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晚,博鼇亞洲論壇在京舉辦“2025新年展望”活動,博鼇亞洲論壇副理事長周小川出席並發表新年展望致辭。本文來源:博鼇亞洲論壇官網tank)
周小川最新發言:2025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今天我們一起展望2025年,借此機會,我想簡單談談2025年世界的變與不變。
我們知道,2024年,世界局勢變亂交織加速演進。俄烏、巴以等地緣衝突持續,關稅戰、脫鉤斷鏈破壞經濟全球化進程。2025年,我們仍需要準備應對巨大而深刻的“世界之變”。
首先,國際大環境仍將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大國競爭,世界分裂,信任缺失,合作下降,世界難以形成合力應對人類重大挑戰。美國新一屆政府即將開始運作,對世界的影響值得關注。主要西方國家麵臨國內大選和內部政治經濟壓力,其政策溢出效應將給世界帶來衝擊。新的一年,轉型將成為貫穿全球議程的重要特征。
其次,2025年世界經濟複蘇充滿變數,產業鏈被迫重塑。美國已對主要貿易夥伴提出加征關稅的威脅。貿易、科技“脫鉤斷鏈”進一步導致貿易陣營化,全球產業鏈可能加快重塑。同時,全球公共債務即將突破100萬億美元,將加大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外部融資成本和匯率貶值壓力,債務給發達國家的財政可持續性帶來挑戰。數字化加密資產對全球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影響需要警惕。
第三,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加速進階,人工智能助力科學探索,AI存在反噬人類的現實威脅。AI引領的新技術革命已成為當今社會進步發展的重要引擎。AI一方麵輔助科學研究,另一方麵快速擴大應用場景。主要國家在數據、算力、算法和能源上的投入巨大,競爭激烈。但是,正如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指出的,人類命運不能交由算法決定。AI的發展可能存在不與人類的需求和價值觀對齊的風險,使社會不平等有所加劇,就業與倫理問題更加尖銳。
第四,氣候變化危機加大,可持續發展受到巨大考驗。2024年全球煤炭消費量創下曆史新高,達到87.7億噸,亞洲占了80%。2024年,全球平均氣溫比工業化前水平高出1.5度,各地極端天氣現象頻發。2025年,巴黎協定受到威脅,放開油氣開采,加上全球繼續依賴傳統能源的路徑,將給氣候變化將帶來長期深刻的影響。此外,氣變投資所需資金嚴重不足。過去五年,僅自然災害帶來的全球年度保險損失已超千億美元。從聯合國近期發布的報告看,世界實現2030目標議程的年度資金缺口沒有縮小,反而在擴大。
各位嘉賓,各位朋友,麵對如此多的“世界之變”,2025年,我們也看到了世界的幾大不改變。
首先,全球南方卓然壯大的大勢不會變。近年來,廣大全球南方國家把和平發展作為首要任務,加快融入全球經濟發展進程,成為拉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因。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在全球經濟版圖中已占四成份額。全球南方成為捍衛多邊主義和推動實現平等有序世界多極化的中堅力量。
第二,亞洲國家推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的方向不會變。麵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的衝擊,全球貨物貿易仍展現出強大韌性,穩步推進的亞洲區域經濟一體化有力保障了供應鏈暢通,東盟和中國繼續成為亞洲貨物貿易的重要樞紐。區域互聯互通進一步提升,跨境電商“跑”出新速度,亞洲國家將共同推動重構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第三,中國推動改革開放的決心不會變。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上指出,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改革開放之路和多邊主義之路。過去幾年,中國經濟承受內外部多重考驗,實現新舊動能轉換,邁向高質量發展,展現出強大韌性。2025年,各方期待中國繼續給全球帶來有力的增長動能和穩定力量,中國正在以責任和勇氣回應世界的訴求。與此同時,中國將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行穩致遠,積極落實全球發展倡議。以上政策行動將為促進全球增長、加深亞洲經濟一體化和促進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帶來新機遇。
博鼇亞洲論壇立足亞洲,胸懷世界,促進合作,引領方向,是國際高端對話和合作平台。明年論壇年會將圍繞大變局之下的亞洲合作,與各方攜手實現可持續發展,以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對衝全球化逆風,把握方向,增強信任。歡迎大家積極參與年會,探尋“亞洲聲音”,合力構建亞洲和人類命運共同體。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馬上我們就要迎來中國農曆蛇年春節。金蛇舞動,福滿天下。祝大家蛇年吉祥,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