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巴赫GLS480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特約作者 | 劉丁
編輯 |王偉凱
2002年,已停產60年的邁巴赫重啟生產,當時手捧百年前老相冊的邁巴赫家族成員不會想到,在22年後的中國,這個品牌會遭遇“三色雨布”事件。
8月6日,一個名為“漏水車車主”的社交賬號,講述了車主購車的經曆。
這位車主在7月1日全款215萬購置了一輛邁巴赫GLS480,但是沒開幾天,發現車內異響,副駕駛A柱開始漏水。7月11日,他將車子送回4S店維修,但官方服務機構的維修人員反複檢查,甚至拆除車輛內飾,仍沒能修好。
這位車主提出退車,但4S店說車的估價僅剩下135萬-150萬元左右。憤怒的車主將常用於建築工地的三色防水雨布裹在車頂,並在網絡上展示。
國慶前後,此事在網絡上熱傳,吸引了不少邁巴赫車主的模仿,還有網友穿上三色雨布做的衣服進行聲援。
一輛全新的邁巴赫汽車,需要在德國全球最先進的梅賽德斯·奔馳汽車的工廠裏組裝,並經由約400名專業技術工人組成的團隊的手工打造。令人唏噓的是,這個品牌的質量、服務正在因這一事件受到質疑。
一位二手車商對《棱鏡》作者說,受“三色雨布事件”的影響,邁巴赫的二手車價格下跌了約10%。
而在此背後,則是豪華合資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式微。不僅邁巴赫,勞斯萊斯、賓利等超豪華品牌在華的銷量都出現了不小幅度的減少,邁巴赫則從“加價提車”變成了“促銷打折”。
“一代神車,從不斷降價到現在被群嘲,百年汽車工業史,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位汽車行業的分析師向作者感歎。
放下身段後,銷量快速提升
在這場“三色雨布事件”中,4S店曾發布情況說明,稱需要拆除天窗與強風擋玻璃的條狀玻璃元件,才能進一步鎖定滲水點,但遭到客戶強烈反對。
據《棱鏡》從多位龍頭車企技術工程師了解到:車輛漏水一般是天窗密封不良,也可能是車輛結構存在瑕疵,也有可能是零部件質量瑕疵。截至發稿,車輛漏水的原因尚未查明,車主、經銷商、車企也均未發布進一步聲明。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樣的一場風波似乎要淹沒在其他的新聞當中。
目前,在邁巴赫在中國銷售的車型有四款:S級、S級新能源和GLS、EQS兩款SUV。
其中,前二者是以奔馳S級為基礎,但發動機排量更大,外觀、內飾的細節更加個性化,售價也更高。GLS和EQS同樣是以奔馳對應的車型為基礎,售價也要更高。例如,同樣是3.0升的6缸發動機,奔馳GLS起售價為109萬元,但邁巴赫GLS480的最低售價就高達183萬元。
在此次事件中,漏水的車型是邁巴赫GLS,於2020年正式上市,售價180萬-300萬元之間。
一位對邁巴赫深有研究的行業人士向作者介紹,對於擁有一百多年曆史的邁巴赫來說,SUV並不是主流車型,邁巴赫一直專注於轎車的研發和打造,SUV是最近幾年為應對市場變化不得不“放下身段”做的車型。
不過,正是這樣的“放下身段”讓邁巴赫打了一場翻身仗,銷量快速提升。
2018年,邁巴赫的全球銷量隻有6100輛,到了2023年,迅速提升到2.8萬輛,一騎絕塵,拉開了與勞斯萊斯、賓利、蘭博基尼之間的差距,後三者分屬於德國寶馬、大眾集團。
但邁巴赫在中國市場的處境,並不樂觀。
進入2024年,中國豪華車市場急劇變化。傳統化豪華車企,寶馬、奔馳、奧迪,此前每年的銷量,雖然沒有大幅度增長,但也都能維持穩定,但進入2024年,卻不約而同出現了斷崖式大幅度下跌。
寶馬、奔馳、奧迪的核心車型,在中國品牌的競爭之下,市場地位下降。此前需要加價才能買到的車型,現在能夠享受到大幅度優惠。寶馬MINI車型,此前起售價超過20萬元,但其近期上市的電動版車型,入門版價格僅約15萬元。
奔馳E級、寶馬5係、奧迪A6L的2024年9月銷量,同比分別下滑22%、43%、13%。
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蘭博基尼、賓利同樣出現銷量大幅度下滑。據蓋世汽車資訊,2024年1-5月,賓利下滑了31%,蘭博基尼下滑了38%,勞斯萊斯下滑了33%。
邁巴赫未披露中國市場拆分數據,但銷售壓力陡增,已經從此前的加價購車變為打折促銷。
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進入新的時代。
此前多年,外資品牌、外資豪車在中國市場一直都享受著品牌溢價,也具有極高的聲望,有錢必買BBA。有些人為了追求麵子,追求豪華高端的身份標簽,加價購車,甚至還將奔馳車做外觀內飾改裝,冒充邁巴赫車型,可見一斑。
而現在,在電動化浪潮之下,傳統豪車的大馬力發動機、加速能力喪失了絕對優勢,價格低廉的電動車就能擁有百萬級別發動機的加速性能;人們消費心理也開始回歸正常,豪華車的品牌溢價喪失,神車一個個被拉下神壇。
此前,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禕直播出售其邁巴赫換購中國新能源車的事情,就成為一個標誌性事件。如今,“三色雨布事件”再次給外資豪車敲響了警鍾。
聲望變現後,就再難收回來
如今的邁巴赫,起售價在150萬左右,與動輒超500萬的賓利、勞斯萊斯、蘭博基尼相比,可以算是低了一個價位。
回顧曆史,邁巴赫是一個有著光榮曆史的品牌。它的創始人威廉·邁巴赫是與卡爾·本茨、戈特利布·戴姆勒同時代的汽車先驅。這個品牌也在百餘年的曆史中,經曆了多次嬗變。
1885年,卡爾·本茨製造出三輪汽車,成為了汽車的發明者,戴姆勒和邁巴赫則在第二年開發出了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
1901年,邁巴赫受委托設計了一款新型汽車,底盤更低、發動機前置,並發明了蜂窩冷卻器,被客戶以女兒的名字命名為梅賽德斯,汽車的基本形態也正是由此確定下來並延續百年。
1901年3月29日,亨利·羅斯柴爾德男爵的梅賽德斯汽車,圖片來源:邁巴赫網站
後來,邁巴赫離開戴姆勒公司,在1909年開始為飛艇開發發動機,並成立邁巴赫發動機製造廠。邁巴赫家族擅長開發大馬力發動機,其發動機產品廣泛用於汽車、火車、船舶、潛艇、飛機、飛艇。
1921年,邁巴赫發動機廠生產出了第一輛邁巴赫汽車,直到1941年停產。
全部手工打造,采用大馬力發動機,邁巴赫曾是世界上最昂貴、最豪華的汽車品牌之一,其車主不僅包括羅斯柴爾德家族成員、教皇,時至今日,還深受一些國家元首、政商要人的喜愛。
另一邊,本茨的企業與戴姆勒的企業於1926年合並,成立戴姆勒·奔馳股份公司並延續至今,於2021年更名為梅賽德斯·奔馳集團。
1998年前後,德國的寶馬和大眾分別收購了英國的超豪華品牌勞斯萊斯和賓利,向超豪華市場滲透,以德國第一車企自居的奔馳麵臨著巨大的競爭壓力,決心重振邁巴赫品牌。
一開始,奔馳對邁巴赫品牌可以說是高舉高打。2002年,他們為邁巴赫投產了獨立的工廠,配備了超過300名高級技術工人,用手工打造車身,並於當年分別在紐約和巴黎展示了邁巴赫62車型和邁巴赫57車型。
這些車型售價800萬到1000萬元,為了促進全球銷售,奔馳除了在美國組織了71個銷售商,還在東京、香港、科威特開設了16個展示中心。
邁巴赫家族的成員曾說,紐約的上市活動對家族意義非凡,先輩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圖注:2002年,邁巴赫家族成員Schmid-Maybach,及其家族相冊和邁巴赫車型,圖片來自於梅賽德斯·奔馳公司網站)
但事與願違,重啟後,邁巴赫的發展並不順利。奔馳原本為邁巴赫在2003年準備了1000輛的產能,但當年僅賣出600輛,此後逐年下降,年均銷量約380輛,到2011年合計僅生產了約3000輛。
2011年11月,奔馳宣布停止邁巴赫的生產。
在那之後,奔馳改變了對邁巴赫的策略,從高舉高打,變為迎合市場、盡快盈利。他們砍掉了邁巴赫的獨立工廠、獨立車型,轉而與奔馳S級車型融合,在S級的基礎上,做個性化的配置,額外配備手工精加工車間,保留手工工藝。
另外還降低了購置門檻,起售價從此前的千萬元級別,降低到最低150萬元左右。邁巴赫甚至推出了3.0升排量的車型,而此前邁巴赫通常配備6.0升12缸雙渦輪增壓發動機,勞斯萊斯、賓利至今都沒有下探至此。
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0年,邁巴赫推出了他們的SUV車型GLS。
但對於超級豪華品牌來說,降價和聲望是一對矛盾,降價可以提高銷量和營收,但會降低聲望。此前邁巴赫售價是千萬級別,高於勞斯萊斯、賓利,目前它的定價在三者中最低,並且各種負麵情況不斷出現。
對於超級豪華品牌來說,高昂售價源自於百年來的聲望積累,降價是一次性、不可逆的行為。聲望變現後,想重新抬高聲望和售價就很難了。
全球最賺錢的車企之一
邁巴赫品牌的起落,深受奔馳戰略轉變的影響。幾十年來,奔馳從追求大而全,轉變為聚焦,從目標高遠、行動激進,轉變為務實、謹慎。
在奔馳的年度報告中,都會以“德國高端汽車市場第一生產商”自稱,他們的創始人是汽車的發明者,並將發動機裝備在飛機、艦船上,讓德國人民獲得了陸地、水上、空中的機動性,奔馳的三叉戟標誌便是由此而來。
在1980年代,奔馳展現出了崇高的情懷,開啟多元化戰略,通過收購重組,跳出汽車行業,進軍電子、航空領域。1987年公司受德國政府委托,成立了戴姆勒·奔馳宇航公司(DASA),不僅成為德國航空航天的頂梁柱,還成為歐洲最大、世界第四大航空航天製造企業。
但多元化戰略沒能走太遠,1990年代,奔馳戰略重組,收縮回到汽車行業,聚焦汽車和運輸服務。
1998年,他們與克萊斯勒合並,成立戴姆勒克萊斯勒股份公司,二者橫跨歐美,組成了一個年產銷規模約500萬輛的公司。不過,2007年分家後,奔馳年產銷規模回到了210萬輛,公司的業務結構更加純粹,主要依賴奔馳的乘用車。
在此之後,奔馳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中國市場的推動。
2001年到2010年,奔馳乘用車的年銷量始終徘徊在120萬輛左右。2011年,奔馳與北京汽車工業集團達成戰略框架協議,決定在合資公司投資20億歐元;2010年,中國福州工廠生產的首款MPV奔馳唯雅諾下線。
奔馳的年銷量開始穩步上升,到2019年最高峰時達到約240萬輛。
不過,最近幾年,中國的市場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合資、豪華品牌遇到的挑戰越來越大,蔚來、理想、問界、比亞迪正在爭奪BBA的車主,豐田、本田、日產、大眾、現代等合資品牌的銷量持續下滑,國產品牌正在各個細分市場對合資品牌展開競爭。
而在電動化領域,奔馳上也慢了一拍,並且出現了反複。他們很早就表達了向電動化、智能化轉型的決心,但在發展上一直不溫不火。2023年,奔馳的純電動車銷量占比僅約10%。
如今,奔馳和邁巴赫在中國市場再次麵臨重大挑戰。10月17日,中國商務部稱,正在研究提高進口大排量燃油車關稅。
作為奔馳重要的市場,中國市場每年為奔馳貢獻30%的銷量。不過,即便在中國市場遭遇挑戰,但這奔馳依然是全球最賺錢的車企之一。
2024年上半年,奔馳的淨利潤為472億元,僅次於豐田、現代起亞、大眾,遠高於比亞迪(141億元)和特斯拉(187億元)。與勞斯萊斯、賓利相比,邁巴赫的售價降低,但它依然還是超豪華車的代表。
與此同時,奔馳每年還投入著巨大的研發費用也巨大,2024年上半年,他們的研發費用為357億元,高於寶馬和Stellantis,也高於比亞迪的196億元,特斯拉的158億元,吉利控股(包括吉利汽車和沃爾沃)的136億元。
這些也都為奔馳未來的轉型提供了可能和技術支撐。
全球汽車工業格局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在百年汽車工業史上,曾誕生了一批經典車型和品牌,豪華者如邁巴赫、勞斯萊斯、賓利等,平民者如大眾高爾夫、豐田卡羅拉等;也有些經典車型憑借質量可靠震撼人心,例如豐田普拉多。
但這些車型正在受到挑戰,特斯拉在全球範圍內搶了奔馳E級別、寶馬3、奧迪A6的銷量,比亞迪的低價電動車則在中國市場對高爾夫、卡羅拉等展開競爭,普拉多也在坦克、方程豹的競爭下,失去了往日的榮光。
競爭的背後,其實是對汽車定義權的爭奪。
百年之前,邁巴赫設計的梅賽德斯被公認為汽車的最佳形態,此後被繼承、被模仿,但電動化浪潮下,汽車工業正在轉向新的思維,被重新定義、傳承。
備注:文中貨幣均為人民幣,銷量數據來自公司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