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去非洲淘金的熱情有多大呢?
2020年,中國僑聯文章數據顯示,尼日利亞華僑華人數量約為10萬人。而在非洲生活十多年的趙俊達告訴虎嗅,這個數據現已上漲到60萬。
張超在尼日利亞做了十多年木材生意,他最近去機場接機時注意到,一架載有400名乘客的飛機上,走出來的350人都是中國麵孔。
飛豬數據顯示,2024年飛往非洲的機票預訂量較2023年同期增長近一倍。
市場潛力大、勞動力成本低、許多地方享有關稅減免政策(比如AGOA,即非洲增長與機會法案規定,符合條件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國家可免稅向美國出口6800多種產品)等原因,造就了這股湧往非洲的熱潮。
熱潮之下,也催生出中國公司對非洲產業園的大量需求。
據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6月,納入中國商務部統計的在非中資園區數量隻有 25 個,但卻容納了超過 620 家企業入園。
在非從事貿易代理的於女士也給虎嗅舉了個例子:埃塞俄比亞的東方工業園(國家級境外經貿合作區,規劃總麵積約7500畝)目前已經有100多家企業排隊等待入駐,由於想入駐的企業太多,東方工業園已經開始限製考察人數。
供小於求,自然有人開始盯上這門生意。
一些人開始自建小產業園,占地麵積十幾畝到幾十畝不等,供中國人落地建廠使用。
“在尼日利亞奧貢州,投入四十多萬元人民幣建一千平方米的廠房,每年可收17-18萬元租金(約為2美元/月/平方米),三年就能回本。”一位準備投資建廠的商人告訴虎嗅。
作為在非洲“掘金”熱潮中提供“鏟子”的角色,投資產業園的商人們也期待著能賺得盆滿缽滿。
尋求安全和便利
中國在非洲投建的產業園可以簡單分為兩類。
一類是大規模產業園,國央企、民營企業或者商業協會投資建設,投資額常在千萬美元以上,它們也會有“經貿合作區”“經濟特區”“工業園”等名稱。第二類,是一些中國人自己買地建設的小園區,麵積小,投資少,與其說是產業園,不如說是“小工廠聚集區”更合適。
在非洲,企業熱衷入駐產業園的原因很簡單:安全與便利。
大多數在非中國人都聽過以下傳言:身邊的某人被搶劫、綁架,甚至遭遇槍擊,有的人甚至親身經曆過。
這些傳言並非聳人聽聞,以綁架案統計數據為例,2021年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指位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國家,包括西非、中非、東非和南部非洲的國家)綁架案件數量在全球範圍內占比最高,達到37%。
此外,非洲的基礎設施建設薄弱,在農村和郊區,水電供應都是問題,2021年世界銀行數據顯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仍有54%的人用不上電。
而要正常開工,水、電、路、廠房設施都必不可少。
綜合考量下,配有安保警衛,提供水、電、基礎生產設施,甚至提供免稅、便捷清關等優惠政策的產業園,成了落地非洲的最優解。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外資在非洲投產的方式有所差別。以尼日利亞為例,中國、新加坡建產業園多一點,而印度、黎巴嫩更多以企業的形式進入。”於女士告訴虎嗅。
於女士的主業是一名博士,研究工業園區的發展模式,業餘從事中非貿易代理。據她研究稱:這可能與曆史有關,中國和新加坡都有過成功的園區模式,而印度人早期跟隨英國殖民活動引入非洲,當時以貿易公司為主。
如何選擇產業園?
那麽,麵對形形色色的產業園,來非洲建廠的中國企業應該如何選擇呢?
大規模產業園與小園區主要有以下差別:
1.租金差異
以尼日利亞為例,一般產業園的租金都在2-3美元/月/平方米之間,小工廠聚集區租金略低,1.5-2美元/月/平方米。
因地區、園區設施、廠房類型不同,租金也會略有差異。
有的大產業園租金會格外昂貴,比如位於肯尼亞的TATU工業園,租金高達6-7美元/月/平方米,比國內還要高出不少(深圳2023年第四季度廠房平均成交租金為28.47元/月/平方米)。其距離首都中央商務區僅半小時車程,提供多項稅費減免優惠,因此還吸引了聯合利華、喜力等大企業入駐。
2.稅費減免政策
有兩類園區內的企業格外受政策優待。
一是經濟特區(Special Economic Zone),比如尼日利亞的萊基自貿區、奧貢廣東自貿區都屬於經濟特區。在萊基自貿區,聯邦、州和地方各級政府的相關稅收均予以免除,區內企業用於生產的原材料、製成品、機器和設備、消費品及其他與投資項目有關的物品,均免征進口關稅,且不受配額限製。
二是出口加工區(Export Processing Zone),旨在支持出口導向性企業。以肯尼亞為例,製造加工類企業若要在出口加工區經營,必須至少將80%的產品出口到肯尼亞及東非共同體以外地區。“出口加工區的進口關稅和增值稅都是免除的。此外,投資者在園區內進行的建築和機械設備類新投資,可以享受100%的投資額抵扣應稅所得額的優惠政策。這些新投資項目在前10年還可以享受公司所得稅的全免待遇。”在肯尼亞做產業出海平台的張小丫告訴虎嗅。
另外,並非隻有入駐以上園區才能免稅。“肯尼亞的免稅條件並不嚴格,隻要企業規模足夠大、能為當地創造就業,都可以向政府申請免稅等政策。”張小丫補充道。
不過,在申請免稅政策時,規模過小的產業園可能不如大產業園有競爭力。
3.其他配套服務
得益於其規模和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大產業園在配套設施與服務上也更有優勢。
仍以肯尼亞為例,其出口加工區為園內企業提供綠色通關、無外匯管製和“一站式”服務,這意味著企業可以優先迅速通過海關、在國際市場自由交易,以及,無需為繁瑣的行政手續頭疼。
硬件設施上,大工業園的水電供應更有保障,飯店、醫院、公安局等配套設施會更完善。
另外,一個關鍵點是,大園區也更安全。
在奧貢廣東自貿區生活時,下了班後,於女士會和其他中國人一起,在園內飯店聚餐喝酒。這對生活在園區外的張超來說難以想象,他也生活在奧貢,但他曾在外出吃飯時遭遇綁架,之後再也不敢晚上出門。
投資產業園能賺錢嗎?
從投資建園者角度來看,大產業園難在盈利,小產業園坑在買地。
大產業園動輒耗資上千萬美元,可想而知,資金會是其痛點所在。
產業園的收入主要來自租售廠房、物業管理費和土地分租,如果招商不夠,產業園就可能麵臨資金不足的困境。
“太大規模的產業園反而難盈利,因為其前期投入過大,收入來源又單一。我了解到,尼日利亞某大型自貿區就是至少十年後才開始盈利。”於女士告訴虎嗅。
資金不足,產業園就會出現“先招商,再二期修建”的現象。一位去中坦工業園考察過的商人告訴虎嗅,園區內很多地方仍是空地,可能後期資金到位,才能完成藍圖上的規劃。
“現在不少大產業園都處於虧損狀態,工廠們選擇小產業園入駐,應該也是一個趨勢。”於女士說。
相比大產業園,小產業園要靈活得多。
首先,招商對小產業園不是難事。在產業園建立之前,投資者就可以利用自身資源,先敲定了有多少商家要入駐,招多少商,買多大地。建園也很快,“從選地到驗收交付,半年就夠了。”張小丫說。
論投資回報周期,顯然也是小產業園更具優勢。大產業園的投資回報周期動輒要十年以上,而小產業園3-4年就夠了。
在尼日利亞奧貢州,一千平方米的廠房建設,需要投入四十多萬元人民幣,而每年可以收17-18萬元租金(約為2美元/月/平方米),這樣算下來,三年就能回本。
隨著越來越多人到非洲建廠,產業園的需求也在擴大,已經有不少人開始行動起來。張小丫告訴虎嗅,身邊有人5月份才第一次來非洲考察,現在就已經在建廠區了。
不過建產業園也有不少坑,在買地這一步,要格外注意土地的歸屬權。
張小丫舉了個例子,在坦桑尼亞,如果你從地主手上買來一塊地,同時有一位負責看這塊地超過8年的人,除了購置土地的費用,你還需要額外支付這個看地人一筆錢。
在購置土地時,有幾個關鍵因素需要考慮。
首先,要確認土地的性質,區分是商用還是民用、是否具有合法買賣的資格。此外,獲取土地可能需要各級政府的批準,特別是當土地屬於家族所有時,還需獲得家族關鍵成員的同意。
要想少踩坑,靠譜的律師和中介公司格外重要。當然,如果想要更省心,也可以選擇購買產業園的地,這些地一般比較“幹淨”,土地性質、產權人都明晰。
當然,產業園不是落地非洲的唯一途徑,還有傳統外貿、跨境電商、本土開店、企業駐派等多種形式。
在其他的落地方式中,或許也正湧動著商機,待人發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