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密集成立“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什麽信號?

一個新機構,正在走上台前。

日前,江西、甘肅、廣西等地召開省委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工作會議,一個名為“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的新機構頻頻登場。

事實上,早在去年,“中央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就已正式成立,在近期的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相關會議上,已經多次亮相。

據有關部門表示,上述機構由多個區域重大戰略領導小組合並而來,意在從更高層麵“係統統籌各個戰略之間的重大政策”。

這意味著,區域協調發展,正在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成為新一輪國家區域戰略布局的關鍵所在。

區域協調發展,誰最受益?

01

區域協調發展,重點是什麽?

作為大國,我國幅員遼闊,地形複雜,人口眾多,各地自然條件、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南北差距、東西差距、省內差距、城鄉差距都是客觀存在的現實。

但是,存在不等於合理,現實也未必不能改變。

近年來,為優化生產力布局,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空間格局,國家層麵形成了四大戰略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方麵,西部大開發、中部崛起、東北振興、東部率先發展等廣為人知。

這些戰略已經推行了20多年,既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核心戰略,也是解決東西差距、南北差距的不二選擇。

其中,加大對中西部、東北地區的轉移支付,西部地區鼓勵類產業減按15%征收企業所得稅,加大國家戰略腹地建設……都是政策傾斜的體現。

“區域重大戰略”方麵,京津冀協調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五大戰略成為焦點。

這其中,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是重要經濟增長極,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則是流域戰略、江河戰略,生態保護、高質量發展並重。

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區域重大戰略有何關係?

過去幾年,國家層麵連續多次召開相關區域座談會,推出一係列新政策新舉措,要求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東北振興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區加快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

除了各自區域內部的政策之外,不同區域之間的銜接協作,成為新一輪協調發展的重中之重。

根據各次會議梳理,中部、西部和東北要主動服務對接“區域重大戰略”,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創新東中西部開放平台對接機製,深化與其他區域的合作。

無論是財政、養老金的轉移支付,還是東部地區向中西部的產業梯度轉移,抑或粵蘇浙沿海三省與東北三省幹部的密集交流,以及沿海發達省份對於西部欠發達直接幫扶,都是體現。

借助這些政策,全國區域差距有所收窄,中西部經濟比重不斷上升

根據國家發改委數據,2023年,中部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分別達到27萬億元、26.9萬億元,占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2023年的21.6%、21.5%。

可見,全國一盤棋,“先富帶動後富”,正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題中之義。

02

各地的區域協調發展領導小組“第一會”,都關注了什麽?

率先召開相關會議的江西、甘肅、廣西,都是中西部省份,或涉及西部大開發、黃河流域等區域戰略,或涉及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等戰略布局。

先看江西,作為唯一與長三角、珠三角、閩三角毗鄰的省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通江達海,江西可謂“四麵逢源”,如何借力發展就成了關鍵。

江西的會議強調,要“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加快提升綜合實力”“引導各地依托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區位條件強化錯位分工和協同互補”“全力推動各區域板塊競相發展、協調共進”。

會議還指出,主動對接和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對接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推動南昌都市圈建設,推進湘贛邊區域合作示範區建設等等。

再看甘肅,集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黃河流域戰略為一體,但受製於地理環境,經濟相對薄弱,產業過於單一,何以打造更多增長極就成了關鍵。

甘肅的會議指出,把甘肅發展置於全國大棋盤中來審視,跳出甘肅看甘肅,明確方位、找準定位,積極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更深層次服務和融入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在區域戰略上,會議強調,高水平建設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全麵推動酒嘉雙城經濟圈建設,支持天水先進製造業轉型升級,構建平慶現代能源綜合利用示範區,提升隴東南經濟帶發展質效,培育形成更多增長極、增長帶。

再看廣西,作為西部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集西部大開發、西部陸海新通道、一帶一路、東盟開放合作等戰略為一體,如何利用好已有的政策是關鍵。

廣西的會議強調,把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放到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新時代推動西部大開發中定位思考,與培育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和加快建設沿邊臨港產業園區、中國—東盟產業合作區等結合起來,加快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市場經營便利地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戰略腹地。

可見,西部陸海新通道,是廣西作為大西南出海口的集中優勢所在,而與之相關的平陸運河建設、北部灣城市群都在順利推進。

而與其他西部省份相比,廣西還有兩個不為多得的優勢:

一是沿邊,是中國與東盟交流合作的橋頭堡,而東盟已成我國最大貿易夥伴;

最近召開的東盟—中日韓(10+3)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大會,就是在南寧舉行的。

二是毗鄰大灣區,廣西可稱為大灣區重要的戰略腹地。

這是廣西難得的政策優勢,也是未來區域晉級的關鍵支撐。

03

區域協調發展,哪些地方最受益?

其一,中部、西部、東北都是主要受益者,也是區域均衡發展的重點所在。

這幾年,無論是從財政轉移支付,還是養老金轉移支付來看,三大區域都是最大的受益對象。

尤其是國內大循環、國家戰略腹地等戰略的橫空出世,讓“內陸崛起”成為區域經濟新的現象,這在我的《中國城市大變局》一書中有詳細論述。

這些年,轉移支付、產業梯度轉移、國家重大生產力布局,等都開始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其二,在省內,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

自從頂層設計提出“中西部有條件的省區,要有意識地培育多個中心城市,避免“一市獨大”的弊端”以來,強省會與副中心迎來此消彼長的新時代。

正如《城市合並,撤縣設區,都沒戲了》一文所提及的,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先後出台多份文件,要求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體,嚴控省會城市規模無序擴張,嚴控撤縣建市設區。

沒了強省會戰略的製約,一眾區位、產業優勢兼具的三四線地市,迎來了最好的發展機遇期。

當然,“省域副中心”隻是戰略定位,能否真正撐起副中心,取決於自身發展。

其三,沿海地區要引領現代化發展,麵臨更大的考驗,唯有創新驅動作為突破。

如果說中西部還能借助大投資大基建拉動GDP,那麽東部地區更多隻能靠創新來突圍。

目前,經濟已從高速增長步入新常態,投資驅動、要素驅動、外貿驅動正在被創新驅動、消費驅動所替代,新質生產力成為區域競爭新的勝負手。

這種背景下,沿海地區不能坐吃山空,更不能陷入路徑依賴,而要積極自我革命,主動走在產業革命的最前沿。

其四,區域協調發展,不是一刀切,不是絕對平均,而是因地製宜、合理分工、優勢互補。

正如頂層設計所強調的: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區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據各地區的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

全國一盤棋,經濟大省要勇挑大梁,而中西部、東北省份則要擔起糧食、能源以及產業安全備份的重任。

東中西及東北地區協作起來,才是更好的協調發展之路。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