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恩博
世界主要經濟體近期陸續公布三季度成績單。中國、美國均延續恢複勢頭,東盟國家更表現亮眼,但亦有一些經濟體成績不及預期。
進入四季度,分析人士提醒,增長動能有所減弱的全球經濟需警惕一大風險。若無法有效應對,可能帶來相當於日本與德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總和的巨大損失。
多國經濟繼續恢複
前三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4.8%。從環比看,經季節調整後,三季度中國GDP環比增長0.9%,環比增速連續九個季度正增長,經濟保持平穩向好態勢。
特別是在存量和增量政策“接力”下,9月以來中國工業生產、投資、消費等主要經濟指標出現積極變化。最新公布的10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時隔5個月重返擴張區間,亦顯示經濟景氣水平繼續回升向好。
今年三季度,美國實際GDP按年率計算增長2.8%,低於市場預期。當季占美國經濟總量約70%的個人消費支出增長3.7%,較第二季度增幅增加0.9個百分點。反映企業投資狀況的非住宅類固定資產投資增幅為3.3%,較第二季度增幅收縮0.6個百分點。
中金公司研報稱,個人消費支出強勁,企業設備投資擴張,出口與政府開支提速,表明美國經濟增長仍然健康。房地產投資和建築投資相對偏弱,則顯示高利率仍在產生抑製作用。
歐元區和歐盟三季度GDP均同比增長0.9%。盡管歐元區三季度經濟數據略好於預期,但年內整體表現不及預期。從國別看,歐盟第一大經濟體德國三季度GDP環比增長0.2%,同期法國和西班牙GDP分別環比增長0.4%和0.8%。
在亞洲,東盟國家亦表現不俗。其中,越南三季度GDP同比增長7.4%,為兩年來最強勁的季度表現。馬來西亞三季度GDP同比增長5.3%,超出市場預期。新加坡三季度GDP同比增長4.1%,增幅顯著高於二季度的2.9%。
此外,韓國三季度GDP環比微增0.1%,低於官方此前發布的季度預測。雖然擺脫了二季度的環比負增長局麵,但因出口明顯放緩,韓國央行近期仍將全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為2.2%至2.3%,低於此前預測的2.4%。
貿易保護主義或嚴重損害全球增長
總體來看,三季度全球經濟延續複蘇,但增長動能有所減弱。受國際貿易不確定性加大、歐美等主要經濟體勞動力市場逐漸疲軟等因素影響,四季度各方仍需警惕下行風險。
尤其近期一些經濟體出於保護本國經濟和產業目的,出台貿易保護主義措施,將導致全球貿易和投資壁壘增加。
中國銀行研究院警告稱,新的關稅措施將對全球貿易和投資活動造成扭曲,引發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分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測算,由貿易保護主義引發的全球經濟和供應鏈分裂代價高昂,最高可能會使全球經濟產出減少約7%,相當於減少了日本和德國的GDP總和,嚴重損害全球經濟增長和穩定。
盡管如此,今年全球貿易整體表現大概率將好於2023年。根據世貿組織10月的預測,2024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將同比增長2.7%,較2023年下降1.2%明顯改善。
中國銀行研究院特別指出,以“金磚”“上合”及中非等為代表的“南南合作”日趨緊密,成為全球貿易增長的新引擎。
據其測算,“全球南方”間貿易往來日益深化。2000年至2023年,“全球南方”出口總量中以“全球南方”國家為目的地的占比由25.1%提高至42.1%,進口總量中來自“全球南方”國家的占比由32.1%提升至48.8%。
中國是“全球南方”的重要出口目的地和進口來源國。2000年至2023年,“全球南方”出口總量中以中國為目的地的占比由2.2%提升至5.4%,進口總量中來自中國的占比由4.0%提升至11.9%。中國與“全球南方”合作正持續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