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美元指數大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在岸和離岸市場迎來大漲。
3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接連升破7.26、7.25、7.24、7.23關口,盤中最高升至7.2233,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一度漲幅超400點,16時30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日間收盤報7.2306,較上一交易日上漲343個基點。
離岸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同樣升破7.23關口。
3月11日,更多反映國際投資者預期的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盤中同樣接連升破7.26、7.25、7.24、7.23關口,盤中最高升至7.2268,較前一交易日大漲365點。
3月11日,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大跌,日內跌幅一度達到0.5%。
“包括今日在內,近幾個交易日人民幣對美元波動上行,主要是受美元指數大幅下跌影響,近期非美貨幣普遍升值,人民幣也隨之走高。不過,近期美元指數大幅下行,人民幣升值幅度比較有限。可以看到,上周美元指數下行3.4%,而在岸人民幣升值0.63%。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在此期間人民幣中間價變化不大。這一方麵有助於控製人民幣對美元匯價波幅,穩定市場預期,同時也能適度釋放貶值壓力,增強後期人民幣韌性。”東方金誠研究發展部王青指出,總體上看,當前匯市存在人民幣匯率波動幅度顯著低於美元波動幅度的一般模式,無論是在升值還是在貶值過程中。這會帶動CFETS等三大一籃子人民幣匯率指數保持在穩中偏強狀態,進而體現監管層“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的控製目標。
浙商證券指出,短期來看,預計美國經濟數據將繼續走弱帶動美元下行,3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壓力將階段性緩解。從1月起,美國係列經濟數據包括零售、製造業PMI、成屋銷售等相關數據連續低於預期,進口增速則明顯走強,帶動美國一季度GDP增長預期明顯走弱。
興業研究在最新研報中認為,當前市場關注的焦點從美國轉向歐洲,非美貨幣仍處在反彈的波段中。人民幣收盤價正在向中間價收斂,並軌後有望進一步打開人民幣升值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