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承認:9億打水漂了

從一起破產說起——

最近,歐洲最大的動力電池廠商Northvolt宣布申請破產保護,公司創始人也選擇辭職。而作為公司的第二大股東,高盛將因此蒙受近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5億元)的損失。

成立於2016年,Northvolt被認為是“歐洲寧德時代”,不到8年融資150億美元,是歐盟成立以來獲得融資最多的創業公司。高盛作為重要的投資人,至少投入8.96億美元,半年前還曾樂觀地向LP表示明年對Northvolt的投資價值將增長到6倍

短短半年,唏噓不已,高盛不得不向LP作出回應。“我們和眾多投資者一樣,對這一結果感到失望。”根據《金融時報》,高盛在致投資者的信函中表示,將在年底將這部分股份減記至零。

盛宴散場,警鍾長鳴——永遠對投資懷有敬畏之心,花好LP每一分錢。

1

燒光1000億,電池獨角獸宣布破產

Northvolt一度被視為是“歐洲的希望”。

2016年,Peter Carlsson離開特斯拉,回到他的家鄉瑞典,與昔日同事Paolo Cerruti共同創立Northvolt。Carlsson曾就職於特斯拉全球供應鏈管理部門,是馬斯克的核心管理層成員。一個鮮少人知的細節是——2013年雷軍到訪特斯拉時,Carlsson曾出麵接待,並與雷軍合影。

Northvolt的誕生被寄予厚望,其宗旨是建立歐洲自主的電池生產能力,減少對中國、韓國和日本等亞洲電池公司的依賴。自成立起,Northvolt便吸引全球巨額投資,包括瑞典政府、歐洲投資銀行、高盛、貝萊德以及大眾、寶馬等汽車巨頭。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4年,Northvolt共進行十多輪融資,總額超150億美元(約合1000億元人民幣)。

最近一輪發生在今年1月,Northvolt獲得總額達50億美元(約合360億元人民幣)的債務融資,締造歐洲史上最大規模的綠色貸款。彼時Carlsson表示,此次融資是歐洲能源轉型的一個裏程碑,資金將用於擴建瑞典工廠,將產能擴大60GWh。

其實,Northvolt最初計劃隻在瑞典建立一家工廠——2018年,Northvolt第一座工廠在位於瑞典北部、北極圈邊上的小鎮謝萊夫特奧動工開建,2021年12月產出首個電池芯,這也是第一塊由歐洲本土電池公司進行全麵設計、開發和組裝的電池。

除此之外,包括寶馬、沃爾沃等歐洲知名車企也送來巨額訂單,到2022年,Northvolt的客戶訂單量達到550億美元。當時風光無限的Northvolt稱得上是歐洲第一家真正意義上的超級電池工廠。

隨著源源不斷的融資進賬,Northvolt迅速實行激進的擴張計劃,在包括瑞典、波蘭、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等全球範圍內布局電池工廠。但無法掩蓋的是,Northvolt核心工廠的產能利用率極低,去年在首座超級工廠的電池產量還不到其理想產能的1%。

加上電動汽車需求增長放緩,導致客戶重新調整對電池的需求。今年6月,由於產品無法按時交付,寶馬取消了與Northvolt價值20億美元的電芯采購合同,轉手將該筆訂單交給韓國三星SDI。

如此種種,Northvolt漸漸陷入流動性危機。財報顯示,公司在2023年虧損了11.67億美元,這一數字幾乎是上一年的6倍。

麵對不斷惡化的經營狀況和資金窟窿,Northvolt不得不做出挽救措施:今年9月宣布減員1600人並推遲三家電池超級工廠的建設計劃。同時,創始團隊寄希望於從現有股東那裏籌集資金,但投資人們失去了信心,談判均以失敗告終。

別無選擇之下,Northvolt隻能在美國申請第11章破產保護。而去年大約這個時候,Northvolt還曾透露2024年或2025年IPO上市的計劃。

現在這家曾經融資超1000億元的超級電池獨角獸賬上,隻剩下3000萬美元現金——僅夠運營一周左右,債務高達58億美元,是今年在美國申請破產負債最多的公司之一。Northvolt揮霍資金的速度,令人震驚。

“事後看來,我們對實現目標的時間表過於雄心勃勃了。”Carlsson反思,應該早點踩下一些擴張路線的刹車。

眼見他高樓起,眼見他大廈傾。Northvolt宣布破產之際,創始人Peter Carlsson也宣布辭職。留下曾經為之擁躉的投資人,風中淩亂。

65億泡湯,高盛致信LP

高盛首當其衝。

2019年,高盛首次投資Northvolt,當時與德國汽車製造商大眾等其他投資者一起領投10億美元B輪融資。有了這筆錢後,Northvolt才得以在瑞典北部建造第一家工廠,並推動未來的擴張。

之後的五年裏,高盛參與了這家電池獨角獸的多輪後續融資。根據《金融時報》:

高盛旗下兩隻收購基金West Street Capital Partners VII和West Street Capital Partners VIII分別向Northvolt投資了4.07億美元和3.46億美元;

Horizon Environment and Climate Solutions 1是高盛發起的一項成長型股權策略,是其首個專門投資氣候和環境解決方案的直接私募市場策略,據悉該基金向Northvolt投資了1.16億美元;

還有一隻名為StoneBridge 2020的基金投資了2700萬美元。

如此一來,高盛至少出資Northvolt 8.96億美元,持有19%的股份,是這家歐洲“電池一哥”的第二大股東。

曾經重金押注的獨角獸瀕臨倒閉,高盛並不甘心。過去幾個月中,高盛一直在與Northvolt的客戶、貸方和股東談判,以獲得短期過橋融資,鞏固這家電池製造商的財務狀況,重組其資本結構並籌集長期融資來支持修改後的商業計劃。

但顯然結果並不盡如人意。高盛在一封致投資者的信函中表示:“盡管我們作為少數股東做出了巨大努力,試圖讓Northvolt的各個股東達成一致,但並未找到全麵的解決方案。”

這也意味著,高盛近9億美元(約65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打了水漂。而在半年前,其曾樂觀地跟LP表示“對Northvolt的投資價值是其購買價的4.29倍,到明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6倍”,變化之大,令人嘩然。

法庭文件還顯示,高盛的投資銀行部門也是Northvolt的債權人,後者欠高盛近480萬美元。

我們和許多投資者一樣對這一結果感到失望。”高盛不得不給LP一個交代,“這是通過高度多元化的基金進行的少數股權投資,我們的投資組合有集中度限製,以降低風險。”高盛計劃在年底前將其8.96億美元的投資減記為零。

當然,作為Northvolt最大股東,大眾汽車持有21%的股份,目前正麵臨與高盛類似的虧損。同時由於持有價值3.55億美元的可轉換債券,大眾汽車被列為Northvolt的第二大債權人。

一石激起千層浪,一些投資者抱怨稱,高盛和其他基金極力推動他們出資Northvolt,而現在這種情況加上Northvolt的破產,可能會影響他們繼續支持綠色轉型的意願。

所有錢打了水漂,這幾乎成為Northvolt身後投資人集體反思的一筆投資。

3

2024,剩者為王

警鍾響起。

“過早成為獨角獸,可能是一種詛咒。”這句由獨角獸概念發明人Aileen Lee提出的預言,正在變成現實,一批獨角獸已經難以為繼——估值融不到下一輪,走上財務失衡,融資受阻,最終破產的道路。

研究機構PitchBook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400家獨角獸公司,自2021年以來沒有籌集到新一輪資金,占獨角獸初創企業的三分之一。為此,有投資人提出一個觀點——1/3獨角獸已死,隻是秘不發喪。

一些公司選擇在現金耗盡之前倒閉,將剩餘的資金返還給投資人,而更多公司則陷入“僵屍”模式——生存下來但無法發展。

“今年是至少十年來初創企業最艱難的一年。”為矽穀初創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的Carta主管在LinkedIn上寫道,截至10月,其平台上融資至少1000萬美元的初創企業中,今年已有87家倒閉,是2022年全年倒閉數量的兩倍。

目睹這一幕幕,身後投資人的心情更為複雜——退不出去,投出去的錢泡湯了。

根據PitchBook和NVCA的數據,美國老牌獨角獸企業目前市值約為2.5萬億美元,這些公司中有近40%被私募股權投資機構至少持有了9年,這顯然拖累了VC/PE基金的IRR,並限製了基金給LP的DPI分配。

為此,很多VC基金開始轉換策略,評估值得挽救的年輕公司,並敦促其它公司關閉或出售。

“我們都應該做好聽到更多失敗消息的準備,”美國一家私募股權基金的LP提醒,“拿到的錢越多,後遺症就越長。”

當錢比以往更貴,企業的現金流正在成為大家空前重視的核心指標——現金流是一家企業的生命線。

熬下去,唯有在牌桌上,才有機會。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