這七個交易日散戶淨賣出過億元的股票不過58隻,但同期散戶淨買入過億元的股票卻高達768隻。
散戶們在“買買買”,而且資金能量不容小覷。
4月7日到15日這七個交易日,散戶合計淨買入超5億元的高達78隻。同期,機構合計淨買入超5億元的隻有七隻股票。顯然,相對散戶而言,比較審慎。
散戶合計買入金額最多的前十名的股票,都是中大盤股:立訊精密、東方財富、萬華化學、中興通訊、京東方A均為千億以上市值,中際旭創、北方稀土、永輝超市、中國長城總市值都超過了500億元,體量最小的杭鋼股份,總市值也在400億元以上。
七個交易日數據看,散戶合並買入立訊精密高達26.10億元,位於榜首。這個公司我們前麵也提到了,是機構賣出的重要標的。
立訊精密成立於2004年,總部位於東莞,2010年在深交所掛牌IPO。這家企業位於消費電子、特別是當下方興未艾的汽車電子、機器人業務產業鏈的中遊,也是蘋果“果鏈”的參與者。
很顯然,這隻股票也是這次市場負麵因素首當其衝者。
4月7日開始,機構資金開始持續撤出。4月8日收盤後,立訊精密公告了董事長的公司回購股票提議和副董事長2億-3億元人民幣的增持計劃。緊接著4月9日,召開了針對機構投資者的電話會議,稱“公司國內製造的隻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國,這部分略有影響”。
盡管這未能扭轉機構拋售的態勢,但隨著“跌出性價比”,立訊精密成為散戶買入量榜首,其股價在4月9日觸底27.11元後,也開始回調到30元之上——雖然這個數字距離其2020年10月創造的62.77元股價高位還有不小差距,但也算跟大盤一起,走出了一個V字翻轉。
或者說V字才是常態,鍾擺在“過度樂觀”與“過分絕望”間震蕩的時候,股市每天都在重複上演曆史劇情。而贏家,隻是那些能夠走出人性弱點的少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