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茅台鎮,投機資本冷卻
“變化太快,像是一夜入冬。”多位茅台鎮醬酒從業者向《財經天下》感慨道。
茅台鎮,被稱為“中國第一酒鎮”,中國醬香型白酒的產能大多聚集在這裏,因此又被稱為“醬酒聖地”。生長在茅台鎮的“酒王”貴州茅台,帶動了這裏的快速變遷。
在貴州茅台以及整個醬酒產業的帶動下,2020年,茅台鎮的生產總值就突破了千億元,而且是西部地區唯一一個“中國百強鎮”。進而,管轄茅台鎮的縣級市——仁懷市,也成為了千億縣,生產總值可以跟全國很多地級市相提並論。
然而,在過去短短幾年之間,茅台鎮的“風向”就發生了大轉向——幾年前資本狂熱,紛紛湧進茅台鎮,而現在,茅台鎮變得越來越平靜,茅台鎮上的酒與故事,吸引力也大減。
“過去三年間,茅台鎮上的酒廠已經大洗牌。”作為茅台鎮人,又在一家大型酒廠工作了十來年,張朝眼看著茅台鎮從熱鬧變平靜。
幾年前,茅台鎮熱鬧尋常,酒不愁賣。張朝還租了窖坑自己生產醬酒。那幾年,茅台鎮上生產醬酒的窖坑是搶手貨,但是,2024年,窖坑卻受到了冷落。
“我的窖坑都是租的,今年租金最低。2022年我租的時候,一口窖坑的租金是5.5萬元,今年租金隻有1.2萬元,有些出租的還說可以不要錢,關鍵是有些不要錢的也沒人租了。”張朝告訴《財經天下》。
在茅台鎮上,繁華之處在白酒街、1915廣場以及它旁邊的楊柳灣步行街。不管是1915廣場、楊柳灣街,還是白酒街,最大的特色是,隨處都是賣酒的商鋪。
姚嘉和親戚曾開了兩個售酒的門店,分別就在1915廣場和白酒街。“幾年前,想租個門麵還得排隊,很久才能租到。”當然,租金也很高。他說,白酒街的門店麵積在6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8000元;1915廣場的門店隻有30平方米左右,月租金達10000元。
這兩個門店,做的是茅台鎮最普遍的生意——背靠赤水河畔大小酒廠與作坊,做定製與貼牌。而現在,這兩個門店都已關閉。“一個是2023年關掉的,一個是2022年關掉的。兩個店都是租期到了就沒有再續租。後來,我跟著協會去市裏開了一個品鑒館。”
姚嘉告訴《財經天下》,“今年跟去年比,銷售情況差太多了。我原來的那兩個門店,從退租到現在過去一兩年了,還沒有人租”。
不光姚嘉的門店關了,茅台鎮不少售酒的門店都已關閉或者在轉讓。就連茅台鎮附近的售酒聚集處,門店也關了很多。
張朝發現,在這些地方,今年賣酒的人比去年“起碼少一半以上”。
在離茅台鎮很近的鹽津街道與中樞街道,也有很多賣酒的。張朝說,這些主要是做線上生意的,基本都聚集在二樓及三樓,但是,“今年關了一大半,關了後還沒人租”。之前很多賣酒的人,改行去賣小吃了,“今年城區賣小豆腐的特別多”。
“前幾年,有一些茅台鎮上的酒廠,隻招外省人或者仁懷市周邊市的銷售人員賣酒,因為這些人比本地人的資源更多一些。但是,好多之前在仁懷賣酒的外地人現在都不回仁懷了。”張朝稱,明年,留下來的銷售人員應該會更少。
02、曾經遍地資本味
站在茅台鎮上的1915廣場,隔著赤水河放眼望去,對岸全是酒廠的招牌,密密麻麻。
前幾年,貴州茅台在資本市場上大熱,且各種故事不斷加持,使之成為了“股王”。貴州茅台帶動了“醬酒熱”,“醬酒熱”又帶動了“產區熱”。
這裏所謂的產區,便是茅台鎮。彼時,白酒熱,最熱的就是醬香。
在茅台鎮上,人人都在圍繞著醬酒轉,除了酒廠車間,剩下的幾乎都是售酒的商鋪,客棧和小餐館點綴其中。而且,開客棧和小餐館的老板們,話鋒一轉,身份立馬就會變成酒商。
售酒者將外來客人通常稱為“老板”,在知道姓氏後,稱呼又會變為“X總”。2020年前後,“老板”或“X總”蜂擁而至,資本也不斷進入茅台鎮。彼時,在1915廣場對岸,砂石車、混凝土攪拌車絡繹不絕。在山腰上,塔吊高聳,不少酒廠都在擴建。
對於茅台鎮乃至仁懷市的本地人來說,從事跟酒相關的工作,是很自然的一件事情,所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趙坤就是茅台鎮起伏變化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趙坤2007年就入行了,那時候是在茅台鎮親戚家的酒廠上班。幹了很多年後,他又跳槽到了其他酒廠。茅台鎮與醬酒市場的變化,讓他印象最深刻的,還是近十年。
2013年,白酒行業在“塑化劑事件”和限製“三公消費”的雙重打擊下,從“黃金十年”的頂峰驟然駛入低穀,高端白酒首當其衝,超越五糧液成為“酒王”的貴州茅台遭遇重創,飛天茅台價格線一度失守,其他醬香酒廠日子也不好過。
回頭看,從2013年到2015年,是白酒行業的深度調整期。那幾年,茅台鎮上不少酒廠都關了,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
正是那幾年,茅台鎮變換了容貌,發生著巨大變化——楊柳灣步行街、1915廣場、白酒一條街等相繼完成了改造、修建;茅台鎮的很多居民都搬遷到了仁懷市區。
可能很難有人想到,在幾年後,這些景點、街區會有多麽吸引人,會給茅台鎮醬酒生意帶來什麽故事。
趙坤說,從2016年開始,行業逐漸轉暖,生意開始好做了。也是從這一年開始,貴州茅台的股價開始大步向上,僅2017年,就大漲約110%。在貴州茅台的引領下,醬酒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茅台鎮也越來越熱鬧。
各種故事將茅台酒的稀缺性不斷放大,也將醬香型白酒推向了“老板”們的心窩。作為醬酒的核心產區,茅台鎮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趙坤回憶道,2017年到2019年,茅台鎮就很熱鬧了,且一直延續到了2021年。從業多年,接待過各種“老板”,久而久之,他記住了不少行業“金句”,比如,“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再如,“遇見醬香,再無他香”。
2016年以來,一半以上本地人“都發了”。趙坤說,那幾年,大家都幾百萬元、幾千萬元甚至上億元的賺。那時候,廣東、福建等很多地方的大小老板,雖然不懂醬酒,但是買走了很多,“有些人將本地幾十塊錢的酒以幾百塊錢甚至上千塊錢賣給了這些人”。
他所在的酒廠雖然名氣不是很大,但是生意很好。在2018年與2019年的時候,他都不用出去攬客,光是待在店裏都接待不過來。那時候,是一種“你要買就買,不買就算了,我要接待下一波客戶”的姿態。
資本市場上的一些曆史時刻也在茅台鎮發生。
2018年1月,貴州茅台市值首次突破萬億元。2020年7月,突破2萬億元。2021年2月,春節前夕,貴州茅台總市值突破3萬億元,將A股“股王”之位牢牢把住。
在貴州茅台駛向“股王”的時候,茅台鎮處於狂熱之中,全國各地的資本紛紛進入茅台鎮“染醬”。修正藥業、勁牌、水井坊、海南椰島、海銀係、巨人投資、金東集團、五葉神……都來了。
2021年夏天,有兩家上市公司——遠在天水,以種金針菇為主業的眾興菌業;位於廈門,做互聯網營銷、包裝的吉宏股份,先後發公告要遠赴茅台鎮跨界收購酒廠,引發股價異動。
2021年上半年,茅台鎮上的“資本味”一度到達巔峰。然而,轉折從下半年就開始了。
03、已關停上千家酒廠
今年8月,《貴州日報》報道稱,2021年以來,仁懷市果斷出手,采取“清理退出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兼並重組一批”方式,推進白酒產業綜合治理,促進產業綠色轉型升級。“截至目前,仁懷白酒企業已從2021年的1925家減少到868家。”
可以說,過去三年多,茅台鎮經曆了大洗牌。
轉折發生在2021年8月。當時,針對資本圍獵醬酒問題,以及茅台酒價高漲如何控製的問題,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相關部門專門召開座談會。
緊接著,仁懷市就開始了白酒產業綜合治理暨環境突出問題的整改工作,稱要通過“兼並重組、整合關停、改造升級、轉型發展”,對白酒產業來一場“瘦身革命”。
很快,眾興菌業與吉宏股份的跨界收購,公告終止,最終不了了之。
資本圍獵茅台鎮,有的故事確實多少有些荒誕。就拿吉宏股份來講,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欲收購茅台鎮的古窖酒業,不僅屬於跨界,更離譜的是,吉宏股份要收購的古窖酒業隻有窖坑24口,這在行業內一度成為笑談。
因為24個窖池,連一個標準車間的規模都達不到。因此,古窖酒業隻能算作小微酒廠,甚至可以說,就是個小作坊。
在茅台鎮上,除了貴州茅台,其它大小酒廠的經營模式主要包括三種:集中精力做自己的品牌,這主要是比較大的品牌,比如國台酒業;做基酒生意,貼牌、定製、賣給大酒廠,這是鎮上大多數酒廠、小作坊的生意模式;與資本合作,或者直接“賣身”。
當熱潮來臨時,人人都想抓住獲利的機會。當熱潮退去,這三種模式都麵臨著挑戰。
就連茅台鎮上的“頂流”——飛天茅台酒,其市場價格也持續下跌。
2024年4月,飛天茅台參考批價跌破了2600元/瓶,此後持續震蕩下行,6月一度跌破了2100元/瓶,到現在也隻是維持在2200元/瓶左右。
茅台鎮的風向代表著醬酒行業的風向。實際上,白酒行業的風向也已轉變。消費市場發生變化後,整個白酒行業都在變“冷”。酒賣不動了,是大小酒企共同麵臨的問題。
過去三年,茅台鎮越來越平靜。趙坤說,新客戶比較少,“主要依靠老客戶”。
曾經,在茅台鎮上,很多作坊產的酒,即使還沒烤出來就已經被預訂了,而現在,行情大不一樣。
張朝用租來的窖池生產的醬酒還有20噸待售,但現在市場冷清,價格也不合適。他說:“現在隻能放著,價格太低了,反正暫時不再烤酒了,等行業回暖了再說吧。”
至於市場還會不會回暖,什麽時候回暖?他也有些無奈:“會不會回暖都得放著,能咋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