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真得來了。
中房報記者 許倩丨北京報道
這是近年來力度最大的化債舉措。
11月8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舉行新聞發布會,明確增加地方政府債務限額6萬億元,用於置換存量隱性債務。
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許宏才表示,為便於操作、盡早發揮政策效用,新增債務限額全部安排為專項債務限額,一次報批,分三年實施。2024~2026年每年2萬億元。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專項債務限額將由29.52萬億元增加到35.52萬億元。
這是黨中央統籌考慮國際國內發展環境、確保經濟財政平穩運行,以及地方政府化債實際等多種因素,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今年一係列增量政策的“重頭戲”。
此次會議上,財政部部長藍佛安還透露,目前,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隱性債務置換工作,馬上啟動。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麵,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製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我們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和資源,能夠保障今年全國財政收支實現平衡,重點支出力度不減。”藍佛安說。
━━━━
新增6萬億元!
當前一些地方隱性債務規模大、利息負擔重,不僅存在“暴雷”風險,也消耗了地方可用財力。
藍佛安表示,2023年末,經過逐個項目甄別、逐級審核上報,全國隱性債務餘額為14.3萬億元。今年以來,受外部環境變化和內需不足等因素影響,經濟運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稅收收入不及預期,土地出讓收入大幅下降,各地隱性債務化解的難度加大。
在這種情況下,實施這樣一次大規模置換措施,意味著財政化債工作思路,作了根本轉變。
財政部明確,從2024年開始,連續5年每年從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中安排8000億元,補充政府性基金財力,專門用於化債,累計可置換隱性債務4萬億元。再加上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批準的6萬億元債務限額,直接增加地方化債資源10萬億元。同時明確,2029年及以後年度到期的棚戶區改造隱性債務2萬億元,仍按原合同償還。
“這三項政策協同發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將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平均每年消化額從2.86萬億元減為4600億元,不到原來的六分之一,化債壓力大大減輕。”藍佛安說。
藍佛安表示,從政策效應看,這次大規模化債將能夠發揮“一石二鳥”作用,一方麵,解決地方“燃眉之急”,緩釋地方當期化債壓力、減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麵,幫助地方暢通資金鏈條,增強發展動能。
這次置換,近3年密集安排8.4萬億元,顯著降低了近幾年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規模,讓地方卸下包袱、輕裝上陣。同時,由於法定債務利率大大低於隱性債務利率,置換後將大幅節約地方利息支出。據財政部估算,5年累計可節約6000億元左右。
通過實施置換政策,一是將原本用來化債的資源騰出來,用於促進發展、改善民生。二是將原本受製於化債壓力的政策空間騰出來,可以更大力度支持投資和消費、科技創新等,促進經濟平穩增長和結構調整。三是將原本用於化債化險的時間精力騰出來,更多投入到謀劃和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去。同時,還可以改善金融資產質量,增強信貸投放能力,利好實體經濟。
“在解決存量債務風險的同時,必須堅決遏製新增隱性債務。”藍佛安說。
接下來,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持續保持“零容忍”的高壓監管態勢,對新增隱性債務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監測口徑更全,預算約束更強,監管問責更嚴。嚴格落實地方政府違規舉債問責製。
━━━━
房地產重磅利好
這次存量債務化解工作,對房地產意味著極大利好。最直接利好就是對衝土地收入的收縮。要知道,我國土地出讓收入占財政收入比重高達約20%。
“最近幾年各地土地出讓金收入大幅銳減,造成了地方政府償債資金的萎縮,也導致一些債務問題的放大。”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副院長嚴躍進分析稱,此次6萬億元債務限額增加,較好對衝了最近幾年土地出讓金明顯不足問題。同時,使得各地政府在後續土地出讓金征收方麵,工作自由度會增加。今年中央政治局明確“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尤其是嚴控增量的工作,客觀上會限製地方土地供應。當前地方政府債務壓力減小,在土地供應等環節的嚴控增量方麵,將有主動性。
此次存量債務化解工作,也將進一步推動閑置土地與存量房的收購節奏。
10月12日發布會上,財政部明確提出,允許專項債券用於土地儲備,允許專項債券收購存量房用作保障性住房;疊加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專項資金、稅收政策等工具,支持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有了專項債的支持,國企或城投平台收儲與盤活土地力度將加大,有利於加快保障房建設,並有利於紓困房企資金鏈。
此次會議上,藍佛安表示,從地方看,我們拿出4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務結存限額,用於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盤活政府存量資源資產,加強國有資本收益管理,保障財政支出需要。如果確有必要,地方還有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存量資金可以動用。
“預計閑置土地化解的專項債政策會加快推出,其有助於後續收儲閑置安置房用地、房企未開工用地、房企未銷售的現房項目等,這都有助於加快推進以購代建等工作的開展。”嚴躍進表示,政府債務減輕後,也將有利於加大後續公共服務和公共投資力度,如住房保障工作、社區建設工作、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
下一步財政政策有什麽新的考慮?這也是業界非常關心的。
藍佛安表示,我國政府還有較大舉債空間。目前我們正在積極謀劃下一步的財政政策,加大逆周期調節力度。
一方麵,持續抓好增量政策落地見效。今年的增量政策力度大,對經濟的拉動效應正在顯現,不少政策效應明年還會持續釋放。我們將加力推進相關工作,已經出台的抓好落地實施,尚未出台的盡快推動出台。
目前,支持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相關稅收政策,已按程序報批,近期即將推出。隱性債務置換工作,馬上啟動。發行特別國債補充國有大型商業銀行核心一級資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進中。專項債券支持回收閑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儲備,以及收購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麵,財政部正在配合相關部門研究製定政策細則,推動加快落地。
另一方麵,結合明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實施更加給力的財政政策。一是積極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間。二是擴大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拓寬投向領域,提高用作資本金的比例。三是繼續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規模設備更新,擴大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品種和規模。五是加大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加強對科技創新、民生等重點領域投入保障力度。
大規模財政刺激政策,真得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