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們笑了,“銅博士”贏麻

撰文/ 牛一龍

編輯/ 黃大路

設計/ 琚 佳

來源/ FT,Nikkei

曆史已經證明,市場情緒回暖,基本金屬普漲。可以說,人類曆史是一部材料進化和沉浮的曆史。

倫敦金屬交易所(LME)的銅價曾在5個月前的“五一”前再次創造奇跡:4月26日17:46,倫銅漲1.41%,盤中最高漲至10033.5美元/噸,這也是其價格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突破每噸1萬美元。

然而,倫銅一直徘徊在1萬美元/噸關口。中國消費了全球六成的銅。銅價曾在今年5月漲至史無前例的每噸1.1萬美元,之後轉向下跌,緊接著,3個月後的7月,倫銅又衝上1萬美元/噸。而後,8月上旬又一度跌至8700美元。

現在,又是倫銅重回萬元大關的時刻。

5個月後,9月26日——中國“十一”前夕,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三個月期銅價格再次突破每噸1萬美元關口。

之後銅價延續上漲基調,9月30日一度漲至每噸10158美元,創4個月以來新高。9月全月銅價漲幅6%,進入10月後仍在1萬美元左右徘徊。

《日本經濟新聞》10月3日報道說,銅消費大戶中國出台新的經濟刺激政策,資金正在湧入該國,預示中國需求觸底的信號燈已經點亮。

這家在宏觀和微觀經濟、高科技、金融證券、商品流通等方麵見長的日本媒體稱,“當製造商購買銅時,它們會在LME價格的基礎上加上各種成本,以反映運費、手續費、區域供求關係等因素。”

住友商事全球研究部首席經濟學家本間隆行認為:“中國比以往對於出台刺激政策的態度更加積極,對於未來銅需求回升的預期也反映在溢價的變化趨勢上。”

加拿大銅業巨頭Teck Resources首席執行官Jonathan Price表示,中國近期出台的刺激政策有望提振銅需求。

他同時也指出:“即使銅價上漲也可能不足以激勵世界將需要的一些大型項目的建設。因為新金屬礦的建立通常需要數年時間,有時甚至超過十年。”

這可能引發產業界對包括銅和鋰在內的金屬供應短缺的擔憂。因為這些金屬用於基礎設施和汽車電池等關鍵生產領域。

英美資源集團首席執行官Duncan Wanblad表示,世界幾乎完全一致地認為銅很重要。

“銅牆鐵壁”

銅被廣泛應用於電線和銅製品的生產,對於經濟動向反應敏感,有“銅博士”之稱。

關注全球經濟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市場、采購人士均對銅價保持警惕和關注。

當下,資金湧向銅以外的非鐵金屬的勢頭也非常明顯。

應用於汽車、建築行業的鋁也出現上漲,LME三個月期鋁在9月27日一度漲至每噸2659美元,創4個月以來新高。

10月1日,用於生產鍍鋅鋼板的鋅的價格也一度漲至4個月以來新高。

鋼,是人類社會最廣泛使用的金屬,也是全世界實現碳中和所倚重的材料。

9月23日,中國汽車媒體在2024東風汽車科技周上參觀寶鋼新能源汽車鋼材展品

在中國,9月29日,鋼市整體大幅上漲,在沒有期鋼的指引下,現貨端紛紛發力,多個鋼種動輒上百元上漲,甚至部分地區報價較上周五漲幅達到200-300元。市場進入節前瘋狂模式,完全脫離現實基本麵。

由於利好政策頻出,市場熱情高漲,資金利用長假窗口期發力上攻,演變為鋼市金融戰,現貨也開始發起逼倉行情,市場出現爆雷聲音。唐山鋼坯、多地成材價格、鋼廠價格大幅提升,市場積極響應跟隨提價,焦炭局部地區第三輪提漲落地,臨近長假,漲價之聲已淹沒一切,鋼市隻剩下一個“漲”字。

一路走高的還有金價,部分投資者考慮將手中的黃金變現,獲利離場,落袋為安,進而帶動黃金回購業務的火熱。

銅價行情的顯著上漲,發生在9月中旬,幾乎與美國降息同步。美聯儲一次性降息50個基點,是常規操作幅度的兩倍,提高了外界對於美國經濟實現軟著陸的預期。

標準普爾500指數再創新高,在這樣的背景下,投資者的目光也在轉向非鐵金屬等風險資產。

投資者已經再次買入。從LME的未平倉合約看,截至9月27日,淨多頭頭寸達到5.3萬筆,而在8月9日該數字還僅為1.6萬筆。

9月下旬,市場意識到會推高銅價行情的新因素。9月24日,中國央行發布新一輪刺激政策,包括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出台支持房地產和股市的措施。

眼下中國市場上需求環境出現了複蘇征兆。銅條現貨溢價的趨勢證明了這一點。

謹慎理性

不過,也存在對於銅價行情持謹慎態度的看法。

因為統計層麵能看到反映供過於求的數據,由產銅國和消費國組成的國際銅業研究組織的數據顯示,2024年1-7月,國際銅市場上出現52.7萬噸的供給過剩,遠高於去年同期的7.9萬噸。

雖然2024年出現了史無前例的上漲行情,但實際層麵的供求關係並不緊張。

還有分析認為,即使銅價上漲,也不足以吸引足夠的投資。因為新礦山的開發周期通常較長,有時甚至超過十年。隨著全球向清潔能源轉型加速,對銅的需求不斷攀升,但供應端的增長卻難以同步。

智利銅生產商Antofagasta的首席執行官Iván Arriagada在英國《金融時報》礦業峰會上表示,政府政策在礦產許可證的發放上行動遲緩,這導致了銅供需之間的嚴重失衡。

“未來十年,世界將需要增加相當於智利全部銅產量的銅,否則能源轉型將麵臨延遲。”Arriagada表示,銅這種廣泛運用於電網、電線和電動汽車的金屬,預計將出現短缺,這意味著價格波動劇烈。

“波動性將是一個持續的特征,”貿易公司Mercuria的金屬和采礦研究主管Nicholas Snowdon表示,“這將是一場蹺蹺板。”

黃金礦業公司Newmont的首席開發官Peter Toth也呼籲業界加大對銅礦的投資:“無論是在行業還是社會層麵,都必須有人建造更多的銅礦。”

曆史上和2024年已經多次觸及1萬美元/噸之後,銅能否站在1萬美元/噸上方,尚需觀察政策、資本、市場等多方力量能否推動。

從目前看,利多情緒進一步發酵。海外資管巨頭紛紛唱多中國股市,海外投資者對於中國市場的情緒大逆轉。

分析人士表示,市場也並非沒有一點利空,如海外歐盟工業訂單回落,經濟衰退擔憂加重和罷工愈演愈烈,但在高亢的一片上漲大潮之中,已被淹沒。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