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養老金將在2035年耗盡?社保專家回應

近年來,多家相關機構曾經發布報告,稱我國基本養老金將要在2029年或者2035年耗盡累計結餘。因此,80、90後很可能成為無養老金可領的一代。然而,上述說法卻遭到了社保養老金專家金維剛的堅決否認。

“這種說法存在炒作嫌疑,對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製度存在誤解、誤讀和誤導。”11月27日,在雲南昆明由同方全球人壽與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共同舉辦的一場養老專業論壇上,中國社會保障學會副會長兼養老金分會會長金維剛這樣表示。

養老金發放納入地方政府考核

金維剛表示,首先,在籌資來源上,早在1991年國務院發布的《關於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製度改革的決定》裏就明確了基金的籌資機製。其來源主要包括四個方麵,第一是單位繳費,第二是職工個人繳費,第三是財政補助,第四是運營收入。

其中,基本養老金著重需要關注的是“財政補助”,這意味著基本養老金和商業保險不一樣,它是一種社會保險,是國家的法定的公共的養老金製度,以政府的信用擔保與財政補貼作為後盾,並承擔托底保障責任。

此外,我國在上個世紀90年代的國企改革時期,就提出過“兩個確保”,就是確保退休人員的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並將其列入地方政府考核。

金維剛表示,我國的社會保險基金,包括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預算,設在財政部的財政專戶,需要人社部和財政部共同編製養老保險基金預算,在機製上保障它的基金大體上當年能夠實現一個基本的收支平衡。雖然我國部分地區在年底可能存在各種各樣的原因會出現當期收支不平衡問題,但是一般會通過財政的追加補助、轉移支付的方式,來實現當期基本收支平衡。

他還表示,最新數據顯示,我國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本身的積累夠支付12個月,至少是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存在基金穿透。

今年2月,我國財政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央財政安排基本養老保險補助資金約1萬億元,重點向基金收支困難的中西部地區和老工業基地傾斜;地方各級財政也積極落實相關支出責任,確保及時足額發放基本養老金。

此外,實施養老保險全國統籌。按照中央部署,這項製度自2022年起開始實施,在全國範圍內對各地基金結餘進行合理調劑。2023年全國統籌調劑資金規模達到2716億元,有效解決了地區間養老負擔和基金結餘分布不均衡的問題。

財政部資產管理司司長侯俊明表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已接近6萬億元,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能夠保證。

社保基金資金來源兩方麵

金維剛表示,早在2000年,為了應對人口老齡化,我國開始設立戰略儲備基金—全國社會保障基金,這個基金將在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支出現失衡,以及財政補助不足以彌補的時候進行動用。目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現在已經積累了20多年,規模達到3萬億,但現在該基金仍然隻封閉運營而不使用,因為我國尚未到達養老金領取的高峰期。

此外,金維剛還表示,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的資金來源除了有中央財政直接撥款,還有一個方麵是來源於國有資本的劃撥與基金運營的投資收益。

界麵新聞記者注意到,我國自2017年起啟動了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的改革。根據當年發布的《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實施方案》,我國將劃轉中央和地方國有及國有控股大中型企業、金融機構10%國有股權至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和地方相關承接主體。2018年,人社部表示,已有逾2800億元地方養老金已經到賬並開始投資。

金維剛表示,另一項數據顯示,我國的國有資本規模已經超過了340萬億,劃撥1%就是3.4萬多億,足夠企業職工支付半年以上;若劃撥10%,就是34萬億。

他表示,這樣的製度安排能確保城鎮職工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可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為我國社會保險製度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