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金條賣斷貨,有消費者“脫手”6斤收藏金套現

3月31日,國際黃金價格再度刷新曆史紀錄,現貨黃金價格突破3100關鍵點位,達到3117.87美元/盎司,漲幅為1.09%。與此同時,COMEX黃金期貨價格也攀升至3150.7美元/盎司,漲幅為1.17%。

受此推動,國內四大行投資金條價格突破740元/克大關。其中,建設銀行投資金條報價達747.5元/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農業銀行等金條產品價格也同步跟漲。此外,周大福、老鳳祥等品牌足金飾品價格普遍飆升至935元/克以上,較年初漲幅近20%。

隨著金價持續衝高,市場呈現出明顯分化現象,“賣斷貨”與“回購潮”並存。

一方麵,銀行投資金條頻現“售罄”狀態。3月31日,工商銀行App顯示,如意金條、龍年金條以及喜字龍鳳金條等出現暫時無貨。另一方麵,部分投資者選擇高位套現,有投資者向時代財經透露其購買的投資金條現收益已翻倍,“此時落袋為安更穩妥”。

圖源:圖蟲創意

然而,也有不少投資者對當前金價望而卻步,擔心現在入手會被套牢。投資者在“套現”與“入手”之間徘徊。

博通谘詢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王蓬博向時代財經稱,從國際地緣政治角度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需求將持續上升。對希望通過多元化投資降低整體風險的投資者來說,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黃金。他建議投資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黃金投資渠道,比如實物黃金、紙黃金或黃金ETF等。

工行投資金條頻繁“賣斷貨”,購金需預約

近期,銀行投資金條頻現“售罄”狀態,引發市場關注。相比黃金首飾動輒超900元/克的價格,實物投資金條價格在740元/克上下,顯得更加“平易近人”,因此獲得消費者青睞。

3月31日17時,工商銀行App顯示,如意金條、龍年金條以及喜字龍鳳金條等產品均出現“暫時無貨”狀態。不過,經過及時補貨,當日19時,時代財經發現相關商品庫存已恢複供應,重新顯示為“有貨”狀態。

圖源:工商銀行手機APP

實際上,早在幾日前,工商銀行的5克、20克、50克等小克重如意金條庫存就已告急。時代財經以客戶身份聯係工商銀行廣州多家支行,均被告知目前網點暫無100克以下實物投資金條。工商銀行廣州某支行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僅剩200克、1000克的金條,小克重的金條如10克、20克和50克均需預約。

“購買黃金需要聯係客戶經理預約,但目前小克重的黃金都有客戶經理在排隊預約,等待省分行調貨,快的話一兩周就能到貨。”上述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表示,這種現象在傳統旺季之外實屬罕見。

工商銀行是國內最早開辦黃金業務的商業銀行之一,“如意金”銷售額在同業中穩居前列,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然而,近期社交平台上不少投資者反映,工商銀行網點線下提實物金困難,需要預約很久。

圖源:小紅書APP網友發帖

“工商銀行如意金線下一直沒貨,好不容易攢的積存金,聯係網點提實物金條一直沒貨。”投資者舒鬱(化名)向時代財經稱,其所在區域工商銀行網點小克重實物黃金近期暫無現貨。

盡管工商銀行投資金條供不應求,但其他銀行的投資金條仍有庫存。建設銀行手機App顯示,該行投資金條有50克和100克規格,3月31日價格均超過747元/克。建設銀行北京某支行工作人員透露,手機銀行平台僅提供 50 克與 100 克規格的投資金條。近期,網點上架了更小克數澆鑄類投資金條,其定價和建設銀行手機APP現有投資金條一致 。

圖源:建設銀行手機APP

農業銀行手機App顯示,該行傳世之寶標準壓製金條有20克、50克、100克、200克、500克和1000克等不同規格。截至發稿時,上述規格的金條均有庫存,價格約740元/克。此外,交通銀行沃德金等多規格黃金實物仍顯示有貨。

“現在年輕客戶更傾向將黃金視為抗通脹資產。”某股份製銀行貴金屬業務工作人員分析,投資金條相較黃金首飾每克150-200元的溢價,更有性價比,以及更透明的回購機製,部分投資者更為青睞。工商銀行“如意金”係列因支持積存金兌換實物、支持跨區域調撥等便利服務,尤其受到“攢金族”歡迎。

據中國黃金協會相關數據,相較黃金首飾,2024年金條、金幣更受消費者追捧。

數據顯示,2024年,我國黃金消費量985.31噸,同比下降9.58%。其中,黃金首飾532.02噸,同比下降24.69%;金條及金幣373.13噸,同比增長24.54%;工業及其他用金80.16噸,同比下降4.12%。2024年,由於國際局勢動蕩、衝突加劇,黃金避險保值屬性凸顯,金條銷量出現大幅上升。

黃金回購業務火爆,有投資者收益翻倍離場

隨著金價屢創新高,黃金回購的生意也極其火熱。高金價激發了居民的變現需求,尤其是那些在前些年購入黃金的投資者,紛紛選擇在高位套現。

目前,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等近10家銀行都在積極推動黃金回購業務。在金價大幅上漲之際,工商銀行、農業銀行等多家銀行在微信公眾號發文推廣黃金回購業務,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多家商業銀行客戶經理向時代財經透露,銀行回購實物黃金,一般僅針對本行銷售產品,且需發票、證書齊全,部分銀行還要求包裝未拆封。此外,多數銀行僅部分指定網點支持實物金條回購,不少網點隻接受代保管未提取的黃金回購。

不過,也有銀行放寬了黃金回購的範圍。以工商銀行為例,其推出了“非工行品牌金條工行收”的回購服務,除了工行自營品牌金外,還支持農業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等其他14家銀行的品牌金條、中國黃金和山東招金發行金條以及成色Au99.0(含金量99%)以上的其他實物黃金產品。

此外,其他回收渠道的黃金回購生意也較為火爆。部分品牌金店也提供黃金回收業務,周大福某門店店長透露:“我們回收不限製品牌,門店最近一個月回收量同比翻番,有位客戶一次性變現了6斤收藏金條。”中國黃金則推出線上回購服務,通過順豐保價寄送、專業機構檢測後,很快能到賬。

“我在2020年以每克350元左右的價格購入了一批金條,現在每克漲到700多元,收益率超過100%,我覺得是時候套現了。”一位來自上海的投資者李先生(化名)表示。像李先生這樣的投資者不在少數,他們選擇在金價高位時賣出,鎖定利潤。但另一邊,深圳的張女士(化名)仍在糾結:“現在入場像追高,可又怕錯過黃金牛市。”

廣州某股份製銀行客戶經理表示,近期谘詢黃金業務的客戶中,約50%猶豫是否入場,30%選擇定投積存金,僅20%果斷加倉。

“黃金投資的固定收益有逐漸走低的趨勢。對於保守型投資者而言,建議選擇積存金這類較為穩健的投資方式。通過定投實物黃金,能夠有效平攤成本,降低金價短期波動帶來的風險。”王蓬博向時代財經稱。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