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女首富,掀起內部反貪風暴

“這個公司離開了誰都可以重新組織,唯一離不開的是我這個創始人。”

“所有貪腐人員無論職務高低,必須在3月31日前限時交代問題、提交辭呈。”

3月3日,山東企業華熙生物,公開發布董事長趙燕的周一內部講話全文,其言辭犀利,引發市場關注。

事後,華熙生物對鹽財經記者表示:“從嚴治理組織是華熙生物董事會的一貫要求。”

趙燕內部講話全文節選/圖源:華熙生物

麵對鹽財經記者提出的業績承壓等具體問題,華熙生物未作答複。兩名曾與媒體建立聯係的華熙生物公關人員,均告訴記者“因個人原因已離職”,並表示不方便評價公司其他信息。

事實上,此番“刮骨療毒”並非空穴來風。自去年以來,這家被稱為“玻尿酸大王”的國內傳奇醫美企業,輿論危機頻出,技術骨幹接連離退,業績大幅下滑。

2月27日晚間,講話事件的3天前,華熙生物發布2024年度業績快報公告,被業內銳評為“最差成績單”:營收53.71億元,同比下降11.6%;歸母淨利潤1.64億元,同比下降72.27%;扣非淨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降79.36%。

圖源:‍‍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業績快報公告

在麵對眼前這個親手培育了20多年的企業,刹那間變得傷痕累累時,掌門人趙燕在總裁辦公會上,表現出了顯而易見的愕然和痛楚。

那段引起軒然大波的3600餘字簡短講話裏,“問題”出現了15次,“變革”出現了12次,“危機”“淘汰”各出現了5次。

痛定思痛,趙燕決定從對研發端為主的工作走到經營工作一線,“尤其是消費品經營工作的一線”,更是不留情麵的刀刃向內,堅稱要“重返創業型組織”。

華熙早年其實是以房地產發家,其背後的華熙國際集團是北京奧運五棵鬆體育館的投資建設者。在地產仍是黃金時期的2000年,趙燕就頗有遠見地重投入醫美。自2019年在科創板上市後,華熙生物股價一路上漲,市值一度超過1500億元,趙燕也一度成為山東女首富。

但如今,華熙生物何以從尖子生般的平步青雲,一步步陷入叢林沼澤?

01

失控

華熙生物失控了。

即便是外部人員也能窺見一二。華熙生物官微在2023年發布32篇內容,全部為官方新聞通報和獲獎信息,但在2024年以後,6月、10月,及2025年3月,連續發布了多封聲明、致信、講話,均直指內部團隊管理問題。

3月6日,華熙生物官方書麵回複鹽財經記者:“從嚴治理組織包括對生命科學的長期信仰、對專業的追求和堅持,以及清廉高效的組織人才建設。對以上幾方麵的程度和評估,我們沒有一個精準的答案,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趙總對以上三點的現狀並不滿意,所以才提出明確的要求。”

不隻是趙燕不滿意,兩年以來,華熙生物的多個表現令投資者信心挫傷:一是核心技術人員頻繁離退——去年以來相繼有7位高管職位變動,其中5位是技術相關。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以來,華熙生物原核心技術人員馬守偉、王勇誌因個人原因辭去公司職務;副總經理劉愛華、原核心技術人員欒貽宏不再直接負責研發相關工作。

但最“重磅”的人事變動公告發生在今年1月3日,華熙生物公布其董事、副總經理及核心技術人員郭學平博士因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正式辦理退休手續,自該日起不再擔任公司副總經理職務。

圖源: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副總經理兼核心技術人員退休離任的公告

郭學平與趙燕結識於2000年北京大學的EMBA研修班,正是他第一次告訴趙燕,透明質酸分子(即玻尿酸)的用途。隨後,趙燕以1200萬的價格收購了已連續數年虧損的山東福瑞達50%的股份,與郭學平正式建立深度合作,開始醫美商業化轉型。

可以說,華熙生物的成立與他們二人息息相關,郭學平與趙燕幾乎等同於引擎與方向盤的共生關係。在此前的多次報道中,郭學平的頭銜是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

但在退休公告中,這一頭銜沒有再出現,公告還指出,“公司決定郭學平無需履行離職後競業限製義務”。

除了高管變動,華熙生物還疑似出現“離職潮”。

社交平台小紅書中出現了多條“離職華熙生物”的筆記;而上述兩位曾與媒體聯絡的公關人員,均在未確定下家的情況下離職。

社交平台上出現‍多條“離職華熙生物”的筆記

從2024年發起的公司內部結構變革,花去了華熙生物超2.7億元資金,這順勢引出了下一個問題——第二個讓市場擔憂的表現是,華熙生物在2024年遭遇市值縮水、業績暴降,二股東國壽成達減持,創利能力顯著下滑。

自2021年股價高點至今,華熙生物市值一度蒸發超84%。

財報顯示,曾占營收六成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如潤百顏、誇迪)收入連續兩年降幅超18%,2024年上半年同比驟降29.74%,金字招牌淪為業績下滑的主要“拖累”因素。

華熙生物的功能性護膚品業務(如潤百顏、誇迪)收入連續兩年下降/圖源:潤百顏

2024年第四季度,華熙生物上市以來出現首次單季虧損,按預計淨利潤計算,虧損約1.87億元-2.16億元。‌雖然華熙生物將此歸因為“戰略主動調整”,包括組織架構升級、研發投入增加(合成生物技術投入超1億元)以及供應鏈改造等長期布局。

但趙燕的發言還是暴露了,華熙生物的內核也沒有那麽穩定:“每當發展速度快的時候,就會有人開始飄了,以為是自己本事大......華熙生物最近兩年有比較大的業績調整,這樣的調整有一部分原因是市場的原因造成的,更大的有一部分原因是我意識到我們組織、人才沒有跟上時代的變化而主動踩了刹車。”

以人才起家的公司,再次回到了人才的問題。

02

熵增

在趙燕的講話裏,還出現了一個關鍵詞:“熵增”。

這個熱力學詞匯,如今廣泛地用於企業管理之道。熵,簡單來理解,是一個衡量係統無序程度的物理量。

2019年,華為大學出版的《熵減:華為活力之源》中寫道,任正非認為:對於企業而言,企業發展的自然法則也是熵由低到高,逐步走向混亂並失去發展動力。

曾經具有先鋒精神的華熙生物也不可避免地滑向混亂,趙燕對此非常介懷。她在講話開頭中提到了Deepseek和馬斯克的效率改革,認為這兩件大事說明了“一個年輕、有技術夢想、有責任心和專業技術能力的團隊可以有多大的爆發力”。

在後麵的發言中,則能看出來趙燕實質是在借熱點懷念她自己的創業時代。“25年風風雨雨,靠生物科技站在時代前列。”

從海南賣“爛冰箱”發家,趙燕一手打造起華熙商業帝國,服裝、文體、再到拿下2008年奧運會體育館的大項目。她經得起冒險,而且永遠不會將自己套在單一賽道上。

2019年11月,紮著雙尾辮去科創板敲鍾的那一刻,趙燕正憑借故宮口紅備受追捧,那時的她可能沒有想過,玻尿酸能維持自己青春的麵貌,卻擋不住公司陷入臃腫和疲態。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圖源:華熙生物官網

財報顯示,2020-2023年,華熙生物的管理費用從1.62億元增至4.92億元,增幅203.70%;銷售費用從10.99億元增至28.42億元,增幅158.60%。

到了2024年三季度,企業銷售費用同比下降16.04%至16.31億元,但銷售費用率為42.09%,遠高於同行水準。

而就在2月底,有多家媒體報道,華熙生物子公司卷入青島稅務“虛開發票”事件。不過,對此事,華熙生物對新京報回應稱,官方網站沒有相關通報,“未收到相關部門的任何通知、詢問或檢查要求”。

華熙生物辦公園區/圖源:華熙生物官網

但這一事件已然引起風波,也可能加速內部反腐行動,避免合規問題擴大化。

另則,推動華熙生物官方微信從新聞播報轉向“致信”的關鍵節點,是去年其旗下子品牌誇迪主理人枝繁繁高調離職,並公開發視頻稱被華熙生物霸淩。這一番拉鋸,以枝繁繁再創業公司被注銷結束。

在講話裏,趙燕沒有談到具體事件,隻將其總結為高速發展帶來了豐盈的財務資源,團隊濫用外包,層層下放,滋生了腐敗、利己、走輕鬆捷徑的思想。

此時,距離她給出的“貪腐辭職”最後通牒,還有20餘天。社交平台上風聲四起,有疑似內部人員給出種種高管清查猜測,但華熙生物尚未有進一步公開動作與回應。

03

巨變

從種種表現來看,這是一起毫無疑問的製造業“反貪”事件。但趙燕的講話,信息量遠不止於此。

在多次對內部的警告與訓誡中,她同時表現出了對AI時代到來的興奮與警惕:“全球生命科學未來10年會在AI的賦能下出現波瀾壯闊的發展,消費品業務的獲客和消費者決策鏈路也會發生巨變。”

在華熙生物眉頭緊皺、霹靂變革的同時,他的老對手愛美客和昊海生科,也頻頻傳出股東減持和淨利連降的消息。有業內認為,醫美行業的高增長神話已經成為過去式,陣痛期已經到來。

據Wind數據,2024年醫藥生物行業總市值的縮水幅度達到14.3%。行業困境已經跌跌撞撞地到來,遠比內部問題來得還要嚴峻和不留情麵。

2024年醫藥生物行業總市值大縮水/圖源:pexels

這也是趙燕要堅持“重返創業”的更深層原因,Deepseek在過去的一個月給市場帶來的衝擊,也蔓延到了這位“不服老”的女企業家頭上。

早在2007年,華熙生物就成為了全球最大、市占率最高的玻尿酸企業。2008年在港股上市不順後,才在2019年轉投科創板,彼時其玻尿酸原料仍占據全球39%的市場份額,居全球首位。

2021-2023年間,華熙生物原料產品營收增速分別為28.63%、8.31%、15.22%。

華熙生物各季度業績增速

但僅僅是原料大王,撐不起一個上市公司的熱灶,況且玻尿酸的毛利率已經在不斷下壓。趙燕此前看好的醫美業務增長勢頭,於整體業績增長而言仍無托舉作用。

AI能否真正的幫助華熙生物脫困?《2023中國醫美技術白皮書》顯示,全國87%的醫美機構已引入AI技術,但僅有23%真正應用於臨床決策。這反映出AI技術與實際醫療場景的融合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此外,根據《中國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年度報告(2023)》,醫療美容行業依舊存在消費套路多、消費者維權難、醫美產品質量難保證等一係列問題。新賽道下,監管治理短板亟待補齊。

醫療美容行業依舊存在對消費者不利的一係列問題/諾言製圖

在趙燕鏗鏘反腐的當日,華熙生物的股價略有回調。這樣的戰略決心,確實容易引發市場激動,但這也意味著,短期業績波動與執行風險仍然值得警惕。

今時今日的房地產市場,已與曾經的盛夏相去甚遠,趙燕卻似乎激情如昨。鬥誌滿滿的華熙生物,能否在醫美行業再次實現絕地反擊?

講話的最後一部分,她透露了可能在組建新的核心團隊,或引入新鮮血液:“大家會很快見到新的同事,對於公司來的新人,我在此也告誡大家,做一個正直、專業、充滿正能量的人,不會被任何一個對手抓住把柄打倒的人。”

這一場仗,無論結果如何,確實值得期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