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梁文鋒急招CFO,要融資了?

“給你們投了這麽多錢,為什麽沒有給我們投出梁文鋒?”

自從年初DeepSeek火了之後,各地開展了一輪又一輪自省會,拿著政府引導基金的VC們,少不得被LP們問上一句。

“好在梁文鋒目前沒有開放融資,所有機構都沒投進去,要不然真的很難向上交代。”某華南機構合夥人告訴融中記者。

不過,就在最近,DeepSeek放出了多個財務相關的崗位,涉及CFO、COO、財務副總裁、財務總監。

一時之間,市場傳出消息,梁文鋒真的要開放融資了?

就在2月份,DeepSeek曾被傳出考慮首次外部籌款,並引起了包括阿裏巴巴、國有基金在內的多個投資者的興趣。然而,這些融資消息被證實為謠言。

DeepSeek的創始人梁文鋒在接受采訪時表示,盡管他曾嚐試尋求外部投資,但考慮到與風險投資機構商業化的回報目標存在本質差異,他最終擱置了這一想法。目前,DeepSeek的初創資金由幻方量化慷慨提供,並且尚未向外界開放融資窗口。

這一次,招聘數個財務方向的崗位,梁文鋒和DeepSeek準備好了嗎?

招聘崗位顯示,除了AI技術相關崗位之外,這一次DeepSeek首次對外放出了數個財務相關的崗位,從普通級別的財務總監一路向上到CFO。

CFO(首席財務官)是一個在企業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的職位。不僅僅是負責財務管理的高級會計職位,更是公司戰略製定和決策過程中的關鍵參與者。

市場猜測此次招聘的目的,似乎為了開放融資做準備。無論計劃推進情況如何,投資人們已經率先沸騰了。

“這要是投進去,升職加薪,不是手到擒來嗎?”一位早期投資人表示。

“到今天都沒見過梁文鋒”

成立以來,DeepSeek未曾進行任何一輪融資。這也讓整個投資圈傳出“VC錯過DeepSeek”的說法。最有意思的是,這種遺憾,讓DeepSeek北京辦公室樓上的百度風投一度很尷尬,同在一棟樓辦公都沒有投進去的質疑,百度風投也不得不馬上出麵澄清。

百度風投CEO高雪就表示:“我們就是在DeepSeek樓上的VC。”高雪透露,DeepSeek於2024年5月入駐融科資訊中心的第一時間,百度風投便拜訪了其相關負責人,並保持友好互動。“由於幻方量化基金的大模型業務沒有拆分獨立融資計劃,所以和其他VC一樣,百度風投目前沒能成為DeepSeek的投資人。”

沒投進這樣一家在全球技術領域都有話語權的超級現象級企業,誰能不後悔?!

直到今天,整個VC圈還在反思為何會錯過DeepSeek。

“我在一年多前找了三撥人,想通過他們找梁文鋒(DeepSeek創始人)見麵,但都被拒絕了。拒絕見麵的理由大概就是,認為我們沒有創新精神,道不同不相為謀。”就在日前的“亞洲青年科學家基金項目-上海前沿科學交流會”上,當談到下一代顛覆創新時,五源資本創始合夥人劉芹回憶。

“那我的待遇比你‘好點’,因為芯片算力的緣故,我跟DeepSeek的人有過交流和後續溝通。”璞華資本管理合夥人陳大同緊接著打趣說道。

梁文鋒火了之後,很多機構各種打聽他的聯係方式,目的就是見一麵。找關係、探門路,今年2月份,一些早期投資人忙得不可開交,投資人也幻想,“這個項目我要是搞定了,那升職加薪還不是手到擒來?!”

但結果,誰也沒見到梁文鋒。

不過市場上的消息沒停過,此前,就曾傳出梁文鋒和阿裏、騰訊曾有接觸,探討潛在的合作機會,但梁文鋒表示現在並不急於融資,因為擔心外部投資者會幹預公司決策。

事實上,梁文鋒並非沒有進行過融資推薦。2023年之後,DeepSeek曾向多家風投機構推銷自己,包括一些外國公司,但這些機構因看不到明確的回報路徑而拒絕投資。盡管隨著最近R1模型的崛起,有更多投資者表示了興趣,但梁文鋒在考慮公司長期戰略時拒絕了他們。

“沒投進去非常遺憾,但是隻要梁文鋒開放融資了,我們一定會盡力追進去。”上述早期投資人直言。

但麵對融資,“你們能給多少估值”的問題,該投資人沉默了一下,“我們認為超過100億估值可能是有的,雖然大家都會考慮風險平衡,但是LP對這個項目的渴望,可能會讓大家願意承擔更大的風險。”

“哪怕貴一點。”他說。

梁文鋒,要開放融資嗎?

就在最近,市場上傳來新消息,DeepSeek似乎正在招聘CFO、財務總監等數個財務方向的崗位。

一時之間,大家紛紛猜測,難道,終於等來DeepSeek融資了?

先不急。

事實上,DeepSeek目前的資金來源大多來自幻方量化。幻方在量化方麵表現不俗,也為DeepSeek賺取了不少“零花錢”。

在2015至2020年間,幻方的量化基金表現顯著優於市場,回報率有時比股市基準高20至50個百分點。到2021年,幻方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約140億美元。

然而,基金業績隨後下滑,到2021年底,多個幻方產品較近期高點下跌超過10%,公司不得不向投資者道歉。其旗艦基金在2022年和2023年均繼續錄得虧損,但仍跑贏了追蹤基準。

兩年前,幻方基本停止接受新投資,並從2024年中開始鼓勵部分投資者贖回。截至去年底,幻方管理資產規模已大幅縮水。

2023年4月,幻方宣布戰略轉型,成立DeepSeek作為獨立組織,將量化基金業務的幾乎所有收入投入AI開發。但在商業化的道路上,DeepSeek似乎還沒有找到平衡收益和理想的“兩全方案”。

此時招聘財務相關崗位意在融資,看上去順理成章,但也可能是為了更良好的企業資金結構,幫助DeepSeek走上快節奏發展之路。

從目前看,DeepSeek並不差錢。

2016年,幻方管理的資金規模已經大約10億元。2017年,達到30億元。2019年,超過百億元。巔峰期是2021年,規模達到1000億元人民幣。當時,梁文鋒也對外講過壓力很大,因為“如果一年跑贏指數低於25%,投資人是不滿意的。”

因為不是上市公司,幻方的收入不公開,但外界從可以查到的資產規模和產品收益來推測,幻方這幾年的管理費在每年10億左右,業績提成好的年份可能在幾十億。近年來,幻方已經很少對外募資,基本都是自有資金。

梁文鋒和幻方也基本秉持著中國量化基金的傳統,會定期做公益。據相關數據,2022年幻方量化共計向慈善機構捐贈2.2138億元;梁文鋒個人以“一隻平凡的小豬”的名義向慈善機構捐贈1.38億元。

就在上周四,胡潤研究院發布了《2025胡潤全球富豪榜》,今年40歲的DeepSeek創始人梁文鋒第一次上榜。

在AI領域,梁文鋒和OpenAI 39歲的SamAltman分別以330億元和130億元人民幣的財富首次登上胡潤全球富豪榜。值得一提的是,梁文鋒的財富比Sam Altman的兩倍還多。

胡潤百富董事長兼首席調研官胡潤表示,“梁文鋒持有DeepSeek超80%的股份,如果DeepSeek達到OpenAI如今的一萬億估值,他有望成為中國首富。”

憑借著DeepSeek在AI領域的成功,梁文鋒此前就被外界認為很有可能成為全球超級富豪之一。今年2月彭博社對7位初創公司創始人及AI專家的調研顯示,預計DeepSeek的估值在10億美元到1500億美元之間,估值區間的中間值為20億至300億美元。

AI賽道競爭,走入白熱化

不久前,頂級風投Orbit Startups創始合夥人賓威廉在聊到中國投資圈時還形容,“現在大概有一半的(中國)VC都撐不下去了” 。

但DeepSeek,似乎讓整個投資行業再一次興奮起來。

“我們現在的策略是,圍繞著DeepSeek投。”上述早期投資人告訴融中記者,“DeepSeek沒有尋求融資,這是大多數頭部投資人的遺憾,如果DeepSeek之後開放融資,相信不論多少錢他們都願意參與,但是當下,似乎也找不到與DeepSeek可以合作的地方。”

這一背景下,量化出發的大模型、浙大係創業者,甚至幻方離職員工,都成了投資人的目標,真正地“圍繞著DeepSeek進行投資。”

2025開年以來,一級市場的動作也透露了一些風向:先是隨著DeepSeek需求爆棚而走紅的AI Infra公司們紛紛宣布新的融資情況;之後具身開始變得火熱,2月20日,星海圖宣布完成新一輪A輪近3億元融資,3月6日,智平方完成新一輪過億元Pre A+輪融資。同日,國內團隊發布的通用型AI Agent產品Manus AI深夜刷屏,又把Agent推向台前。與此同時,中國科技資產在海外二級市場得到重估,VC圈也在熱議著“IPO開閘”的傳聞,多家VC機構開始久違的擴招。

伴隨著DeepSeek生態,整個賽道都火熱起來。

最先傳出上市傳聞的是智譜。

3月3日,智譜AI發布公告稱,完成新一筆金額超10億元人民幣的戰略融資,參與投資方包括杭州城投產業基金、上城資本等。僅10天,又傳來智譜獲得珠海國資華發集團的戰略融資。幾天後,成都宣布戰略投資智譜。

16天內3輪地方國資戰略融資,市場震動。頻繁融資的智譜被傳即將上市。

自從DeepSeek橫空出世,智譜在內的AI六虎境遇尷尬,除了天價估值讓後續輪融資的投資方難以接盤,從技術角度上看,DeepSeek似乎已經掌握了絕對的話語權。

從Kimi、零一萬物、百川智能到智譜AI,這些初創企業有的嚐試多條業務線,有的試圖削減支出,並停止大語言模型的“預訓練”,采用DeepSeek的模型;還有一些在專注於拓展企業銷售業務的同時,將希望寄托於首次公開募股(IPO),以維持其高資金投入的增長模式。

今年來,包括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均被傳團隊動蕩,放棄技術大模型。大模型賽道更加白熱化的競爭,讓商業化成為每一家的最大挑戰。月之暗麵的聊天機器人Kimi也麵臨著挑戰。報道還透露稱,月之暗麵正在削減Kimi的營銷支出,轉而專注於模型訓練,以複製DeepSeek的突破性成功,並提高其聊天機器人的性能。近期,公司試圖通過邀請用戶向Kimi發送虛擬禮物以賺錢。

“中國LLM市場正在迅速整合,集中在少數幾家領先者手中,” Hugging Face的工程師王鐵震表示:“DeepSeek促使許多公司將資源重新導向應用,而不是基礎模型開發。”

此前,智譜曾宣布拿下了某“一帶一路”國家的海外訂單,價值千萬美元。與此同時,隨著三星等大單的簽訂,智譜節後不到一個月,收入已經過億。

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商業化落地,再或是融資加速,市場都在猜測,智譜似乎正在積極向資本市場靠攏。

理由很簡單,誰能率先上岸,拿下“大模型第一股”的稱號,誰就能在牌桌上更有一點優勢。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