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增長第一城,易主了

01

人口增長第一城,又落在了中西部。

日前,貴陽發布統計公報,2024年常住人口660.25萬人,增加19.96萬人,在已公布數據城市中位列第一。

貴陽人口增量,不僅力壓同在西部的成渝,而且超過廣深杭——深圳增長19.94萬、廣州15.1萬、杭州10.2萬人。

作為貴州省會,貴陽的存在感似乎不高,GDP總量離萬億大關依舊遙遠,經濟位次排在50名開外。

但就是這樣一座名不見經傳的普通省會,人口已連續4年增長超過10萬人,且多數來自外地人口的淨流入。

要知道,貴陽隻有600多萬人,約為深圳的1/3強,不到成都的30%,隻有重慶的1/5,但人口增量逼近20萬,增幅之高可見一斑。

雖說普通年份的常住人口,經由抽樣調查統計推算而來,存在一定誤差,但能連續多年保持高增長,足以說明增長的成色。

由於部分城市人口數據尚未公布,貴陽能否坐穩第一城不得而知。

但考慮到東部重點城市相關數據基本都已披露,這意味著人口增長第一城,終究還是中西部強省會的對決。

眾所周知,過去10多年來,人口增長冠軍,一直為廣深杭所霸榜。

如今,風水輪流轉,中西部強省會的虹吸效應開始發力。

2021年至今,人口增長第一城全部花落中西部省會

2021年是武漢,2022年是長沙,2023年是合肥,2024年同樣會在中西部省會中產生。

從東部經濟強市到中西部強省會,這是前所未有的區域大洗牌,也是中西部地區新的機遇所在。

02

中西部省會,人口為何“逆襲”?

改革開放之後,“孔雀東南飛”一直都是人口流動的主旋律。

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地區正是最大受益者,廣東能躍居中國人口第一大省,就得益於此。

不過,隨著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陸續上馬,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等大基建突飛猛進,東西差距隨之而收縮,一眾強省會崛起,逐鹿區域競爭。

可以看到,目前我國20多個萬億GDP城市中,中西部已占據三分之一,重慶、成都、武漢、長沙、鄭州、合肥、西安在列。

近年來,隨著“國內大循環”戰略橫空出世,“國家戰略腹地”的概念不脛而走,中西部產業轉移更呈現加速之勢,人口隨之加速回流。

同樣可以看到,目前我國共有18個千萬人口大市,省會占了占了一半,而中西部城市占了7席,包括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長沙、合肥。

隨著人口持續回流,中西部強省會的人口能級也在不斷躍升。

成都人口逼近北京,挑戰第三城之位;武漢超過天津,西安、鄭州力壓蘇州,而合肥趕超南京、寧波。

與此同時,東部沿海地區,受經濟全球化逆流、全球產業遷移和內陸產業梯度轉移的雙重牽引,對勞動力人口的吸引力有所減弱。

一增一減之下,部分東部省份告別人口高增長模式,西部省份逐步出現人口淨流入。

當然,這裏的淨流入,更多還是本省勞動力的回流,還遠遠談不上對外地人口的吸引,但依舊是人口流動轉向的重要標誌。

這一趨勢,我在《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中稱之為:陸權複興。

03

強省會,正在成為中西部的人口“護城河”。

在已公布數據的城市中,人口增量超過10萬的7個城市裏,6個為省會,其他4個位於中西部地區:貴陽、合肥、長沙、南昌。

有意思的是,這些省會所在的省份,人口多數都出現負增長,隻有省會還能保持高增長。

貴陽所在的貴州省,雖然自然增長率領跑於全國,但2024年總人口還是減少5萬人,而省會卻大增19.96萬人。

南昌所在的江西省,自然人口負增長與人口流失聯袂而至,導致總人口減少13萬人,省會卻大增10.22萬人。

長沙所在的湖南省,常住人口連續3年下降,合計減少83萬人,但省會長沙過去3年合計增加27.4萬人。

不隻是這些省會,武漢之於武漢、鄭州之於河南、蘭州之於甘肅,都是如此。

不隻是今年,過去幾年都是如此,省會人口的高增長與全省人口的負增長,同時出現。

這意味著,強省會正在成為中西部省份的人口“蓄水池”和“護城河”。

對內留住本省的勞動力人口,對外代表全省參與席卷全國的人才爭奪戰。

04

哪些地方更需要強省會?

有沒有想象,人口高增長的省會城市,幾乎都曾高調喊出“強省會”戰略。

早在2021年,貴州就出台文件,支持貴陽打造首位度高的省會城市、影響力大的中心城市、生態性強的功能城市、幸福感足的宜業城市。

同一時期,湖南首次旗幟鮮明地提出實施“強省會”戰略,要求完善省會功能,持續增強長沙的全省輻射力、區域引領力、全國競爭力、全球影響力。

江西更進一步,將南昌擺在了“省會強則全省強,省會興則全省興”的高度,將“做優做強省會城市”,視為推進江西高質量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要求。

安徽雖然沒有明確提及“強省會”,作為副中心的蕪湖直接表態“一城獨大不是春”,但安徽官方也明確強調“支持合肥發展就是帶動全省發展”

可見,雖然強省會戰略普遍麵臨爭議,多中心模式成為發展主流,但許多地方依舊或直接或間接將“強省會”作為發展的圭臬。

正如我在《最“弱”省會,繃不住了》一文所說的:強省份需要多中心,弱省份需要強省會。

中西部地區,如果沒有強省會托底,人口外流的壓力隻會有增無減;資源一旦過度分散,很容易淪為一盤散沙。

可以設想,四川如果成都,安徽如果沒有合肥,湖北如果武漢,河南如果沒有鄭州,人口流失的局麵恐怕隻會更加糟糕。

萬事都要邁出第一步,先通過強省會守住全省人口的基本盤,再想著如何爭搶省外的高學曆人才,才是務實之道。

不管強省會戰略如何演變,省會托底全省的局麵隻會有增無減。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