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創優品,“白撿”半個中國山姆?

9月23日,名創優品斥資62.7億收購永輝超市29.4%股份。

此時,距離胖東來“爆改”永輝,隻過去三個多月。

互聯網開始出現「永輝背刺胖東來」的傳言,不久後雙方均發帖辟謠稱幫扶仍在繼續。就在網友們猜測名創優品成為「老實接盤俠」之時,意外發生了:

永輝超市連續5個漲停,5天股價漲了61%,市值淨增125億元。

不過短短幾天,按持股30%計算,名創優品就靠這起收購淨賺37.5億。

吃瓜群眾徹底笑不出來了。資本遊戲給互聯網震撼的同時,也教會了我們一些道理。比如:

商業世界的吃與被吃,從來就很曖昧。

1

胖東來,「走不出河南」?

這個國慶假期,去胖東來打卡的朋友們有福了。

10月3號,胖東來天使城排隊的人流量堪比5A級景區,比迪士尼還長。

就算排隊進店,也很可能麵臨斷貨的局麵。

是的,這就是過去幾年最火的國產超市胖東來的實力。

2023年,胖東來集團的營收就破了100億大關,淨利潤1.4億元。其中胖東來超市營收46億,平均每家門店的營收約為3.83億元。

據鈦媒體報道:縱觀整個百強榜單,能以如此少的門店做出如此多的營收,隻有一家在胖東來之上,那就是來自美國的Costco 。

互聯網時代,胖東來自帶熱搜體質。

年初,在全網抱怨羽絨服漲價太快的時候,胖東來一件羽絨服僅賺3毛錢的消息就曾衝上熱搜。

關於胖東來的消息,總是圍繞兩個關鍵詞:

良心、靠譜。

一個流傳很廣的細節是:進入胖東來供應鏈的魚,要在養殖場內觀察幾天。

二次確認沒問題後,才會擺出來賣。

胖東來的食品標準,因此被網友稱為「嚴選中的嚴選」 。

茶葉、啤酒、月餅等幾款與食品相關的胖東來自有品牌,始終是當地人排隊預約的爆款商品。

商業世界,或許沒什麽比消費者的信任更值錢。

它直接和購買力、忠誠度掛鉤。

越來越多網友把胖東來稱作「中國人自己的山姆」,非會員製的那種。

隻聽過胖東來,沒買過它的中產則紛紛呼籲:胖東來開到北上廣深。

但其實,全靠胖東來自家的供應鏈和少量自營品牌,很難滿足北上廣中產的多樣化需求。

而麵對大牌供應商時,胖東來的議價權明顯不足。

但凡稍微有點名氣的品牌,胖東來都無法掌握價格優勢。

“不擴張,不融資”的胖東來,想要破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跟其他已經開進北上廣的商超合作。

無法擴充供應鏈,就成為他人的供應鏈。

把「胖東來嚴選」放進別人的貨櫃。

這是一套堪稱天才的打法。

2022年,於東來和12家企業接觸半年,幫忙調整企業運營策略。

一年後,12家企業變成了100家零售企業老板們的總裁班。今年6月,胖東來和永輝合作,說是合作,其實幾乎把1:1複刻進了永輝。

中產走進永輝,買的卻是胖東來。

靠著「暗渡陳倉」,胖東來終於邁出了擴張的重要一步。

2

永輝超市,「起死回生」

6月19日,經過19天的閉店調改,被胖東來“爆改”的永輝首家門店正式開業。

淩晨2點,超市門口就開始有人排隊。

甚至有打工人不要全勤獎也要請假,隻為提前兩小時排隊買啤酒。

顧客太多,開業不過20分鍾,超市就開始限流。

彼時的互聯網,喜歡把胖東來的老板於東來稱為「爆款製造機」。

於東來在回答媒體“什麽時候多開幾家(永輝合作店)”時,也曾放下豪言:

“可能會有20家。會將河南的20家賣場,都陸續這樣改造。”

8月7日,永輝超市接受調改的第二家門店開業。

但開業僅僅10天後,這家超市的客流量和網絡關注度都遭遇大降溫。

唱衰永輝的聲音越來越多,有自媒體戲稱:

新鮮感過後,胖東來也救不了永輝。

但很快,互聯網的猜測就被永輝的業績打臉。

半個月後,胖東來幫扶永輝的第二家店開始翻盤,日均業績翻8.2倍,客流提升近10倍。

好不容易揚眉吐氣的永輝,卻沒能笑上幾天。

9月19日,永輝超市被曝門店賣生蟲的糧食,再次陷入輿論風波。

短短三四個月裏,永輝不是以被幫扶的形象出現,就是陷入食品安全的爭議,讓人很難想象:

它是曾經的中國生鮮巨頭。

上世紀九十年代,國家實施生鮮進駐現代超市戰略。

永輝超市率先響應政策,成為眾多生鮮企業經銷商。隨後,又趕上了福州市政府啟動的“農改超”戰略,全力主攻生鮮。十數年的努力沒有白費。

2010年,頂著「生鮮第一股」的光環,永輝超市順利在A股上市。

接下來幾年,永輝開始大舉擴張:北京、上海、天津、四川、福建… 永輝門店占領全國。

2015年,中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年更比一年高,永輝超市也邁出關鍵性的兩步:

一是順應時代,推出會員店,進軍中高端消費群體。

二是緊跟電商風口,與京東正式官宣合作。

可以說是步步踩在風口上,但用10%股份換來京東43億注資和強大物流係統的永輝,卻還是輸給了山姆。

2016年,借助消費升級的東風,山姆會員店開始從一線向二三線滲透,隻用了短短幾年,就成了中產標配。

為了能跟山姆一較高下,永輝超市推出「綠標」門店。

和紅標永輝主打價格實惠不同,綠標的永輝裝修更精致,選品也更注重商品品質和獨特性。

高峰時期,永輝超市曾有1440家店鋪,與此同時也在不斷和京東合作同城零售。

但快速擴張和線上線下兩頭抓,讓永輝首尾兩不顧。

近三年來,永輝超市連續虧損超80億。

今年4月,永輝超市許昌萬達廣場店正式停止營業。這家店距離胖東來天使城不到兩公裏。

有當地人認為,永輝萬達店停業,是因為消費者都去胖東來了。

一個月後,為了自救,永輝超市創始人張軒鬆和CEO李鬆峰帶著一眾高管,前往許昌拜訪於東來。

很快,於東來宣布啟動幫扶調改永輝超市。

與此同時,永輝超市的資本困局還在加劇:6月14日,京東以自身資金需求為由減持永輝。

行路至此,胖東來幾乎成為永輝最後的救命稻草。

但一兩家店鋪的銷量上升,無法左右全局。

8月23日晚間,永輝超市披露了2024年半年度報告,營業收入同比上年同期減少10.11%。

從8月末開始,永輝超市裏的胖東來特供的商品,被媒體爆出陸續斷貨。

「永胖組合」聯手成為中國山姆的路,似乎走到了頭。

就在二者即將各回各家各找各媽時,名創優品出手了。

3

名創優品,「魔高一丈」

9月23日,名創優品用62.7億收購了永輝超市29.4%股份。

網傳在收購永輝的時候,名創優品賬上隻有68.69億元。

若傳言屬實,名創優品幾乎是拿全部身家買下永輝。

聽完這個消息,吃瓜群眾都懵了:

名創優品?收購永輝??

兩家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怎麽就聯合了?

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把這場收購稱為「二十年一遇的機會」,並毫不掩飾自己對胖東來的青睞:

“我考察遍了全球,發現比Costco、山姆更優秀的零售模式原來是在中國,那就是胖東來模式。”

“我們將全力支持永輝團隊,將永輝超市打造成中國人自己的山姆和Trader Joe’s。”

「胖東來」,是葉國富收購永輝的重要原因。

名創優品認為,有胖東來的幫扶,永輝超市的調改前景值得看好。

收購永輝,約等於送了一個胖東來。

而它自己也能幫永輝實現渠道升級和供應鏈整合。

名創優品的產品雖然多是中國製造,但也從全球采購,的確能彌補胖東來和永輝在供應鏈上的不足。

消息公布後,名創優品在美股和港股市場大跌。

網友們的困惑是相似的:

“一個做生鮮產品,一個做潮流產品,你(名創優品)的供應鏈確定能給永輝用嗎?”

細看二者去年的營收對比,永輝的年收入幾乎是名創優品的7倍。

「蛇吞象」的顧慮,也讓很多人並不看好這門生意。

然而,打臉總是來得飛快。

9月24日開始,永輝超市連續5個漲停,5天股價漲了61%,市值淨增125億元。

按持股30%計算,名創優品就靠這起收購淨增37.5億。

隨著大A暴漲,名創優品收購永輝的錢還沒結完,股價就一路回升,甚至比收購前還高出了10%。

不得不感歎一句:

果然還是資本家,更懂資本市場。

資本博弈的時候,關於資本的故事從未停歇。

今年6月,於東來在2024年聯商總裁班第二期的視頻中曾說:胖東來今年的調改到9月底、10月初就結束了。

名創優品收購永輝後,這則視頻的片段被再次翻出。

坊間開始出現「背刺」傳言:

“胖東來前腳剛成功幫扶了永輝超市,後腳永輝就借胖東來的熱度把公司賣給了名創優品。”

“寒了心的胖東來,這才宣布不再幫扶任何一家企業。”

很快傳言提到的雙方都下場打假:

9月26日淩晨,於東來在其短視頻官方賬號回應,胖東來幫扶永輝還將持續兩年左右。

兩天後,永輝也發布澄清微博稱,背刺胖東來是謠言,幫扶仍在繼續。

一出商業世界的「背刺」鬧劇畫上句點。

不論這場跨界收購的出發點究竟是什麽,以名創的資金實力、永輝的門店規模和胖東來的嚴選供應鏈,三者的結合在理論上的確有望走通一條中國山姆路。

加上近兩年來,山姆接連被曝出現食品安全事故。

消費者確實需要山姆以外的其他選擇。

在成為中國山姆乃至超越美國山姆的路上,不管胖東來還是永輝,這樣的輿情危機在日後看來,隻能算是九九八十一難裏一個毫不起眼的小插曲。

無論外界怎麽評說,如何猜測,我們的市場都需要優質的倉儲類超市。

也不會隻有一家這樣的超市。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