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海外的三大"意外",或對節後資產價格產生一定擾動

核心觀點

國慶假期,海外的“三大意外”或將對節後全球以及國內資產價格產生一定擾動。首先,美國經濟再度大超預期,打壓降息預期。除9月就業報告亮眼外,還需注意Q3令美聯儲降息預期重燃的第一個“壞數據”就是7月3日公布的美國6月ISM非製造業PMI。時隔三個月,該指標卻意外大幅改善。若10月延續相對強勢的數據表現,11月美聯儲很難再度降息50BP。第二,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後日本央行表示暫不急於加息,日元升勢或暫告一段落,疊加“意外一”,短期內美元指數或相對強勢。第三,中東局勢急轉直下提振油價。

總體而言,1)維持人民幣匯率穩定在7-7.3區間的觀點;2)美國大選仍是海外關鍵變量,由於兩黨候選人勝負仍存懸念,進而全球各方均不會過度押注,因此大選結果也將對11-12月全球資本市場以及未來4年的國際形勢產生巨大影響。

重要經濟數據:1)9月海外PMI:發達國家景氣分化。美國9月ISM非製造業PMI為54.9,創2023年2月以來最高,遠高於市場預期的51.7和前值51.5。美國9月ISM製造業PMI降至47.2,連續六個月萎縮,市場預期47.5,前值47.2。歐日服務業PMI偏強,新興市場多半維持景氣區間。2)美國勞動力市場韌性再現。美國8月職位空缺數超預期,非農就業數據全麵改善。3)歐元區通脹明顯放緩。歐元區9月調和CPI同比降至1.8%,歐央行官員普遍對通脹表態樂觀。

海外央行動態:1)美聯儲:就業數據回暖打壓降息預期。非農數據全麵改善令市場對11月大幅降息的預期迅速減弱,今年11月和12月、明年1月和3月逐次降息25BP為大概率的基準場景。截至10月5日,CME美聯儲觀察工具的數據顯示,11月降息25BP的概率為93.43%。往後看,大幅降息預期降溫或令美元短期保持相對強勢,但對美股影響存在兩麵性。若後續經濟數據並無亮點,降息預期被削弱,美股亦將承壓;當然,若美國經濟數據繼續向好,美股或重現虹吸效應。2)歐央行:官員表態轉鴿,10月降息存在可能。原先一致預測歐央行僅在12月采取行動的經濟學家群體已普遍改變觀點,10月降息的可能性高達90%。歐央行官員近期的發言亦證實通脹已呈現顯著下降趨勢,且就業風險在決策中的權重上升。3)日本央行:不急於加息,視經濟情況而定。10月2日新任日本首相石破茂與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進行會晤,雙方就當前不急於加息這一關鍵點達成共識。

時政要聞:1)中東局勢急轉直下提振油價。9月27日至10月4日,黎以衝突愈演愈烈,地緣因素推動油價大幅反彈。2)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9 月 27日石破茂在自民黨總裁選舉中以決定性一票擊敗高市早苗,並於10 月 1日當選為日本第 102 任首相。上任後其向外界展示不會幹預央行政策,並強調首要經濟任務是戰勝通縮,使國家進入穩定的增長軌道。3)美國大選跟蹤:哈裏斯支持率略高於特朗普,但副總統辯論中萬斯表現更佳。9月10日大選辯論後,哈裏斯的領先優勢擴大。10月1日副總統辯論焦點主要集中於墮胎、移民及中東等事務,而總統辯論時交鋒激烈的俄烏問題則未被納入此次辯論範疇。整體來看,副總統辯論對各自總統候選人選情提振效果有限,但萬斯表現更佳。4)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碼頭工人罷工,達成臨時協議上調時薪62%。10月1日美國東海岸和墨西哥灣沿岸的碼頭工人開始近 50 年來的首次大規模罷工,10月3日碼頭工人與港口運營商宣布達成了一項臨時性協議。5)歐盟通過對華電動車關稅提案。10月4日,歐盟委員會提出的對從中國進口的純電動汽車征收最終反補貼稅的提議通過。其中,德國匈牙利等5國投了反對票。

境外資產表現如下表所示:2024年9月30日至10月4日,境外股市普跌:標普500下跌0.20%,納斯達克綜指下跌0.28%,道指上漲0.05%,德國DAX下跌1.06%,日經225上漲1.89%,恒生指數上漲7.59%;債券: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行17.0BP至3.98%。10年期德債和日債收益率分別上行1.0BP、下行2.7BP;外匯:美元指數上漲1.72%;港幣上漲,歐元、英鎊、日元、人民幣均下跌。離岸人民幣由7.0042貶值至7.0514;商品普漲:WTI原油價格大幅上漲8.13%,NYMEX天然氣上漲1.61%,ICE鹿特丹煤炭下跌1.68%。COMEX黃金、白銀分別上漲0.80%和3.29%,NYMEX鉑金、鈀金分別上漲1.45%和下跌0.16%;LME銅、鋁、鋅、鎳分別上漲0.17%、1.65%、2.23%、3.50%。農產品價格方麵,除CBOT大豆、NYBOT棉花價格下跌以外,CBOT小麥、玉米、NYBOT糖和CME豬肉價格均上漲。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