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養老金,2億靈活就業人員該怎麽辦?

養老金無疑是當下大家討論最多的話題之一,很多人覺得養老金不公平,不少專家都出來為農民發聲,說他們養老金太低了,應該多漲一點。

但其實很多人忽略了一個群體,他們可能連養老金都沒有,這個群體就是靈活就業人員。所謂的靈活就業人員,其實就是指沒有固定工作單位的人員,包括小商小販,外賣小哥,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等等,主要以生活服務業的從業人員為主。

早在2020年,人社部就說我國靈活就業從業人員規模達2億左右,經曆了疫情這幾年,這個群體的人數估計又增加了不少。

這個龐大的群體,很多都沒有納入社保體係。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平台資本不想承擔責任,和外賣員,配送員不簽合同、不繳社保,而是采取外包模式,勞動關係歸屬於第三方外包公司。

雖然沒有雇傭關係,但平台卻可以對這些外賣員進行處罰。明明是為平台打工,卻沒有勞動關係,這在全世界都是獨此一份吧。

另一個是負擔太重,很多人選擇放棄。比如今年3月,上海搞了一場立法大討論,79名參與者都是外賣小哥,快遞小哥,網約車司機這些群體。有一位90後外賣小哥發言說,如果繳社保,每個月我個人要出700元,這700元相當於我要送100個訂單。這700元我寄回老家,給我女兒買點玩具不好嗎?一個月就要交700元,這個負擔確實很大。

還有一位代理商說:“下麵有幾百個騎手,和騎手們也聊過,85%以上都不願意繳社保。”

其實這是大多數靈活就業人員的共同想法,所謂靈活就業人員,不隻是工作不穩定,工作地點也不穩定,他們很難在一個城市長期立足下去,一旦離開這裏,繳納的社保該怎麽辦?

這兩年,出現了一些棄保的現象,主要還是發生在靈活就業人員。工作不穩定,收入下滑,對未來不確定,讓他們選擇優先考慮當下。

不過,如果不交社保,意味著到老了,就沒有養老金,生活就沒有了基本保障,這些靈活就業人員該怎麽辦?

有人可能會說,還能怎麽辦?繼續幹活賺錢唄。但說實話,就怕到老了沒活幹。根據媒體的報道,2019年起,全國多地發布建築業“清退令”,60周歲以上男性、50周歲以上女性不得進入這個行業。

實際上不隻是建築業,很多行業到了一定年齡,都不會要的。像外賣,快遞都有年齡限製,保潔,保安等工作,上了一定年齡,也不會要的。很多上了50歲,就找不到什麽活幹了。

沒有養老金,工作也不好找,子女可能還在上大學,或者剛大學畢業,連工作都還沒有,不可能靠他們來養老,該怎麽辦?

最近有一篇文章火了,標題是《沒有退休金的父親,困在打零工裏》,說的是一位來自農村的父親,沒有退休金,年齡也大了,隻能到處打零工。

對於很多沒有交社保的靈活就業人員來說,這個主人公的父親,或許就是他們未來的縮影,靠著打零工來謀生。零工的收入更低,更不穩定,而且工作還比較辛苦。

所以,我一直說其它人別抱怨養老金差距大了,2億多的靈活就業人員才是需要關注的對象。應該盡快完善相關製度,將他們納入到社保體係中來,讓他們的權益得到保障。

我們社保的目標是讓各個群體都納入進來,那就不應該忽略這2億多的靈活就業人員,希望每個人在老年都能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