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市場全天震蕩調整,創業板指領跌。截至收盤,滬指跌0.67%,深成指跌0.57%,創業板指跌0.79%。
板塊方麵,貴金屬、影視、多元金融、創新藥等板塊漲幅居前,草甘膦、化學原料、化肥、風電等板塊跌幅居前。
個股跌多漲少,全市場超4300隻個股下跌。滬深兩市全天成交額1.12萬億元,較上個交易日縮量717億。
量能萎縮,指數卻大致橫住,究竟是什麽信號?
Wind數據顯示,截至今天收盤,全A成交額連續5天不及5日均量。
全A平均股價本周下跌2.28%;振幅僅3.11%,為2月中旬以來最低水平。
縮量,通常意味著市場交投熱情下降,短線賺錢機會隨之減少。某主杯實盤大賽公布的數據顯示,全體選手的總收益(2月10日以來)上周起由盈轉虧,並持續走低,也符合這一規律。
雖然短線情緒偏冷,但大盤指數仍“穩中有升”。截至周五收盤,三月僅剩1個交易日了,萬得全A月內累漲0.45%,月線二連陽的概率很大。
難道真應了前券商首席經濟學家李大霄近期提出的新概念,A股進入了“無量牛”狀態?
全A成交額再創階段新低 能否再次“地量見地價”?
李大霄老師在其公眾號上的原話是這樣:“無量牛的意思是,好股票會繼續表現,差股票就會下跌。”
引申一下,“好股票”長期上漲的趨勢,不易受短期波動幹擾,反而會在低迷行情中脫穎而出。好股票越多,大盤自然也更容易走牛。
結合近期盤麵來看,我們認為,其提出這個概念的本意,顯然不是“因為無量所以牛”,而是更偏向“明明無量仍有望(走)牛”的一種樂觀預期。
換句話說,還是“地量見地價”。
如果新地量帶來的“地價”,相較舊“地價”漲了——何嚐不是走牛呢?
Wind數據顯示,全A成交額上一輪低穀期,發生在今年年初(1月3日至1月13日),1月13日跌破1萬億元,錄得最低值。
這段時間,市場經曆了元旦前後的大跌,然後漸漸企穩。
1月13日正是一次標準的“地量見地價”。第二天,市場放量大漲,開啟新一輪上攻。滬指由3160點最高漲至3426點。
而結合日K圖來看,有趣的點在於:
3月20日至今,大盤同樣在縮量中走低、企穩,K線形態與前一輪“地量”期頗為相似。今天收盤的實際價位,較當時的低點高出約9%。
那麽,已知今天全市場11450億元的成交額,再創階段新低。
試問,下周某天,市場能否複刻1月14日的劇情,開啟放量反彈,由“無量牛”轉為“放量牛”呢?我們拭目以待。
平安證券研報指出,臨近“四月決斷”,A股市場受前期AI浪潮催化的快速向上及補漲動能邊際趨緩,但政策落地和產業變革仍有望逐步帶來基本麵的邊際改善,支撐市場中期向上動能,企業盈利的確認將進一步驅動行情縱深分化。
結合AI產業變革的敘事邏輯和行業景氣度對比,結構上繼續建議關注AI+主線下有基本麵支撐的板塊(TMT/機械設備/國防軍工/創新藥等),以及直接受益於政策利好、估值性價比較高且基本麵預期可能邊際改善的順周期優質資產。
影視ETF午後異動領漲
板塊方麵,今天領漲的主要有三類:
1)全天走強的貴金屬
2)午後爆拉的影視院線、傳媒
3)延續昨日漲勢的醫藥板塊
受此影響,場內ETF漲幅榜也呈相似格局:黃金股ETF、影視ETF、恒生創新藥ETF排到了前三。(注:相同指數ETF僅顯示最活躍的一隻)
金價的強勢表現,大家有目共睹,這裏不多展開。
對於影視板塊,甬興證券表示,隨著市場逐步回暖,觀眾重燃觀影熱情,新一年的電影市場將有望重新迎來繁榮。看好影視板塊的複蘇以及國潮動漫持續火熱催化下的IP穀子經濟,建議關注影視板塊。
招商證券指出,《哪吒2》徹底抬高了單部電影的票房天花板,也極大地促進了電影票房的快速增長,一季度國內票房收入已經超過200億元,預計對於院線公司貢獻較大,相信院線公司的一季報業績非常值得期待,近期調整時可以重點關注。
對於醫藥板塊,海通證券認為,隨著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產業發展的政策提出,各種配套政策也在陸續落地,展望未來,一方麵期待政策為真創新的藥物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麵看好醫保局和商保公司的協作,通力打造1+3+n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係,打開支付端新空間,建議關注產業鏈的機會。
投資有風險,獨立判斷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