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市來了,基金經理卻早已卸任

三根陽線改變A股信仰。當熟悉的大牛市突然來臨,基民打開塵封已久的賬戶,卻發現曾經熟悉的基金經理已經卸任。

8月3日,“交銀三劍客”之一的明星基金經理王崇,宣布卸任其管理了7年的基金產品交銀精選,卸任後管理規模降至百億元以下。

過去的2年內,葛蘭、楊冬、譚麗、謝治宇等明星基金經理正在紛紛瘦身。除了卸任公募產品之外,也有基金經理告別了曾管理的專戶、其他資管組合等。

相比公募基金,專戶業務因投資門檻較高、隻服務合格投資者、業績不能公開披露等原因而略顯神秘。吸引大量資金、作為追求絕對收益、可以提取業績報酬的專戶,一直是公募“隱秘的角落”。

基金經理為何紛紛卸任?是老將不複當年勇,還是另有玄機?

基金經理忙減負

曾經“左手公募、右手專戶”的斜杠基金經理正在忙著減負。

8月3日,華泰柏瑞基金公告牛勇卸任全部在管的6隻基金,公告顯示,卸任6隻基金產品後,牛勇將繼續擔任公司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今年中報的數據顯示,牛勇管理一隻專戶,自2021年11月2日起接管,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資產淨值為2.14億元。

Wind數據顯示,牛勇原在管的6隻基金產品中有5隻任職回報告負,甚至有4隻跌超50%。

公募業績較差,為何在卸任公募後還能繼續管理專戶?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大概率是因為專戶設置了一定期限的封閉期,在封閉期內投資經理無法離任。

2020年5月1日,證監會頒布《基金經理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工作指引(試行)》(下稱《指引》),該《指引》實施後,基金經理也可以兼管專戶了。根據《指引》規定,同一基金經理管理的公募基金和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數量,原則上不超過10隻(完全按照有關指數的構成比例進行投資的產品除外);基金經理應具有5年以上權益類公募基金、權益類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或年金社保組合的投資管理經驗。

在基金半年報和年報中,也明確列出了《期末兼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投資經理的基金經理同時管理的產品情況》。如果基金經理沒有兼任,則無需披露。

根據今年中報披露的信息顯示,界麵新聞記者統計了管理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公募基金經理在管產品。截至今年6月末,僅有葛蘭、譚麗在管理公募的同時,還兼任專戶的基金經理。

圖: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管理規模在200億元以上的公募基金經理在管產品明細 來源:基金年報 界麵新聞整理

具體來看,葛蘭共管理4隻產品,包括3隻公募和1隻私募資管計劃。從資產淨值規模來看,3隻公募合計407.65億元,私募資管計劃規模為1.94億元。2023年,葛蘭“主動瘦身”,當年6月13日離任了一隻私募資產管理計劃,9月28日離任了兩隻公募產品。

截至今年年中,嘉實基金譚麗共管理8隻公募(規模為214.56億元)、2隻專戶(規模為35.37億元)、2隻其他組合(63.48億元)。

也有基金經理選擇了減掉專戶。截至今年年中,廣發基金的楊冬共管理6隻公募產品(規模為116.99億元)、4隻專戶(規模為3.42億元)。在2023年的5月和8月,他先後離任了兩隻私募資管計劃。

公募專戶“很受傷”

和公募相比,公募基金專戶是公募管理人向特定客戶募集資金或接受特定客戶財產委托,擔任資產管理人所設立的產品,其實也就是相當於“公募中的私募”,是針對特定的客戶所設立的產品。

表:公募產品和基金專戶、私募基金的區別 來源:公開資料整理,界麵新聞整理

從募集對象、起投金額、投資目標、投資範圍等多個角度來看,公募和專戶都有著較大的區別。例如,公募基金是公開發售的,麵向的是不特定的社會公眾投資者;而私募基金和公募基金專戶都是以非公開的方式向特定的合格投資者募集資金。

公募基金投資門檻較低,起投金額是1元或者更低的0.1元。而私募基金與基金專戶產品對投資者的淨資產、金融資產、投資經驗都有限製且投資的起點金額都比較高。

從收費模式來看,和私募相類似,公募的專戶業務往往也采取年管理費加利潤分成的模式。一般管理費為1%-5%之間,並在保證年化利率超過擬定目標(如8%)後,可以提取業績報稱(業內稱為carry)。

相比公募產品數量和規模的連創新高,公募管理公司的私募資管計劃(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專戶)數量和規模卻在走低。中國證券基金業協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數量為12036隻,規模為31.09萬億元。同期,基金公司的專戶數量為8064隻,規模為4.75萬億元。

而在2023年三季度末,基金公司的專戶數量為8495隻,規模達到了4.94萬億元,達到了曆史最高點。

為何公募管理的專戶數量和規模都在銳減?

界麵新聞記者了解到,這是由於近兩年來市場呈現極致的結構化行情,主觀多頭策略下的公募專戶業務業績不佳。

“曾經以為專戶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對於投資回報的周期看得更長一些。現在發現他們對於回撤的容忍度也很低,所以在市場疲軟的情況下,專戶也很難做出絕對收益。”一位在2023年卸任專戶投資經理的人士表示。

“這兩年主要是受到經濟周期的影響,專戶的一些資金方會更偏向於較為穩健的收益,債券等固收類的專戶就比較吃香,權益類的專戶資金一直在流失。很多機構客戶定製了一年期的專戶產品,期滿後還在虧損中就贖回了。”某兼任公募和專戶的投資經理表示。

業務隔離

當斜杠基金經理兼任專戶產品,如何保證兩者之間的絕對隔離,是否會出現持倉相同、公募給專戶“抬轎子”的情況?

“專戶投資部和公募產品在投研、持倉等方麵是絕對隔離的,並且兩個部門也有不同的投決會,合規部門和稽查部門也會對兩者之間的持倉趨同、相似度進行審核。”一位頭部公募人士告訴記者。

對於基金經理來說,同時管理專戶和公募產品是否會有不同的投資策略?

“管理專戶和公募基金有很大的差異,每一個客戶的資金性質不同,導致投資目標也不一樣。我曾經管理的專戶中,客戶資金屬性差異很大,最終導致產品的設計也完全不同。我管理過最低10%股票權益倉位的低風險產品,也管理過2倍杠杆組合的高風險產品。”一位斜杠基金經理表示。

該基金經理還告訴記者,“公募基金由於隨時可以申購贖回,基金經理的壓力就比較大。考核上又是基於排名,所以許多時候大家選擇的策略是先跟上再跑贏,打不過就加入,比較在意當前市場的風格。但在專戶投資中,客戶和基金經理是沒有溝通隔離的,需要無時無刻直麵客戶的質疑,必須實事求是,嚴格遵守產品的約定,必須前後言行一致。專戶的委托人都是非常專業的,如果你業績做得不好,肯定不會再把賬戶交給你管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隨著公墓的“明星化”效應,近兩年來,不少專戶客戶會拿著資金來找較為知名的基金經理,要求他們管理定製化的專戶產品。

“我們公司從去年開始就收到一些資金方的要求,點名希望某位固收的基金經理出來管理專戶,公司會征求基金經理本人的意見,目前有幾位已經明確表示了拒絕。”北京某主打固收的基金公司表示。

為什麽會拒絕大量資金?記者了解到,這位基金經理拒絕有兩方麵的因素,一是現管基金規模太大,基金經理精力有限,無暇兼管私募資管計劃;二是公募和專戶部門嚴格隔離,無論是公募基金經理兼管專戶,還是專戶投資經理管理公募基金,都需要雙倍的投研團隊給予支持,目前公司的投研團隊尚不足以同時覆蓋兩類產品。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